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節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山水蒙卦注釋
04 山水蒙
“蒙”字古篆從艸,從冖,從。艸者草昧,冖者掩覆之形,者眾之本字,眾三人,《國語》曰:“三人為眾”是也。眾民未得義方之訓,智識未開,昧而不明,猶為物所掩覆之象,是為童蒙之“蒙”。此卦內坎水而外艮山,山下有水,水氣成蒸為霧,昏不見山之義,故名曰《蒙》。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 甲骨文蒙
“蒙亨”之亨,與《屯》之“元亨”同,非謂即蒙即亨,謂蒙昧者能以先覺為師,以啟其聰明,斯蒙者亨矣,故謂之亨。“我”指師言,“童蒙”指子弟言,外卦《艮》少男,故有童蒙之象。童蒙而求聰明,莫善于求師,其得師也,宜以至誠請益。《禮》曰,往教者,非禮也,是師無往教之禮,故謂之“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蓋弟子之求師,與揲筮求神者同,故謂之“初筮告”。初則其發心也,誠一而不雜,迎其機以告之,其道亨也。若至“再三瀆”,則私意起矣,雜而不純,故不告,即《少儀》所謂“毋瀆神”之瀆?!安桓妗?,即《詩·小旻》所云“我龜既厭,不我告猶”之義?!墩f卦傳》曰,《艮》為手,自二爻至四爻,互卦有《震》,《震》為草,即以手揲蓍,“初筮”者,其象取此。且六五有頤口之互象,以虛中之孚而問也?!案妗闭咭跃哦仓?,與震之聲應之也?!霸偃闭?,三爻四爻為頤口之象,連瀆不已,亨貞之道胥失矣。拒以不告,教者之道正,而求者亦不敢不正,故曰“利貞”。
《彖傳》曰: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圣功也。
《屯》之后次以《蒙》,謂山川之位既定,萬物繁茂,然猶是蒙昧初啟。卦象艮山之下,有坎水之險,水自山上而下,流而為坎。其初為雨為水,不知所自來也?!遏蕖分挂?,故“險而止,蒙”;《坎》通也,故“蒙亨,以亨行”?!遏蕖分箘t陰氣閉結,故暗;《坎》通則陽光透發,故明,有由蒙生明之象。此卦自三爻至五爻而為《坤》,坤為地;自二爻至四爻而為《震》,《震》為崔葦,山下之地生崔葦蒙茸,是《蒙》之象也。
以此卦擬人事,有蒙昧無知之象。人幼而智識未發,謂之“童蒙”;不學而不知道義,謂之“困蒙”。六五“童蒙”柔中,天姿本美,幼而無知,功宜養。六四“困蒙”重柔,氣稟本昏,而又不知自勉,利宜發,故謂之“山下有險,險而止,蒙”也。九二以剛中而應六五,六五為主,九二發其蒙。以陽爻為師,陰爻為弟子,故師得二爻之陽,以應弟子之求,謂之“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弟子得五爻之陰,以求師之教,當致其精以叩之,謂之“初筮告”,若再三請益,瀆慢不敬,則不告也。《易》之理如此,蓋師教通于神道,凡人于未來之事,不得不問之于神,神之教之,所謂“受命如響”也。故告蒙亦曰“初筮”,言神之與人,猶師之與弟,應以誠求,不應以慢瀆,謂之“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是以“困蒙”者,圣人所欲啟發,“童蒙”者,圣人所欲養正也。養正之道,非由外加,亦即葆其固有之天真而已。凡人之受生于天也,耳自聰,目自明,父子自有恩,君臣自行義,莫不自具也。人能不失赤子之心,則親親長長而天下治平。且“童蒙”者人生之初也,“童蒙”而無所養,他日欲望其圣,不可得也,謂之“蒙以之正,圣功”也。
以此卦擬國家,上卦之政府,有山之性,傲然而在高位,固守而不動,乏奮進之精神,怠于政事,而不眷顧下民,惟以剛重鎮壓之;下卦之人民,有水之性,猶水之就下,陷于困難之中,苦其生活,忘教育之道,不知國家為何物。故《屯》《蒙》二卦,皆為洪荒之世,人民逸居而無教,爭奪以謀生,弱肉強食,知己而不知有人。夫天下之人,當其智識未開,而導之于善,則其教易行,及其嗜欲既熾,天良已汩,則其教難行。政府當此時,宜開導斯民,使之就產業,待其衣食之豐足,而后可教以禮義。得此卦知政府之施政,未得其宜,國家之教育,亦誤其方,人心激昂,不保無冒昧之舉動也。政府既導之以德,齊之以禮,而下猶不從,不得不出之以政刑,擊而除之,亦勢所不免也,是以上爻有“擊蒙”之象焉。
蒙之時,君子小人,皆不得其位,是非顛倒,邪正混亂,六四一爻,獨得其正,亦不容于世,君子為小人所排擠,而不得于世,是國家之蒙也。蒙之世,六五之君,陰柔而順良,異日聽明大啟,必將為圣明之君。以尚在幼稚,其德不普于天下,幸有九二之大賢,與之相應,是朝廷之師傅,而負發蒙之重任者也。此爻非以臣求君,而君求臣也,猶太甲之于伊尹,成王之于周公,謂之“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且以此治國家之蒙,包容蒙昧之民,誘掖扶導之,可以全教育之功,若猶有不奉教益,懶惰放恣,不知俊改,初六所謂“利用刑人”者,戒之深矣。
通觀此卦,初六與上九,治蒙之始終也。九二當啟發眾蒙之任,六五“童蒙”之主,六三則女子之蒙也,六四“困蒙”之下愚者也。故初六蒙昧之民,而不知受教,不勤民業,以致陷于困難,處之刑辟,以懲其非,是以曰“發蒙,利用刑人”。九二為師,具順良宏涵之德,善容眾蒙,訓導得直,得繼祖先之志,使之守其業,故曰“包蒙吉”,“子克家”。六三,其性奸邪,不從教導,故曰“勿用娶女”。六四有頑固強慢之性。不聽師教,自陷困苦,故曰“困蒙,吝”。六五猶是赤子,天性純正,但智識未開,童稚而居君位,克順九二師傅之教,遂成達識,此圣人之蒙,所謂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也,故曰“童蒙,吉”。上九師教不得其正,不以德化,而以刑驅,是為寇也,故曰“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也。
《易》中六爻之義,初爻對上爻,三爻對四爻,其義自易明也。例如此卦初爻用刑,上爻用兵以擊之;二爻“包蒙”以應五爻,五爻“童蒙”以從二爻;三爻見二爻而失身,四爻遠二爻而失利。諸卦之例,大凡如此。
《大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坎》為水,今不言水而言泉,《易》之例,以水概取險難之義,故避之,取象于泉之始出也。泉之始出于山下,涓涓清澈,不染塵汙,猶童稚之性,自具天良,得勃然發育之勢,故取其義,而名之曰“蒙”也。得于心曰德,見于事曰行,山有生育之德,泉有流行之狀,山之生物無限,水之行地不避險易,注諸于江,朝宗于海。君子法此象以果決其行,養育其德,所謂義所當為,勇往直前,無因循畏縮之弊;理之得于心者,優柔厭飫,無虛驕急迫之患。彼世人之不得實用者,輒云思而不能行,當因此而反省也。此卦自二至四為《震》,《震》為行,良為果;又自二至上為《頤》,《頤》為養,即育也。
【占】 問戰征:《象》曰“山下出泉”,是潛伏之水也,有伏兵之象。君子謂軍中之將帥也?!肮杏隆?,果者果敢也,育者蓄養也,謂當蓄其銳勢,而果決以進也。
○ 問營商:玩《象》辭,想是開鑿礦山生意。當果決從事,吉。
○ 問功名:是士者素抱德行,伏處深山之象。曰“山下出泉”,終將出而用世也。
○ 問家宅:知是宅坐向坎艮。曰“山下”,必近山也;曰“出泉”,必有泉流出其下也。君子居之,其宅必吉。
○ 問婚嫁:坎辰在子,上值女,《圣冷符》曰,“須女者主嫁娶”?!遏蕖废隆秲丁飞蠟椤断獭罚庀喔?,故曰“取女吉”?!吧较鲁鋈?,蒙”,是婚姻之始也。
○ 問疾?。呼拗箍搽U,病勢必熱邪漸陷于內,待初爻發蒙,邪氣外發,可保無虞。
○ 問六甲:生男。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傳》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凡人而不喻道理,不通事情者,皆謂之蒙,“發蒙”者,啟發蒙昧,使之明曉也。“刑”者,所以治違教犯法之人。“桎梏”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罢f”,脫也。初爻陰柔而失中正,居六爻之最下,陷坎險之底,如入幽暗之地,不見明光,是爻之象也?!鞍l蒙”者,非不欲誘掖之,勸勉之,無如教之不從,則不得不以刑罰齊之,一經悔悟,便脫刑具,不敢或猛,亦足見發蒙者之苦心也,故曰“利用刑人,用說桎梏”。古圣人之治民也,教化以導其俗,刑罰以齊其眾,圣人雖尚德不尚刑,而亦未嘗偏廢也。按,艮為手,互卦《震》足,手足交于坎險,有桎梏之象。又《坎》通也,《艮》止也,如能通達,遂即罷止,有脫之象也。若執法過嚴,下既改過,上復苛責,不特阻其自新之路,或激而成變,故謂之“以往吝”也。蓋治民之蒙,不可太寬,亦不可太急,戒之以刑,改則脫之,所謂“恩威并行,寬猛相濟”者,發蒙之道,斯得之矣。用刑固非圣人本意,然國家設法,所以齊不齊以致其齊也,若使有罪者皆脫網而去,則法將安用?顧刑法所主,宜大公至正,罰一人而使千萬人知畏者是也,故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此爻變則為《損》,《損》之初九曰:“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其斟酌適宜之義可見也。
【占】 問戰征:爻曰“發蒙”,是為伐暴討罪之師,如大禹之征有苗,格則罷師而還,故曰“以正法也”。
○ 問營商:初居內卦之始,是必初次謀辦也?!犊病窞殡y,爻曰“發蒙”,曰“用刑”,知營商必有阻礙,殆將興訟,得直理直即止,若欲窮究,恐有害也,故曰“往吝”。
○ 問功名:欲往求榮,恐反受辱,宜自休止。
○ 問嫁娶:初居始位,爻曰“發蒙”,必在少年訂婚。既多事變,罷婚可也。
○ 問六甲:初爻陰居陰位,生女,又恐生產有難。
【例】 余親族田中平八氏來,以其弟某放蕩,欲使之悔悟,將以某托余家,筮得《蒙》之《損》。
斷曰:《蒙》之卦象,山為水氣所蒸,朦隴不明,故謂之《蒙》,在人為邪欲所蔽,以致事理不明也。某之為人,才智膽力,悉類其父,但年少失教,竟習紈绔,不知艱難,故浪費貨財,好與匪僻為伍。今使暫居余家,當先諭以處世之道,禁止他出,使之悔悟前非,是亦“發蒙,利用刑人”之義也。至其兄雖托于余,其母未免溺愛,恐有怨余教誨過嚴者,諺曰“人莫知其子之惡”,此之謂也。
既而果如此占,教之一年,因其伶俐之性質,遂生后悔,可望后來之成人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傳》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包”者,包容之義,“包蒙”者,包容眾《蒙》而為之主也。“納婦”者,受眾陰而為婦也?!鞍伞保云淞恐苋荩弧凹{婦”,言其志之相得;“子克家”,言其居下而能任事,故曰“吉”。二爻以陽居陰,具剛明之才,中和之德,當啟蒙之任,能以寬嚴適宜,訓導有方,可為君蒙之師也?!睹伞芬回?,只有兩個陽爻,余爻皆陰。上九之陽過剛,至于“擊蒙”,惟九二之陽得中,故能“包蒙”。且二爻之位,臣也,子也,在臣則與六五柔中之君,陰陽相應,斯內為同僚所悅服,外為眾人所歸向,雖婦人之性柔暗難曉,能以柔納之,自得親睦,故謂之“包蒙吉,納婦吉”也。在子則能事六五之父,統眾陰之子弟,以修齊家道,故曰“子克家”。夫子能治家,則家道日隆,父之信任專矣;臣能敷教,則民德日新,君之信任專矣?!断蟆吩弧皠側峤右病?,即所謂上下合德也?!断髠鳌分?,以二為臣,則以五為君,以二為子,則以五為父,事雖異,義則一也。剛指九二,柔指六五,九二與六五,陰陽相應,以剛中之子,繼柔中之父,能治家道,謂之“子克家,剛柔接也”。以陽剛愛陰柔,故有“納婦”之象;居下位而能任上事,故有“子克家”之象?;ヘ詾椤墩稹?,《震》為長子,有主器成家之象。
【占】 問戰征:二爻以陽居陰,爻曰“包蒙”,有包括群陰之象。《象》曰“剛柔接也”,剛柔者兩軍也,“接”,接戰也,“克家”,猶言克敵也。占例婦為財,子為福,既克敵軍,又納其財,并受其福,大吉。
○ 問營商:二上以兩陽包三陰,一陽在內,一陽在外,有包羅財物,出販外地之象,故曰“包蒙吉”?!凹{婦”者,是必旅居納婦也,有婦復有子?!思摇闭?,必其子能繼父業也。
○ 問功名:想不在其身,而在其子也,故曰“子克家”。
○ 問家宅:曰“包蒙”,以《艮》包《坎》,是必山環水抱之地。曰“納婦”,曰“克家”,是宅必有佳婦佳兒,克振家業,吉。
○ 問婚姻:玩爻辭,有二吉,明言有婦有子,吉莫大焉。
○ 問六甲:生男,主富貴。
【例】 友人藥師寺氏來告曰,余自少努力,業務勵精之久,漸興家產,然不幸無子,因養親族之子,以家產托之。故親族中皆欲為吾子之想,務輔助之,使之各就產業,各營一家。無如彼多不知處世之苦,不思余之家產,出于焦心竭力之余,洵非容易。而一族中互懷不和,頗生嫉妒,余之所言,亦皆陽順之而陰背之,恐余之歿后,必至親族敵視,余心所不安也。處之如何而可?為請一筮。筮得《蒙》之《剝》。
斷曰:人當幼稚之時,首宜求師就學,教以道義,啟其聰明,長則自能興事立業,克成家道。若棄而不教,不得諉其咎于子弟,諺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為戒矣。然教之道,有嚴有寬,嚴則致怨,不如寬而有恩,故曰“包蒙吉”。且此卦上互《坤》,《坤》母也,下互《震》,《震》子也,是教其震子,并坤母,而亦容納之,是以吉也。迨其子長成,克其家,斯不負教者之苦心矣。在足下智識活潑,勉強起家,能分財以撫育親族,使之各居其業,繼承祖先,其情可謂摯矣。而欲使親族,咸知奮勉,一如足下之經營,其望未免過奢也。親族中既無足下之才,又無足下之運,殊難相強。今占此爻,明示“包蒙”二字,蓋勸足下惟以包容為量,不須苛責。人之至親,莫如父子兄弟,往往父子兄弟之間,性情不同。父不能使其子皆為肖子;兄不能使其弟皆為悌弟,況于親族者乎?惟一一以包容待之,斯明者必能知恩,而不明者亦將感而自化,斯彼此可以無憂矣。
六三:勿用娶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象傳》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金夫”,猶曰丈夫也,金者,陽爻之稱,取剛堅之義,指九二。九二包君蒙,故有富之象。曰“金夫”者,為別上九正應之夫。三爻陰柔而不中正,暗昧而居坎險之極,不能守貞而待時,故求而不止,欲而不擇,其行偏僻,其事曖昧,見九二為君蒙所歸,得時之盛,因舍上九正應之夫,欲從近比之九二。操行不正,不能復持其身,娶此多欲之女,必無所利也,故曰“勿用娶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艮山止而不動,坎水流而不止,可見“不有躬”之象。又《坎》為盜,此爻變則為巽,《巽》為近利,見人之有金,破節敗名,不復知有躬。此爻又變而為《蠱》,以《巽》之長女,從艮之少男,惑亂之象。爻辭雖指女與夫言,亦喻辭耳,凡陰柔多欲者,皆可類推。九二有剛中之德,必不比六三而為不義之行,惟六三以不中正,欲自比九二,故系辭于六三,以見罪在六三也?!断髠鳌分?,謂陽倡而陰和,男行而女隨,順也。以女求男,于理已悖,況舍正應之夫,而從比近之金夫乎?故曰“勿用娶女,行不順也”。
【占】 問戰征:爻曰“勿用娶女”,女陰象,凡占書以女爻為財,金亦財也,言行軍宜散財以容眾,不宜斂財以取怨。如擄掠財物,必致師敗身亡,曰“勿用”,戒之深矣。
○ 問營商:六三以陰居陽,陰內陽外,是必行商出外也。行商最忌貪色,男戀其色,女圖其財,一入騙局,小則破財,大則傷身。《象》曰“行不順也”,順與慎音同義通,可不慎哉!
○ 問家宅:玩爻辭,所謂“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是宜深戒。
○ 問功名:婦道通于臣道,見財忘義,必致聲名破敗,為女不貞,即為臣不忠也。
○ 問六甲:生男。
【例】 某貴顯當維新前脫藩,而與諸藩浪士交,共倡大義,奔馳東西,偶歸鄉里,遂為藩吏所忌。親族多疏散,以致妻女亦不善遇,正如蘇秦歸來,裘敞金盡,妻不下機,嫂不為炊時也。既而維新之世,仕升顯職,設邸東京,招致家族,彼糟糠之妻,性質樸野,容貌動止,多不適意。加以前日疏己之嫌,遂去之,外押一婦,情好最密,謀納為妻。一日來謂曰:予將娶妻,請占其良否?筮得《蒙》之《蠱》。
斷曰:《蒙》者,物之蒙昧而未發達之稱,為幼稚之義。然非專指童蒙,凡人無道義之教者,總謂之“蒙”。今足下欲娶情婦,占得此爻,爻辭曰“見金夫,不有躬”此女必有淫行,想是藝妓之女。“金夫”者,謂將以金贖其躬矣??制犯癫徽y諧永好。此女以一時之舉動,投足下之意,足下將欲娶之,若娶此女,后來恐別生葛藤,系累不絕,其有悔必也。足下閥閱家風,素守清白,如娶藝妓,必不適堂上之意,而彼婦暫時忍耐,未必能永守清規,足下即不去之,彼亦將下堂求去也。
某不用余言,納之,后果如此占。
六四:困蒙,吝。
《象傳》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四爻以陰居陰,其位不中,如艮下山足,牢不可移,謂頑固而不知遷善也。近六五之君,才拙而任重,無賢者以輔導,故不堪困苦,而終為鄙吝之行,所謂“困而不學,民斯為下”者也。蓋《艮》之少男,柔弱不中,昏蒙未啟,與群宵為伍,是自困也。況上有《艮》山而不能進,下有坎險而不能退,應比皆陰,無剛明之親援,凡親我者皆陰柔不正之徒,則聰明無自發,昏昧無由開,是以其為事也,無不困也,謂之“困蒙,吝”。窒而不通曰困,納而不出曰吝,困猶病者之忌醫,吝猶過者之諱師,如此者,教之雖以其道,不能從也,其吝甚矣?!断髠鳌分?,此卦初爻比九二,三爻應上九而比九二,五爻應九二而比上九,各有陽剛之應比,得賢師良友之輔導,獨此爻陷三陰之中,而不得剛實之師友,故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獨者,無助之謂,陽以生為主,故稱實也;“遠實”者,自我遠道之義也。人而遠道,孟子所謂自棄者。
【占】 問戰征:行軍宜深入顯出,曰“困蒙”,是入陰險之地,而不能出也,故困。足以濟困者,在初爻之陽,六四距初間隔二爻,陽為實,故“遠實”。是知救兵在遠,不能及也。兇。
○ 問營商:經商之道,宜亨不宜困,宜通不宜吝?!皩崱辟Y本也,“遠實”則傷其資矣。困蒙之吝,其道窮矣。
○ 問時運:“蒙”,暗昧也,“困”,厄窮也,蒙而困,其終困矣。
○ 問家宅:據爻辭觀之,家業困苦,宅地亦幽僻,《象》曰“獨遠實也”,是必孤村而乏鄰居也。
○ 問六甲:生女。是女必少兄弟,故曰獨。
【例】 烏尾得庵居士,余素所敬信也。明治二十三年十二月,與古莊嘉門氏等數人訪余,曰:明年以國會開設之期,吾輩立一主義,欲有所倡導,請占其氣運如何?筮得《蒙》之《未濟》。
斷曰:此卦山前水氣蒸發,朦朧不明之象?!兑住酚小锻汀贰ⅰ独А?、《蹇》、《坎》四難卦,其當之者,不能容易脫險,如《蒙》則否,雖陷坎險,由其爻之所居,有智識者,自得免險也。今以四爻觀之,承乘應皆陰柔,無助吾之力,在人則無賢師良友,不得啟發其蒙之時也,故曰“困蒙,吝”。君學通古今,才兼文武,其所欲倡導之主義,為天下之公道,加之以卓絕之識見,豪邁之膽力,故以理論之,如天下無敵者。然得蒙卦則天下之人,總如童蒙,不識是非邪正,猶暗夜不辨鳥之雌雄,是以君雖說得中正道理,終不能開發其悟?!袄伞闭撸菬o其效也,然過此一年,至五爻“童蒙吉”之時,下有九二陽爻之應,得以輔導,自可大遂其志也。
后果如此占。
【例】 明治二十七年冬至,占二十八年貴族院院議,筮得《蒙》之《未濟》。
斷曰:此卦山下有水之象,水自山上流下,前途不知所之。人亦如此,故雖賢哲之士,得此卦則固有之智識,為物所蔽,為言行蒙昧之時也。今以貴族院見之,若不覺自己之蒙昧,而焦慮國事,猶瞽盲之人,不見全象,而評其形狀,謂之“困蒙之吝,獨遠實也”。為明年院議不舉之占也。
六五:童蒙,吉。
《象傳》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五爻以陰居陽,柔順謙虛,下應九二;艮之少男,得柔中之德,而居尊位,幼主臨下之象。九二之賢臣,有剛中之德,能輔佐六五之君,在幼主自知年少,委政賢相,無為而治,如成王之于周公是也。人主能不挾威權,舍己從人,任賢不二,如“童蒙”之得賢師,專心聽受,故曰“童蒙,吉”?!断髠鳌分猓匀酥髦?,生長富貴之中,不知處世之艱苦,往往疏忠言,遠耆德,以致敗亂國家,在所不免。今六五能順九二,故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此爻互卦為《坤》,《坤》為順,變則為巽,順《巽》二字,出于此。
《易》中以九居五,以六居二者,雖當其位,其辭多艱;以六居五,以九居二者,雖不當其位,其辭多吉。蓋君貴以剛健為體,在虛中為用,臣貴以柔順為體,以剛中為用,斯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是卦之通例也。
【占】 問戰征:五互《坤》,辰在未,值井,弧矢九星在井東南,主伐叛。又東為子孫星,曰“童蒙”,是帥子弟以從軍也,故吉。
○ 問營商:五為卦主,爻曰“童蒙”,是必店主尚在童年。五應二,正義云“委物以能”,謂委付事物于有能力之人,是委二也。蓋五爻店主,自知年少,順從二爻,以為經紀,故曰“童蒙吉”。
○ 問功名:年在“童蒙”,功未成,名未就,惟能順聽二爻師教,則成就未可量也,故曰“吉”。
○ 問婚姻:《蒙》上體艮,艮為少男,是以幼年定姻也,故曰“童蒙吉”。
○ 問六甲:生男。
【例】 友人福原實君,一日來訪,告以榮轉沖繩縣知事,且請占前途吉兇。筮得蒙之渙。
斷曰:此卦事物之理未明,蒙昧幼稚之象,故謂之《蒙》。按此卦以陽爻為師,以陰爻為弟子,今六五陰而應陽,以位得中正,猶童蒙之天稟本美,絕無私欲,故吉。足下之性質溫厚沉實,余之所知也,赴任之后,接待僚屬,宜磊磊落落,不挾一私,豁達大度,虛懷聽受,自然上下同心,彼此相待,公私皆有益也。以《蒙》卦見之,足下初蒞其任,風俗人情,未免蒙昧無知,擇屬官中通達事務者委任之,藉彼之明,啟我之蒙,是為緊要。此占有實與足下之性質符合者,足下能體認事理,而從事縣務,后必奏實功也。是所以曰“童蒙吉”也。
【例】 明治二十七年冬至,占明年眾議院之形勢,筮得《蒙》之渙。
斷曰:《蒙》者山下有水之象,在人為智識不明,不知事理之方向也。先是眾議院創議,節省政費,每年減之,不詳度政府之動為,不留意各國之形勢。此議紛起,政府頗以財費不足為憂,后忽有征清之敕,于是眾議員輩,皆作青天霹靂之想,在廣島集議,不終日而決公債一億萬元募集之議,是謂“發蒙”也。蒙也者,非謂愚也,幼而智識未開之謂,故曰“童蒙”今得五爻,有“童蒙”受教,啟迪聰明之意,故曰“童蒙古”為明年院議之占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象傳》曰:利用御寇,上下順也。
“擊蒙”者,謂不能“包蒙”,面杖作教刑,怒而出之以擊也。此卦四陰二陽,四陰皆蒙昧,二陽均有剛明之才德,足以擊蒙也。九二有剛中之德,訓導中節,寬嚴適宜,其于蒙能包之,所謂“董之用勸”;此爻以陽居陰,剛極失中,其于蒙也,乃擊之,所謂“戒之用威”。此擊字,比“包蒙”之包,“發蒙”之發,凌厲嚴刻,不言可知矣。然“重蒙”而不從教,初發之而不知感,繼包之而不知悟,教之術亦幾窮矣,上九亦出于勢之不得已也。至擊之太甚,未免過于兇暴,是擊之者,反為寇也,故曰“不利為寇”。然因其蒙頑不靈,一味優容而不惕之以威,將恐蒙極而流為寇,是寬之適以害之。擊之者,治蒙雖嚴,正所以御其為寇也,故曰“利御寇”也。曰“為寇”者,寇在我也;曰“御寇”者,寇在彼也。《艮》為手,有擊之象;《坎》為盜,有寇之象;《艮》止于上,有御寇之象。上九雖應于三,三之行不順,是寇也,非婚媾也,故利御之也。此爻變則為《師》,《師》又有擊之象,乃寇之象?!断髠鳌分猓素杂袆偯髦?,比六五而輔翼之,應六三而訓導之,且自上九至六三,其應比之間,無有一陽之障礙,是為柔順之極,故曰“利用御寇,上下順也”。
【占】 問戰征:上辰在戌,上值奎,奎主庫兵,禁不違時,故曰“利御寇”。
○ 問營商:商業一道,全在利用,又貴順取。逆取為寇,順取則為御寇?!吧舷隆闭撸u買兩家,賣買和洽,則上下順矣。吉。
○ 問婚姻:“擊蒙”,馬鄭作“系蒙”,恰合月下老人紅絲系足之意?!锻汀坟詢裳浴胺丝芑殒拧保羌雅紴榛?,怨偶為仇之謂也。利用御寇,必為佳偶。婦道貴順,《象》曰“上下順也”,是必家室和平也。吉。
○ 問六甲:生男。此男童年,必宜嚴教。
【例】 明治二十七年冬至,占二十八年我國與英國交際,筮得《蒙》之《師》。
斷曰:此卦山下有靄,朦隴不可遠望之象,故名此卦曰《蒙》。人得此卦,為彼我之情不通,而不知所為也,國家之交際,亦猶是耳。夫智識未明者,謂之“重蒙”,此卦各爻有教蒙之義。陽爻為師,陰爻為弟子,上爻陽而失中,持之過激,未免薄于情義,甚至反招其怨,故謂之“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今得此卦,以我國擬純良之弟子,以英國為傲慢之師,當我國與清國交戰得勝,彼因之起妒忌之念。上爻幸居無位之地,故不須勞心,即不以師視之亦可,惟敬而遠之,溫言寬容,以敦交誼。彼雖有干涉之舉,婉辭謝之,不可結寇也,謂之“不利為寇,利御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