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澤雷隨
《隨》:澤上雷下,《震》奮下,《兌》虛上,其中疏流,則內動不自主,而順從外,從外,故曰“隨”,遂以《隨》名卦?!秲丁窞樯倥?,《震》為長男,以少女從長男,是隨之義也;兌為澤,《震》為雷,雷震澤中,澤隨而動,是隨之象也。其義其象,皆取以陽下陰,陰必悅隨,朱子所謂“此動彼悅,成隨”是也?!缎蜇浴吩?,“《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蓋為豫悅之道,物來隨己,己亦隨物,此《隨》之所以次于《豫》也。
隨:元亨利貞,無咎。
▲ 篆書隨
卦體《震》自下而震動,《兌》在上而感悅,從而應和之為《隨》。蓋有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故《隨》之道,可以致大亨也?!墩稹窞榻?,得夫《乾》,故曰“元亨”;《巽》于地為剛鹵,合夫《坤》,故曰“利貞”?!峨s卦》曰“隨無故也”,謂上下各從其所處而安,不待有所為也。無故則無事,無事則何咎之有?然失之貞正,則枉己徇人,易于有咎,亦足戒也。
《彖傳》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此卦本《坤》下《乾》上之《否》,《否》之卦順以隨健。今《否》之上爻,下入《坤》之初爻,而為《震》,其初九為成卦之主;《否》之初爻,上入《乾》之上爻,而為《兌》。是以陽下陰,以高下卑,陽動陰悅,物來隨我,我亦隨物,謂之《隨》?!皠倎矶氯?,動而悅,隨”也,是隨之義也。凡人君之從善,臣下之奉命,學者之從義,子弟之從師,皆隨也。至于人之從天,欲之從理,邪之從正,為隨之善者也。隨之道利貞正,若反之,則謂之詭隨,即違夫時矣。君子隨時而動,隨時而悅,各得其宜,是以所為無不奏功,故曰“隨大亨貞,無咎”?!峨S》之義,以動而隨,不動則必不能隨;以悅而隨,不悅則必不欲隨。雷發于下,雨水隨之降于上,是澤隨夫雷,上隨夫下也;違其時,則雷不動,澤不悅,上下必不相隨。不知隨之道,必宜合時,推之天下,陰陽剛柔,莫不皆然,故曰“天下隨時”。隨之時義如此,豈不大哉!
以此卦擬國家,則內卦為人民,行動勤勉,從事職業,不敢上抗政府,惟從政府之所命;外卦為政府,不挾威權,惟施悅民之命令,故得上下君民之間,親密和悅,上倡下順,天下和平,人心鎮靜,此《隨》之時也,謂之“隨,元亨利貞,無咎”。當此之時,九五之圣明在上,居中正之位,廓然大公,相孚于善。君能虛己從臣,臣更恭順以從君,是以初爻則“有渝”而不失其正,二爻則有“系”而不免于私,三爻則以“居貞”而“有得”,四爻則以“在道”而無咎,上爻則以“從維”而“用享”??傊?,從正則吉,從邪則兇;非隨之咎,其所以隨者自取其咎。夫人臣隨君,以誠相通,是以“元亨”;事必“在道”,以正相從,是以“利貞”。如是則君之隨臣者,諫則必納,言則必聽;臣之隨君者,令無不從,命無不奉。斯以動感悅,以悅應動,上下相隨,而治事“大亨”,故曰:“隨時之義大矣哉!”
以此卦擬人事,惟在以強隨弱也。夫陽剛之人,不肯下人,是以人心常多乖離,而事業概不得成。若能以剛下柔,措置得宜,則眾心必服,何咎之有?隨者,不專己之意,即舍己從人,取人為善,其機甚捷,其理甚順,其功必易成,故曰“元亨”。然隨之道,有正有邪,茍其一于柔順,必致枉道以徇人;過于容悅,則將違道而干譽,是失隨之正也。惟其動其悅,悉隨夫時,內不失己,外不失人,斯隨得其正,咎何有焉!故曰“利貞,無咎”?!兑住ゅ琛分邢怠霸嗬憽敝o者凡七,《乾》、《坤》、《屯》、《隨》、《臨》、《無妄》,皆在上經,《革》一卦在下經,皆大有為之時,以我得乘時之勢,曰“元亨利貞”?!霸嗬憽敝?,詳《乾》下,須參看。隨時之義甚大,推之造化,則震者春也,東方之卦也,萬物隨之而生,《兌》者秋也,西方之卦也,萬物隨之而成,故春生之,夏長之,秋成之,冬藏之,各隨其時也。天下之理,不動則無所隨,不悅則不能隨。是《隨》之義也,人事莫不皆然。
通觀此卦,三陽三陰,初九以陽與六二遇,陽之隨陰也;九五之孚上六,亦陽之隨陰也;六二以陰居陰,是陰之從陰也,故曰“系”。有系必有失,不言兇咎,而兇咎可知。六三以陰居陽,是陰之從陽也,以陰故亦曰“系”,然系所當系,系即隨,故曰“利居貞”。九四是以陽而隨陰,逼近于五,剛而有獲,臣道兇矣;惟能感之以誠,保之以哲,復有何咎乎?九五尊位,上動下悅之主,取人以為善,吉莫大矣。上六以柔順居《隨》之極,極夫隨者也,能善用其系,系亦得其正也??傊峨S》之道,宜隨時為動,從宜適度,處以至誠,出以大公,不特可感格群民,且可用享上帝,將率天下為隨時矣。君子觀此爻,而知隨時之義甚大。蓋前卦自《豫》來,悅以隨時,無拂逆之情?!缎蜇詡鳌吩?,“《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人能謙以致豫,則能悅以隨時。不謙則安能豫?不豫則安能隨?三者道同,而機會相因,機會者,惟在于時而已,而適時莫如隨。然“隨必有事”,有事而后蠱,此所以《蠱》次于《隨》也。是故《隨》如文王之事殷,《蠱》如武王之造周。夫《易》者不測之神藏,圓妙之靈府也,觀之于萬物,推之于萬事,無所不在,無所不賅,非神圣之道,則安能如此乎?
《大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此卦以《震》陽陷《兌》陰,有藏伏之象,《象》曰“澤中有雷,隨”,不曰雷之動,而曰雷之有,《本義》以雷藏澤中釋之,深得其旨,蓋知象之取義,在雷伏勢時也。君子觀此象;故不言動作,但言“宴息”。雷之伏藏,在寒冬,人之宴息,在“向晦”,蓋亦各隨其時也。君子應天而時行,時當“向晦”,入居于內,宴息以養其身,起居隨時,惟宜自適。蓋其動也,與雷俱出;其靜也,與雷俱入?!对ァ分白鳂烦绲隆保洞髩选分胺嵌Y弗履”,《無妄》之“茂對時育”,皆法春雷之動也;《復》之閉關息旅,《隨》之向晦宴息,皆法秋雷之藏也。夫舍百為之煩擾,就一枕之安閑,所以養精神于鼓舞之余,以為將來應用之地。故以形息者,凡民所同;以心息者,君子所獨。君子雖才德兼備,當隨時適宜,否則亦必有咎,是以遇隨之時,韜智藏德,辭祿不居,養晦以遵時,抱道而伏處。文王之服事殷紂,勾踐之隱會稽,皆得向晦宴息之義者也,謂之“君子以向晦入宴息”?;ヘ匀⑺摹⑽鍨椤顿恪?,二、三、四為《艮》,《巽》為入,《艮》為止,即入而止息之象也。
【占】 問時運:目下氣運平常,宜暫時晦藏,明年利于遠行,至第五年,則可得利。
○ 問戰征:宜退守,明年當小有功,必俟六年,斯敵皆就縛矣。
○ 問商業:有貨一時難售,來春可以獲利。
○ 問家宅:防有伏怪,夜間致多驚懼。
○ 問訟事:恐有牢獄之災,明年又防征役遠行。兇。
○ 問失物:宜在枕席間覓之。
○ 問六甲:生女。
○ 問行人:即歸。
○ 問出行:以明年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