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全卦注釋| 雷火豐卦

[日本]高島吞象| 術數相關| 2022-12-01 23:51:22| 0

雷火豐((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全卦注釋| 雷火豐卦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

《象》曰:雖旬無咎,過旬災也。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象》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無咎。

《象》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象》曰:豐其蔀,位不當也。日中見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兇。

《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窺其戶,闃其無人,自藏也。

雷火豐卦注釋

55 雷火豐

卦體《震》上《離》下,《離》本《乾》體,變《乾》中畫而成《離》,《離》為日,日本懸象于天也;《震》本《坤》體,變《坤》之下畫而成《震》,《震》為雷,雷本奮出于地也?!袄滓詣又找躁阎?,萬物化生,自然豐茂?!墩稹?,動也,《離》,明也,明與動合而成《豐》,此卦之所以名《豐》也。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全卦注釋| 雷火豐卦

▲ 金文豐

《正義》曰:“財多德大,故謂之豐。”財多則足以濟世,德大則足以容人,事無窒礙,故“亨”?!巴酢敝敢笸?,“假”,謂感假?!遁汀贰稖o》之假,言殷王假廟也,《豐》之假,期紂之能假也。期能假夫《豐》亨之道,自足以統馭萬國,照臨下土,如日之正中,光明遍被,故曰“勿憂”。《離》為日,日中則明愈大,故曰“宜日中”。

《彖傳》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序卦傳》曰:“得其所歸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必泽w以《離》遇《震》,《震》為行,動必以健,《離》為光,明無不灼,明以動,動則有為,故得亨通而盛大也?!巴酢敝妇盼澹浴敦S》之象本大,王能誠心感假,則更加大矣。五爻曰“有慶”,即慶王之能假也,《豐》莫大于是焉,假如是,復有何憂?“宜日中”者,是極言“明以動”之象,日至中,其明愈煥,其照愈遠,萬國九州,明無不被,可知王之“自明明德”,即可明“明德”于天下也,故曰“宜照天下”。然日過中則傾,月既盈則缺,陽極而陰生,盈虛消息,天地循環之運也?!跺琛吩弧叭罩小?,《豐》至極盛,衰即伏之,《傳》欲王益勵夙夜之勤勉,明以繼明,有以挽回乎造化,使明不為欲蔽,而豐得以長保矣。雖盈則必有虛,消則必有息,與時推移,鬼神亦不能自主,而所以轉旋而補救者,總在于人也,人惟自明其“明德”耳。干寶曰:日中之象,殷水德,《坎》象晝敗,而《離》居之,言周德當天人之心,宜居王位,故“宜日中”。

以此卦擬人事,上互《兌》,兌為澤,期其惠澤之豐盈也;下互《巽》,《巽》為利,期其財利之豐富也:有豐無歉,豐斯大矣。然豐于財者多昏,豐于欲者多亂,昏則不明,亂則妄動,無以假之,《豐》所在,憂即伏之矣。卦體上下互《大過》,《大過》者,過乎中也,日過中則昏,月過中則缺,此過盛必衰,過剛必折,盈虛消息,天地四時,自然之運,雖鬼神之盛德,不能過此,而況人事之微乎?《彖》曰“勿憂,宜日中”,傳釋之曰“宜照天下”,謂《乾》為日,《離》亦為日,《豐》為六月之卦,夏至日在《離》,氣稟純陽,日當午中,光明倍煥?!峨x》《大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者,此之謂也。明以靜生,明亦以動見,譬如人閉目靜坐,一物不見,一動則雙目開豁,明足察物矣,此所謂“明以動,故豐”也。人事之憂,在不豐,不知不豐不足憂,所憂者最在不明耳。明則可靜亦可動,可盈亦可虛,《豐》之所大,大在于明,亦大在于動也。是人事之極則,乃可出而與天下相見矣。

以此卦擬國家,國家之大勢,不能靜而無事,要必當動而有為,所患者動失其道,必至昏庸柔昧,上下交蔽,愈動而愈困耳。困則不亨,不亨則不豐,國事不可為矣。欲求其直,必先期其明,《彖》是以曰“明以動,故豐”。卦體上《震》下《離》,《震》為動,故能風動四方,《離》為明,故能向明出治。《震》又為帝,故稱“王”,《離》為光,故能照,王者克明“明德”,道協大中,明足與天下相見,動可為天下更新,是能照假夫臣民,光大夫勛業,庶幾就之如日,瞻之如云,一時熙熙攘攘,咸沐浴于光天化日之中,而若渾忘其帝力者,豐莫豐于是焉。然一治一亂,一盛一衰,國運也,亦天運也,所謂“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世運推移,皆如是耳。要必文明柔順,如文王之德之純,上足以假君,下足以假民,如日月之照臨,光被天下,乃能挽既去之天命,重得延祀之商社者,此文王之所以文王也。如是則可以長保此豐矣。

通觀此卦,《京房易傳》曰:“上木下火,氣稟純陽,陽為大,大則必豐。”卦以《離》遇《震》,《震》為君,君作于上,明燭于下,故得成崇隆豐大之業。然有豐必有歉,豐于功者傲,傲則必亡,豐于財者奢,奢則必敗,傲與奢,皆由于動之失中也;動失其中則損明,損明則安能長保其豐乎?《雜卦傳》曰,“豐,多故也”,“多故”,是以難保也,道在有以假之耳。王者能推心置腹,上下交孚,假以生明,明以運動,期明無不照,亦動罔不臧,如午日正中,光明遍燭,此《離》象所以為明也。明愈大,豐亦愈大,是可尚也,復何憂乎?卦體《離》日在下,《震》雷在上,互卦《巽》木為蔀,《兌》澤為水,雷施雨,木含日,故自二至四,有晦昧之象。圣人處此,虛以養其明,悅以霽其威,斷以決其壅,使上下之情相通也。若六五動而得中,明良際會,則皎日澄空,氛翳全消,純熙之運至矣,風雨晦冥,其何傷日乎?初爻如日初出,故“往有尚”也;二爻如日方中,故“有孚”吉也;三爻明為沫蔽;四爻明為斗掩;五與二相應,所以資明;上則《豐》極而兇矣。六爻皆有明象,而為“災”,為“疾”,為“沫”,為“斗”,為“兇”,皆足以蔽其明而害其動,惟五獨得其吉,《彖》所謂“王假之,尚大也”,在此爻矣。

《大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此卦《震》為雷,《離》為電,雷電相合,威勢盛大,電主明,雷主威,《象》曰“雷電皆至”,有威明兼備之象焉。明以“折獄”,則獄得其情,斯天下無遁情矣;威以“致刑”,則刑當其罪,斯天下無遺奸矣。君子見《豐》之象,推威嚴光明之德,洞悉奸偽,以明運威,故能察亦能決;以威濟明,故無枉亦無私。天之《震》也,雷聲之作,電火在先,此其象也。得《離》之明者,為《噬嗑》、《賁》、《豐》、《旅》四卦,《大象》俱有用刑之義?!妒舌尽访髟谏?,象君子在上,故為“明罰敕法”;《豐》明在下,象君子在下,故曰“折獄致刑”。

【占】 問時運:氣運旺盛,但當豐不忘歉,斯豐可長保矣。

○ 問營商:財利豐盛,但須公平謹守,否則恐有訟獄牽連。

○ 問功名:雷電有威名發達之象,宜任刑官。

○ 問戰征:雷電皆至,見兵威顯赫,聲勢遠揚,攻戰必克。

○ 問婚姻:世稱雷為公,電為母,是天合也。

○ 問家宅:宅向東南,財氣頗豐。

○ 問疾病:是肝火上升之癥,宜泄肝瀉火之劑,尤宜靜養。

○ 問失物:皆速追究,可得。

○ 問行人:防有訟事糾纏。

○ 問六甲:單月生男,雙月生女。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

《象傳》曰:雖旬無咎,過旬災也。

“配”鄭作妃,卦體《震》上《離》下,初本《震》爻,為諸侯,初與四應,故以四為“配主”。初九爻辰在子,九四爻辰在午,君南面,臣北面,初以修禮朝四,四以匹敵厚恩遇之,雖留十日,不以為咎。正以十日者,朝聘之禮,自行聘至問大夫,才五六日,即事畢請歸,鄭注謂主國留之,饗食燕獻,無日數,盡殷勤也。主雖綢繆,而客行淹久,樂不可言。旬以內,尚不逾節,故“無咎”?!巴猩小闭?,其往或因助祭而行朝聘,或因入朝而遇助祭,留之經旬,神人歡洽,故為可尚。然以旬為限,過則非常?!断髠鳌分^過則災生,蓋凜凜于日中之戒,示以盈滿為懼也?;蛞匝紴樾敲?,《史記·天官書》,“旬始出于北斗旁,狀如雄雞”,二爻曰“斗”,三爻曰“沫”,斗沫皆星名,言其蔽明也。初以旬始為星,爻象相同,義亦可取。

【占】 問時運:得其相助,可有十年好運。

○ 問營商:當有巧當貨物可售,旬日之內,即可獲利,過旬則不利。

○ 問功名:“邂逅相遇,適我愿兮”,即日當有佳報。

○ 問戰征:兩敵相遇,當速進兵,十日外,恐有敗象。

○ 問婚姻:姻緣相當,即日可成,遲則不諧。

○ 問疾?。旱糜隽坚t,旬日可愈,遲久不治。

○ 問訟事:得遇良吏,即可斷結,遲緩不了,恐有外禍。

○ 問失物:宜速尋。

○ 問六甲:生女。

【例】 明治三十一年,占英法兩國交際,筮得《豐》之《小過》。

斷曰:《豐》者,雷電相遇,百物豐饒之卦,以國家交際擬之,是兩雄并峙,有各不相下之勢。今占英法兩國交際,得此初爻,初與四應,當以初爻屬英,四爻屬法。爻象內外相應,就兩國外勢觀之,叵相和好,而實則兩陽相軋,各挾猜疑,勢必隱相侵奪。何則?內《離》明,外《震》動,明者多謀,動者多勇,各為其國,亦各用其長,明與勇遇,適足相敵,故曰“遇其配主”。英善謀略,是明也,法長雄武,是勇也,“旬”,均也,謂其勢力相均也。由此而更進焉,明者不自恃其明,且進而明其德,勇者不自恃其勇,且進而勇于義,斯豐者可長保其豐矣,故曰“往有尚”也。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象傳》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

六二居《離》之中,為明之主,日中之象也?!吧灐?,虞謂日蔽云中,王弼謂蔀,覆,暖障光明之物。鄭作菩,《說文》,“菩,草也”;《廣韻》“蔀,草名”?!墩稹窞椴荩嗜∠笥诓?。《離》夏之時,草木蒙密,故曰“豐其蔀”。按諸說取象雖不同,而為蔽明則一也?!岸贰闭咝敲洞呵铩み\斗樞》曰:北斗七星,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合為斗。九四《震》動,斗柄之象,斗柄左旋,日體右轉。日中非見斗之時,“日中見斗”,則有斗無日矣。喻言殷紂昏亂,奸臣弄權,儼如晝日掩光,而宵斗騰輝也,故曰“日中見斗”。當群奸蔽惑,雖周文之圣,猶不免羑里之囚,故曰“往得疑疾”。“有孚”者,即《彖》所云“王假”也,文以忠貞服事,至誠相假,是以紂志可回,蔽障開而疑疾自去矣,故“有孚發若”,轉兇而為吉也?!断髠鳌吩弧靶乓园l志”,為言后世人臣,忠而被讒者,能以積誠感主,無不可假也。

【占】 問時運:能以蒙難艱貞,自得逢兇化吉。

○ 問營商:見識不明,渾如白晝昏暗,不能辦事,致生疑忌。當以至誠待人,得人扶助,方可獲利。

○ 問功名:始兇終吉。

○ 問戰征:屯軍于豐林茂草之間,伏藏不發,往則恐有不利;必待敵兵內應,一發必得大勝。吉。

○ 問婚姻:始疑終諧。

○ 問家宅:此宅花木太盛,日光被掩,致窗牖失明,必須開豁明亮,方吉。

○ 問疾病:是胸襟不明,積疑成疾,宜以婉言開導,疑竇一開,病體自愈。

○ 問失物:被塵污所掩,宜撥開蕪草,可尋得之,或在斗升之間。

○ 問六甲:生女。

【例】 明治三十一年,占自由黨氣運,筮得《豐》之《大壯》。

斷曰:爻辭曰“日中見斗”,日陽象,斗為星,星陰象,“豐其蔀”,蔀草也,草亦陰象。日陽為君,星為臣,草則庶民也,白晝見斗,是陰蔽明,臣蔽君也。今占自由黨氣運,得《豐》二爻,自由黨者,本是庶民之私議,欲以上干政府也,其議皆出自草莽之徒,故謂之“豐其蔀”。以下犯上,即以陰掩陽,猶如妖星而犯日也,故謂之“日中見斗”。自由黨魁曰星亨,可謂明證矣。星氏論說狂妄,干世疑忌,人多疾惡,故曰“往得疑疾”。自由黨如能翻然悔悟,不以勢力相凌,而以貞誠相感,斯發言盈廷,咸得順從也,故曰“有孚發若,吉”。

自由黨于十二議會,以反抗政府,致于解散,后當十三議會,星氏有所悔悟,遂順從政府之議,得以無咎。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無咎。

《象傳》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毛西河引劉熙云,“沛者,水草相生之名”,《公羊傳》“草棘曰沛”是也?!柏S其沛”,喻言紂朝,群奸在下,如水草叢生,蒙密而蔽明也。三居內外之間,得《巽》氣,《巽》之剛爻為木,柔爻為草,故取沛為水草?!澳?,鄭作昧,服虔云“日中而昏”是也?!锻趺鳌贰暗鼗试辏氯缮?,日正黥,莽惡之,下書曰:日中見昧,陰薄陽,黑氣為災”,即引《易》此文為證。九家《易》云:沫,斗杓后小星,即輔星也。按輔星在斗第六星左;《漢書·翟方進傳》,輔沉沒,張晏曰,輔沉沒不見,則天下之兵銷,是輔見則有兵禍。二說為昏為星,所據不同,要皆為周興殷亡之兆?!罢燮溆译拧闭撸家跃秊樵?,君以臣為股肱,文為西伯,故曰“右肱”,紂聽讒言,囚文于羑里,是“折其右肱”也。然當時雖三分有二,文能篤敬止之節,終身事紂,故右肱雖折而無咎?!秱鳌吩弧安豢纱笫隆保印峨x》之極,謂人心既離,天下大事,其已去矣。《傳》又曰“終不可用”,三與上相應,上處《震》之極,為卦之終,上爻曰“闃其無人”,紂之所以為匹夫,故曰“終不可用”也。

【占】 問時運:運途顛倒,明明白晝,渾如黑夜,防有災禍。幸一時身命,尚無恙也。

○ 問戰征:“沛”或作旆,謂幡旆飄揚,率軍前進,防風云有變,卒時昏暗,右軍有失。

○ 問營商:防貨價漲落不測,致被耗折。

○ 問功名:終不可用。

○ 問疾?。悍烙译庞袚p。

○ 問家宅:田園荒蕪,水草從生,右廡已傾,暫居而已,終不可用也。

○ 問六甲:生女。

【例】 友人某來,為加入某會社,請占會社之吉兇。筮得《豐》之《震》。

斷曰:三爻處《震》《離》之間,《震》為草,《離》為光,曰“豐其沛,日中見沫”,象為《震》草蒙密,以致日色無光。以會社言,必是社中小人眾多,反令君子無權,蓋以草喻小人,播弄其間,卒令白晝昏黑,不見天日,即所謂日中而昏也?!罢燮溆译拧闭?,社中用事之友,即為社中之手足也,手之動用,全在右肱,折者,執而去之也,謂去其社中弄權之尤者,斯會社可無咎矣。爻象如此,勸君以不入為可。友人聞之,因此中止。后會社未幾果閉,友人于是感《易》占之妙也。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象傳》曰:豐其蔀,位未當也。日中見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四居外卦之始,為動之主,其爻象與二同,四之蔀,猶二之蔀也,四之斗,猶二之斗也。但二以陰居陰,《離》日被掩,四則陽剛發動,王心感假,障蔽開而疑疾消矣?!耙闹鳌敝觯础跺琛匪啤巴跫佟币?。二以疑疾而囚,四以遇主得釋,遇則吉矣,故曰“吉”?!跺琛吩弧巴酢?,文所稱也;爻曰“夷主”,周公據其實而夷之也?!敦S》沛見斗,《傳》獨于四釋之,邪之害正,其蔽始于近習,故曰“位不當”;陰之掩陽,其災見于白晝,故曰“幽不明”?!墩稹窞樾?,行得所遇,故曰“吉行”。

【占】 問時運:曩時被人蒙蔽,今能翻然改作,得好際遇,可以獲吉。

○ 問戰征:兵入幽谷,不知去路,不見天日,幸遇向導,得以前行也。

○ 問營商:前因貨物,真贗混雜,難以銷售,今始得遇受主,方可獲利。

○ 問功名:得此絕好際遇,名可立就,吉。

○ 問婚姻:良緣巧遇,吉。

○ 問家宅:此宅苦于地位不當,幽暗不明,得遇其人,動作一新,則吉。

○ 問疾病:病在目中生翳,所視失明,得良醫,病可治也。

○ 問六甲:生男。

【例】 豪家支配人某來,請占氣運,筮得《豐》之《明夷》。

斷曰:“豐其蔀,言草之盛也;“日中見斗”,斗而晝見,是晝晦也,其害皆足以蔽明。四以陽居陰,爻象是陽為陰所蔽,幸四入《震》,為動之主,一動則撥開云霧,得以重見天日,以得“遇其夷主”。今足下問氣運,得此爻象,知足下曩時必為人所抑制,不得自明,今幸得遇逢其主,可以謀事。但此主素性昏庸,故稱曰“夷主”,惟足下誠實素著,得以信任無疑。《傳》曰“吉行”,可以獲吉矣。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象傳》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五居外卦之中,五與二應,二言“往”,五言“來”,蓋五視二為來也?!罢隆保酪?;“慶”,賞賜也;“譽”,聲譽也。二既得以“往”而“有孚”,五乃因其“來”而“有慶”,蓋隱指文獻文馬,紂賜弓矢之事也,慶出于紂,譽歸于文。豐在是,吉亦在是焉,所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二之慶,亦五之慶,故二五之吉同也。

【占】 問時運:盛運大來,實至名歸,吉莫大焉。

○ 問營商:貨物往來,無不獲利,更可得名。

○ 問功名:得膺恩賞,名利兼全,大吉。

○ 問婚姻:天合良緣,門楣既顯,嫁資亦豐,吉。

○ 問戰征:可不戰而成功也,奏凱而還,得邀封賞,吉。

○ 問家宅:必是旌表名門,吉。

○ 問疾?。河忻t自來,即可全愈。

○ 問訟事:訟了,且可得賞。

○ 問行人:即日可歸,且有喜事。

○ 問失物:不尋自來。

○ 問秋收:大有豐年。

○ 問謀財:不求自來。

○ 問六甲:生男,主貴。

【例】 親友某富翁來,請占氣運,筮得《豐》之《革》。

斷曰:卦名曰《豐》,必是豐富之家;五爻居尊,為一家之主也。爻辭曰“章”,曰“慶”,曰“譽”,曰“吉”,皆全美之象,占者得此,氣運之盛,不待言矣。但全卦論之,有《離》明被蔽之象,必是家臣弄權,家主被惑,以致善惡不分,百事顛倒。惟二爻為正直可靠,五能聽從二爻之言,知二之美而嘉納之,賞賜之,二之慶,即五之慶,吉莫大焉。足下于家臣中,宜慎擇其人,去邪任賢,斯家道日隆,身運日旺。爻象如此,吉與不吉,即在轉移間也。

【例】 巖手縣閉伊郡田老村商人落合總兵衛者,余之舊交也,雖其人已故,而音問不絕。本年六月,傳聞該地海嘯,村民死亡靡有孑遺,探問未得復報,心深憂之,乃為一筮,得《豐》之《革》。

斷曰:“豐者,大也”,海嘯者,災害之大者也。爻辭曰“來章,有慶譽,吉”,料渠一家之中,必有幸脫此災害者,近日當有來報也。后確知該村當時被災,全村漂沒,落合氏家,惟次男總三郎,四男兵吉,以先時趨赴鄰村,得以免禍云。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兇。

《象傳》曰:豐其屋,天際翔也。窺其戶,闃其無人,自藏也。

“豐其屋”者,自高也,“蔀其家”者,自蔽也。豐大其屋,又障蔽其家,亦有“行其庭,不見其人”之象也。上六重陰,居卦之極,是動極成憊,明極生昏,豐極致衰,極其甚則宗社傾覆,宮室空虛,故曰“窺其戶,闃其無人”?!伴槨奔礋o人之狀。干令升以上爻為說紂之亡,為獨得其旨焉。上為宗廟,“三歲不覿”,是必三歲不祀也?!稌吩唬鹤猿蓽劣诘垡?,罔不明德恤祀,至紂不肯事上帝,棄厥先神祗不祀,故廟中虛曠,“三歲不覿”也。紂惟深藏于瑤臺璇室,以自娛樂,所謂七世之朝,可以觀德者,未幾而為豐草矣,故曰兇也?!秱鳌匪尅疤祀H翔也”,“際”或作降,“翔”鄭王作祥,謂天降祥,祥,變異之通稱。又所釋“自藏也”,“藏”諸家作戕,王作殘,鄭作傷,皆謂國滅而自亡也。

【占】 問時運:有屋無人,大兇之象。

○ 問戰征:營壘空虛,敗亡之象。

○ 問營商:貨物空存,無人經理,兇。

○ 問功名:身既不保,名于何有?

○ 問婚姻:兇。

○ 問家宅:田園雖富,必是破落之戶,人煙稀少,兇。

○ 問疾?。好痪靡?,兇。

○ 問行人:歸聚無期。

○ 問六甲:生男,防不育。

【例】 明治十五年某月,予因事至橫濱洋銀取引所,晤西村氏等三人,謂予曰:今以大藏省增稅過重,愿求減輕,未知政府許否?請一筮決之。筮得《豐》之《離》。

斷曰:“豐者,大也”,盛也,當洋銀取引所之盛大,日出納數十萬金,其商況之盛,全國罕見,是為“豐其屋,蔀其家”之象也。然取引所出納雖屬豐盛,恐就其內而窺之,亦有所不足矣。至所云愿請減稅者,亦恐有其議,未必有其人也,即所謂“闃其無人”也。謂即使請減有人,恐遲之三歲,政府亦未必見許也,故曰“三歲不覿,兇”。于是三氏互相驚視,無語可答。至翌日,該店果然閉歇。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