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兇,是謂災眚。
《象傳》曰:弗遇過之,已亢也。
上爻重陰不中,居全卦之極,上與初為終始,故初曰“飛鳥”,上亦曰“飛鳥”。四曰“弗過遇之”,上曰“弗遇過之”,其義大反。“弗過”者,謂弗過于五,而自得所遇,遇則無咎也;“弗遇”者,謂不過于五,而復欲遇之,遇則必兇也。位處卦外,象為鳥翼,與初并飛,初當始飛,已知其兇,上則其飛己極,故兇尤甚。羅網高張,欲脫不得,《詩》所詠“魚網之設,鴻則離之”是也。以亢致災,違“不宜上”之戒也,故《象傳》即以“亢”釋之。
【占】 問時運:高而愈危,進而愈厲,不知退守,兇由自取也。
○ 問功名:躁進取禍。
○ 問營商:既不遇時,又復妄進,必致取敗。
○ 問戰征:凡行軍前進,不遇敵兵,知敵軍必于暗地設伏,宜即退軍,否則必陷險難。
○ 問婚姻:防墜奸媒之計。
○ 問六甲:生男。
【例】 友人某來,請占其子疾病,筮得《小過》之《旅》。
斷曰:卦象似飛鳥,上為鳥翼,鴻毛遇順風,飛鳥之所顧也,乃不遇而復過之,是鳥之飛而不止者,取兇之道也。今足下占子病,得此爻辭,上處《震》之極,《震》為長子,知足下必長子患病,爻象重陰不中,知病必是過寒之癥,醫者不察其過寒,而復以寒涼之劑進之,是以病愈兇也。鳥離羅網,是謂活捕,尚未致死,其病猶可望生。此爻已終,下卦《既濟》,《既濟》者,謂得濟夫險也,如此則病又可挽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