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井甃,無咎。
《象傳》曰:井甃無咎,修井也。
“甃”者,以磚壘井,防井之敗壞者也。此卦三陽為泉,三陰為井,初六最下,曰“泥”,上六最上,曰“收”,四居其間,不失其正,故曰“甃”。凡井之壞,壞于污濁不修,而井遂至于無用,四能甃之,故得“無咎”。有四之甃乃得有五之“寒泉”,是助五以養人,皆賴四之甃也。甃井之功,不可為不大矣。
【占】 問時運:正當運途改變之時,宜自修飭,不特無咎,可望上進。
○ 問營商:宜整理舊業,自可獲利。
○ 問功名:修身立名,二三年后,可大得志。
○ 問戰征:詩云“修我矛戟,與子偕作”,在此時也。
○ 問婚姻:尚須待時。
○ 問家宅:此宅宜改修為吉。
○ 問六甲:有弄瓦之象,生女。
【例】 橫濱港町接近居留地,有魚鳥菜獸市場,此市場,依各國開港條約所設,其業最為繁盛。一日有友來,曰:近來橫濱市場上,商人大起爭論,遂至休業,有人欲出而調停,未得處理之方,特請一占。筮得《井》之《大過》。
斷曰:就市中商業而論,彼此俱有關系,譬如汲井之用繘瓶也。有井而無繘瓶,則井水將何從而汲?有繘瓶而無井,則繘瓶亦終歸無用。同在此市場貿易,知益則俱益,害則俱害,兩相斗必致兩敗也。今占得三爻,曰“井甃,無咎”,“甃”者,治也,因井之敗壞而重修之也。今兩家商業,因此一爭,未免敗壞,出而修之者,是在四也。蓋四即為居中調停之人,得四調停,而后五之“寒泉”,可以復食。四與五相隔一爻,一爻當一月,則來月必可和解,重復舊業矣。
【例】 占清法二國爭據安南事由。本年三四月啟釁,至今未得和戰的訊,諸新聞紙所揭,皆由街談巷說,未足信憑,余因先筮清國,得《井》之《大過》。
斷曰:卦德為井養不窮,謂其井之大,而得其養者眾矣。以喻清國之大,物產豐饒,他邦皆愿與貿易,受其潤澤。故已汲者去,未汲者來,其貿易之品物無盡,猶井水取之不竭也。但清國航海之術未精,不能由己自輸其物產,譬如井水不能自出,必待人汲之,而后能澤物。故今為安南事件,雖欲與法開戰,而終歸不戰者,亦如井水之不能自動,可知清國必不起戰也。萬一清國決計開戰,則于各國貿易,大有障礙,凡局外中立之國,必為之出而調停,曲意保護,猶是以磚壘井,不使污濁之得入也。“井甃,無咎”,此之謂也。自《井》四至《革》四爻,為七年,今后七年,清國必有改革之變。諺曰“唇亡齒寒”,我國亦宜嚴整預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