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驈耐跏拢獯笠?。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兑住吩唬骸奥乃?,堅冰至”,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兑住吩唬豪?,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于陽必戰,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坤為地卦注釋
02 坤為地
《坤》卦三偶六斷,純陰虛闕之象?!袄?sup>”字古文巛,順字偏旁及川字,亦巛之象形也,故《象傳》曰“及順承天”,又曰“柔順利貞”?!段难詡鳌吩唬骸袄さ榔漤樅??”《系辭傳》曰:“夫坤,天下之至順也?!苯钥梢姟袄ぁ表樦x。后以其混山川之川,改從土從申,言坤地也。地土也,于方為申也。地之為體,安靜而至柔至順,以承乾也?!墩f卦傳》曰,“坤為柔”,《雜卦傳》曰:“乾剛坤柔”,柔順之義可知矣。
坤:元享,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坤者乾之對,萬物之氣始于天,萬物之形生于地。其為義也,在人為卑,在物為雌,在事為靜,在學為能,在時為秋。其為道也,可為人用而不可自用,小人自知其柔弱,而能順從剛明之君子,則得矣。然《易》象變動,亦未可執一而論,非謂君父不得占《坤》,臣子不得占《乾》也,又非謂《乾》六爻無小人,《坤》六爻無君子也。但君子筮得此卦,則當知其氣運在坤,要法坤順之義,柔順以處事也。
▲ 古文“坤”字
坤為地,順承太陽之乾。天有象,地有形,天虛地實,地為土壤積累而成,仰承天施而化成萬物,無所不持載也。在人則為臣為妻,臣之事君,母之育子,妻之隨夫,皆法地道之至順,其義一也。坤之德,柔而順,含弘光大,篤實厚重,即《中庸》所謂“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之大德也。
此卦六畫皆偶,順之象;內外重偶,厚之象;內虛,中之象,又含之象,又通之象;兩兩相比,行之象,又明之象;彬彬均適,文之象,又美之象;六偶,十二方之象,又大之象;秩序不紊,理之象;左右分布,體之象,又業之象。爻辭及《文言傳》所述,皆依是等之象而系辭也。
▲ 八卦方位圖
元亨利貞之義,見《乾》卦下。惟乾者形而上,主天地之道;坤者形而下,主陰陽之功,是乾坤之別也。《坤》之“元亨”,即《乾》之“元亨”,猶月之得日光而有光也。馬之性,柔順而能服于人,牝馬者,性尤柔順。北地馬群,每以十牝一牡而行,不入他群,“牝馬之貞”,取象于此。然《乾》卦曰龍,《坤》卦曰馬,以龍飛天上,變化自在,馬行地上,馴服于人。牝對牡,為柔,故曰“利牝馬之貞”。乾上坤下,即乾先坤后,坤先夫乾,是逆天也,必所往皆迷;坤從乾后,乃“順承天”,斯“得主有?!?,無往不利矣。是即陽倡陰和,陽施陰受之道?!柏闭?,謂有所行也。坤以得乾為主,君子以得君為主,君先臣后,從令而行,是以所往咸宜?!拔髂稀标幏?,屬巽離兌,坤之本方;“東北”陽方,屬坎艮震,為乾之本方?!拔髂系门?,《坤》以陰卦之方;“東北喪朋”,《坤》以陰卦往東北陽卦之方。以陰往陰,則與陰之類,以陰往陽,則從陽有慶。是以《彖傳》曰“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也。“安貞”者,安于坤順,以配乾健,故“君子有攸往”,惟法坤之順而己矣。
一說讀“主利”為句,謂在家則生殖勤儉以致富,在國則利用厚生以富國,不知當以孔子《文言》為據,利字屬下二句讀。“得朋”“喪朋”,正與上得主相對。
《彖傳》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乾元坤元,皆根于太極之一元,無二元也。坤以承乾,故坤亦稱元。乾元在陽,故曰“大”;坤元屬陰,故不曰大而曰“至”?!爸痢闭撸^既到極盡處,陽之極盡處為陰,陰即坤,故曰“至哉”。
坤輿隨太陽而圓轉活動,外面以水為衣,受太陽之光熱,而蒸發水氣,雨露下降,而為資生之功,謂之陰陽之作用。陰陽者,天地之大氣,而萬物皆乘此二氣以生成也?!断缔o傳》曰:“天地缊,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者,即是也。蓋乾元之大氣,與坤元之精氣相交,萬物森然而興發,生育之功,無所不至,謂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乾為天之積氣,其德在始施也;坤承天之氣而為體,其德在受育也。資生之“生”,與《乾》之《象傳》“始”字相對,不可輕看。此卦上下皆《坤》,有重厚之象,故載山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應天之施無疆,以生成萬物,無不包容,無不發育,謂之“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按地精為馬,馬變陰類,牝馬則陰而又陰,以其性柔順,而又能行遠,故曰“行地無疆”。法坤之君子,所行正當如是?!瓣蝰R”一言,圣人懷有深意,讀《易》者,所宜留心玩索。蓋此卦純陰,陰主成,以得乾為主,宜從乾而動,為人臣為人妻者,因不可爭先而成事也。故君子筮得此卦,其行事宜安靜,不宜躁進,若先事而動,必取敗也。夫陰,暗也,昧也,不宜主事也,必以從陽為主。此卦皆陰,故先人而當事,必迷而多誤可知;承陽而后人,則順而得常,故謂之“先迷失道,后順得?!?。西南退也,東北進也,且西南陰位,東北陽位,坤之時,退西南則得朋,進東北則喪朋。然人多喜其得朋則往西南,不知以陰而往陰位,不啻無一毫之益,見柔益柔而暗益暗矣。雖往東北而曰喪朋,以我之暗,往求高明之地,以為補救,則暗往明來,其道順而得益多,故謂之“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如此而安其本分,確乎常道,故謂之“安貞之吉”。蓋貞之為德,有所守而不變,以全萬物之終,故謂之“安貞之吉,應地無疆”也。
按:《易》因“三天兩地”之數,設天地之位,定剛柔之位。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而陰陽悉交也。六十四卦中,得定位之整正者,獨有《水火既濟》而已。凡《易》中所言,當位不當位者,皆因此理也;天下大小之事,其合道理,或不合道理,皆由是而出者也。又地中有天者,以二與四謂之兩地,以一與五謂之兩天,三謂之地中之天,總謂之三天。上爻一陰,表地球之外猶有世界也。此“三天兩地”之位,于《易》最為樞要,故天位有地,地位有天,皆謂之不當位?!兑住分跁r處位,其精密如此。
通觀此卦,初爻陰之微也,小人汲汲于營利,不顧災害,有陷入匪僻之象,履霜堅冰,戒之深矣。二爻得《坤》之純體,卦中惟這一爻最純粹,然第曰“無不利”,與《乾》之九五,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占者迥別。三則不中,且不正,是賞罰不明之時也。四則不中,以致君子緘默避禍。五則不正,以致尊卑失序。上六則群陰爻戰,有以血洗血之象,陰之極也。要之,《坤》者純陰之卦也,故六爻概以小人言之,與《乾》之君子相對也。以其小人故,《彖》辭曰“主利”,上爻曰“戰”。以“履霜”戒其始,以“永貞”慎其終,雖或取象于君子,與乾之君子,自異其趣。乾之君子賢者也,坤之君子能者也,賢者用人,能者用于人;賢者在位,能者在職者是也。蓋乾之時,賢者在位而施德化,坤之時,能者在職而計利益也。
《大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之為象,兩《坤》相重,一下一上,如地形之高下相仍。天似氣運,故《乾》曰“天行”,地以形載,故《坤》曰“地勢”。蓋地有高低,而丘陵山岳之起伏,由地中火氣之作用也。地球原來以水為衣,故其低處潴而為海,《易》謂之澤,其四面所纏之水,為太陽所吸引。至地形見于水上,雖地之形勢,互有高低,各隨其形而延出者也。延者伸也,故曰“地勢坤”。夫人之有智愚賢不肖,猶地形之有高低,地質之有肥脊也。農夫不為脊土廢其耕作,君子不為愚不肖止其教育,教之以事物之所以然,導之以道義之所以貴,以示社會之標準。然人性有上智,有中材,有下愚,上智修已以及人,中材自修而已,下愚不能自修,而待治于人。凡天地間有形之物,莫厚于地,莫不載于地,故君子法坤之象,以厚德而待人,無智愚賢不肖,悉受包容,亦猶坤之無不持載,故謂之“厚德載物”也。
【占】 問戰征:坤為地,為眾,“勢”者有力之稱。在行軍,既得其地,復得其勢,又得其眾,宜乎攻無不克矣。
○ 問功名:上者能法坤德之厚,積厚流光,自得聲名顯遠。
○ 問營商:《坤》為富,為財,為積,為聚,皆營商吉兆也。曰“厚德載物”,德者得也,可必得滿載而歸也。
○ 問家宅:知此宅勝占地勢,大吉。
○ 問婚嫁:《坤》順也,柔順而已,地道也,即婦道也。大吉。
○ 問六甲:生女。
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傳》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初爻居純陰之初,陰之始凝也,雖其端甚微,其勢必漸至于盛,故取其義于霜之將到堅冰也。蓋謂履霜之初,宜察陰氣之漸長,終至堅冰而預防也。在人則陰邪之萌猶微,如霜之易消,然積累之勢,終至堅冰,其惡逆不能復,如之何?故大而治國,小而修身,皆宜謹之于微?!段难詡鳌吩唬骸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笨芍^能解此義者也。抑此卦,全卦皆陰,小人知利欲而不知道義。當其初,由于父教不謹,日深月久,愈趨愈下,遂致利欲薰心,不孝不悌,極至犯上作亂,而亦無所忌憚,其禍實始于教之不謹所致。抑陰扶陽,防微杜漸,圣人所以諄諄垂誡也。坤道雖至順,然至順之變,流極而至于大逆,圣人因坤順之流害,以戒堅冰之馴致,履霜防冰,履尾防虎,其訓誡一樣深切。《傳》曰“其所由來者漸矣,”來也者,即在過去、未來、現在三般中?!跺鑲鳌吩弧皠倎矶弥校ā对A》)”,曰“柔來而文剛(《賁》)”,皆言來之意。往往固執之士,以因果報應,為釋氏之說,圣人所不言,可謂誤矣?!断髠鳌吩弧瓣幨寄闭撸葱∪酥钍济?,則馴者順也,隨自然之勢,不復留意,習而至于盛也。陰邪之萌,其初雖微,自履霜而至堅冰,漸漸而來,不可遏抑,遂至滅身喪家,不復可救。諺曰“竊針者竊鐘”,即此義也。是以圣人于其過怠之未大戒后來,欲其速改也。此爻變則為《復》,《復》之初九曰“不遠復,無祗悔,元吉”,即所謂速改其過,不貽其悔也。
【占】 問營商:初六陰氣猶微,曰“履霜,堅冰至”,是由微而推至于盛也,猶商業由小至大,積漸而至于富。
○ 問功名:初爻是少年新進之時,由卑而尊,猶履霜以到堅冰,隨時而來,未可躁進也。
○ 問戰征:初爻陰之始,“履霜”之象,至上爻“龍戰”,陰之極也,“堅冰”之象。曰“其血玄黃”,是兩敗也。所當先慎其始。
○ 問家宅:《坤》純陰之卦,初爻陰氣尚微,故曰“履霜”,“至堅冰”,則陰氣盛矣。陰盛則衰,不吉之兆。
○ 問婚嫁:《坤》卦純陰,曰霜,曰冰,皆陰象。純陰無陽,不利。
○ 問六甲:生女。
○ 問疾?。嚎质顷幮爸Y,初起可治矣,久則難醫。
【例】 明治二十一年冬,男爵某氏來告曰:余頃日欲從采礦之事業,其礦山為礦學士某所保證,其為有利無疑,雖然,子幸占其得失。筮得《坤》之《復》。
斷曰:此卦純陰而無一陽爻,是無統一事業者,是眾人各謀私利之時也。且初爻為陰初凝,有小人貪而不知饜足之象。乾陽為金,此卦無一陽爻,是不能獲金也,雖有礦學士保證,未可遽信。陰卦屬小人,小人趨利而不顧君父,況朋友乎?君宜謝絕其謀。某氏從之,后得所聞,礦學士某,與外國人交通,謊言其礦山金產之盛,造作騙局,誘獲多金,凡入其局者,皆大失利。因是談礦業者,雖實有利益,往往人多不信,是阻人起業之心,絕人進取之氣,皆此等小人貽之害也。
某氏因此占,不入其局,不致失利,可謂幸矣。
【例】 明治三十一年冬至,占明年我帝國氣運,筮得《坤》之《復》。
《易》例,陽為君子,陰為小人。所謂君子者,忠心謀國,不挾私曲者也。圣上聰明睿智,臨御天下,亦當以君子為法,小人為戒。若小人則惟利是務,不顧國家之隆替,孟子所謂“上下交征利”,不奪不饜,優勝劣敗,弱肉強食,亦勢所必至也。幸當圣明之世,文化日隆,雖比美歐各邦,亦不多讓,無如世道人心,日益頹敗,惟利是重,求其敦尚古風,講論道德,喻義而不喻利者,百無一人焉,豈不可慨乎!夫《坤》之為卦,純陰而無陽,是小人行世,君子退藏之時。今得初爻,地變為雷,即小人擅權,專博私利之兆。其辭曰“履霜,堅冰至”,言方當履霜,小人之機心乍萌,猶霜之易消,至堅冰固結,有不可復動之勢??鬃釉唬骸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兑住吩唬骸乃獔员痢?,蓋言順也?!比绱瞬幌橹o,他邦征誅之朝,時或有之,至我帝國,為萬世一系之天子,下亦不乏忠君愛國之輔弼,故無慮此。今占國家氣運,而得此爻,豈可不戒慎乎?
按二爻變而為《師》,“師”者以身為儀表,教導萬民之象,是為明年及明后年之氣運也。其辭曰:“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此爻以陰居陰,備坤厚之德,居大臣之位。直者廉直而溫,方者剛方而嚴,大者大光,謂其功也。君子秉直、方、大之德,雖無其位,天爵之貴者也;小人無直、方、大之德,一昧徇私,雖貴為公卿,人爵之賤者也。君子小人之判如此,是以小人而在高位,往往借公濟私,不顧國家安危,徒作子孫之計,自以為得計,是亦不思之甚也。夫大臣而徇利,必至賄賂公行,是非顛倒,禍亂自此而起,不知禍亂之來,富者必先罹其毒。然則小人所為肥家,實釀敗家之患,履霜堅冰而不知戒,小人之為計,不亦愚乎?
今我國家,幸得賢明之君子在上,秉正直剛方之德,行公明博大之政,正躬率物,師表群倫,庶幾陽剛來復,陰邪退避,移風易俗,太平之治,其在斯乎?《坤》卦以十年為數,其純陰而無一陽,為統御不全之象,今而不知所戒,恐因循以及十年,或者有上六龍戰之禍,亦不可不預防也?!褒垜鹩谝啊闭撸堈咧^上,野者謂野心之徒,反擊而至流血也。自“履霜”而至“龍戰”,國家之不祥莫大焉。今時大臣及各黨首領,皆廉直公正,固無患此,但占筮如此,思其終局,頗切杞憂。夫爻所謂“龍戰”者,所指何事,有識者,自能辨之。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象傳》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二爻以陰居陰,即《坤》之主爻,故有上人之勢也。蓋《乾》之九五,《坤》之六二,各居陰陽之本位,而合中正之德者?!肚芬跃?,故以九五為主;《坤》以臣道,故以六二為主。六二具地道之全德,在內則無私曲,在外則事皆當理,稱之曰“直方大”。直者無邪曲也;“方”者圓之對,純陰之象也。圓者動而不靜,陽之道也,“方”者止而守常,陰之道也,故曰天圓而地方?!按蟆闭邚V大也,謂坤地生育之功德廣大也?!爸薄眲t其心無私,“方”則其事當理,“大”則謂其功也。“直方大”,則配天之剛,而合自然之德。天理雖至直至方,人欲則邪曲也。人之性雖善,人欲蔽之,百岐橫出,反致害天理之直也,此卦本非兇,惟為私欲所蔽,則陷于兇。然此爻得坤道之純,其中直、方正、廣大之全德,凡學之有待于習者,由于未曉其理,未諳其事也矣,亦何習之為?故曰“不習無不利”。“不習”者,謂其自然而能也,《大學》所謂“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之意?!肚分常⒂诰盼?,《坤》之六爻,莫盛于六二?!断髠鳌分猓^六二柔順中正,居本卦之主,動容周旋,皆中其規矩,又有“不習無不利”之功德,陰道、地道、臣道、妻道,皆得其當,德行光大之故也。蓋此卦純陰,初、三、五三爻柔順而不正,四上兩爻,柔順而不中,惟此爻柔順中正,獨得坤道之粹者也。
【占】 問營商:六二《坤》之本位,“直方”者地之性,“大”者地之用,知其營業必是地產,如谷米、木材、絲棉之類是也?!安涣暉o不利”,習與襲通,謂不煩重筮而知其獲利也。
○ 問功名:二爻居中得位,動而獲利,言不待修營而功自成,其成名也必矣。
○ 問戰征:戰之一道,以得地勢為要,動以其方,勢大力強,可一戰而定也。
○ 問家宅:六二中正,居宅得宜,故曰“地道光也”。
○ 問嫁娶:“直方大”,地道也,妻道通于地道,故婚娶亦利。
○ 問疾?。贺吃弧爸狈酱蟆?,知其素體強壯,不藥有喜。
○ 問六甲:生女。
【例】 明治二十三年一月,占伊藤伯氣運,筮得《坤》之《師》。
斷曰:《坤》者地也,地之德順也,順者臣之道也。此爻中正而為一卦之主,夫地之為物,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稟天氣而生育萬物者也。今占大臣而得此爻,是其負世務之重,而能堪其位,奉至尊之命,而能盡其職。且此爻柔順中正,具臣道之全德,故稱贊之曰“直方大”。直方者,即所謂“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而終之公明正大,是功之全也。伯有此器識,而復有此德性,循夫自然,故“不習無不利”也。此爻變則為《師》,《師》之為卦,九二一陽為全卦之主,統御眾陰之象。本年兩議院之開設,必當推為議長,以統督眾議員,用以奏整理之功。故曰“六二之動,直以方”,蓋不待習而無不利也。
后果如此占。
【例】 明治三十年六月,余趨愛知攝綿土制造所,該制造所,屬小兒嘉兵衛所擔當,因赴愛知縣廳,晤江本知事及吉田書記官。書記官曰:今者,將興筑埠頭于治下熱田,以圖名古屋市之便利,其費幾二百四十萬元。欲提出此議于縣會,為其大業,知事及余,深疑縣會之贊否如何,踟躕久之,子幸占其成否?筮得《坤》之《師》。
斷曰:《坤》之為卦,上下皆柔順而無一毫間隔,況《坤》卦主利,而此事尤屬平直方正,大有利益,事成之后,不特當縣獲利,即他縣亦得利便,后必得縣會眾員贊成,不容疑也。
知事及書記官聞之大喜,速附之于縣會之議,議員中四十四名,不合議者,不過三人,立議決之云。
六三:含章可貞?;驈耐跏?,無成有終。
《象傳》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驈耐跏?,知光大也。
三爻不中不正,而居內卦之極,改革之地,其心術行為,不能無不中不正之失;且柔順之臣,與六五之君,皆陰柔而不相應,是人臣不得于其君者也。大抵六三之爻,多不得時位,即有才識之士,只宜韜德匿采,以待時至,若妄露才能,必招疑忌,故戒之日“含章”。剛柔相雜曰文,文之成曰章,含者含而不露也。惟其靜而能守,故曰“可貞”。大凡為人臣者,不聞其遇與不遇,當有守其常而不可變之志操,縱無干進之心,亦未嘗無進用之日。如或出而從事,則仍含其章,而不自居其功,從君之令,以終君之事而已,事即不成,必使后人得續以成之,謂之“無成有終”。六三居下卦之上,有“從王事”之象,蓋《乾》之九四,《坤》之六三,皆居進退未定之地,曰“在淵”,曰“含章”,故皆加曰“或”,示以將進未進之意。當此進退之際,亦宜不失時宜,以從王事也?!断髠鳌贰爸弊峙c“時”字相對。含蓄才能,未敢吐露,謂其能審時而發?!皶r發”者,即吐發其含章之光,退則能含,進則能發,是以其光大也。此爻變則為《謙》,《謙》之九三曰:“勞謙,君子有終,吉?!薄断缔o傳》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毕仑詾轸蓿拚咧挂?,有含之象,亦得含章之義也。
【占】 問戰征:爻曰“含章可貞”,言平時含蓄才智,斂藏不露,一旦從事,自能制勝,即不成功,亦無大敗。故曰“無成有終”。
○ 問營商:《坤》地也,百貨皆生于地,商能蓄積百貨,故曰“含章”。凡從事營商者,貿遷百貨,以時發售,故曰“時發”?!独ぁ穬蓉灾寥鴺O,正盛滿之地,故曰“光大”。是以一時雖或未成,知必有終也。吉。
○ 問功名:凡求名者,最宜待時,時未當發,“含章可貞”;時而當發,出從王事。知此道者,必能保功名以終也。吉。
○ 問疾?。和妗盁o成有終”句義,知不可藥救矣。兇。
○ 問六甲:生女。
【例】 明治十九年,占知友柳田某氣運,筮得《坤》之《謙》。
斷曰:坤之時,柔順而亨也?!跺琛吩弧袄蝰R之貞”,牝馬負重而為人用,即勞而無居之意也;又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謂不能得名譽,惟得俸給。三爻值有為之地,爻辭曰:“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薄昂驴韶憽闭?,是足下包含文章,藏器于身,以待其時,今時會既來,當有從事于文章也。雖主管者知足下文才,欲任以事務,授以官職,其余屬官,不得不出足下之下,以其勢有不可也,只可酬報而已。此卦全卦皆陰,無自主之權,雖殫勞心力,苦無知之者,事成之后,其功亦必為人所奪,不能得分毫名譽,不勞者卻得褒賞,或邀升進。以《坤》之卦純陰,陰人得勢,惟以主利,故篤實之人,反為彼所籠絡,而不行于世。足下之時運如此,惟宜修德而待時?!盎驈耐跏?,無成有終”,或之云者,今日無事,他日必將從事也。
其后同氏果受某局囑托,從事編輯五年,早出晚退,事極繁劇。終了編輯,于是屬官關其同事者,皆有升級,或受褒賞,氏以不登仕籍,不得邀恩典,止解其囑托而已。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象傳》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四爻雖柔順得正,而居失其中,故不足以有為也。四居近五之位,而兩柔不相得,上下閉隔,是大臣不信于君之象也。當此之時,宜慎重緘默,晦藏其智,如括結囊口,杜口不露,默默隱忍,以守其愚,如此則“無咎,無譽”,斯得遠于災害矣。故謂之“括囊,無咎,無譽”?!盁o咎”者,在避害,“無譽”者,在逃名。若因括囊而得譽,則有譽即有咎,必深藏不露,并泯其括囊之跡,故《象傳》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贝素匙儎t為《豫》,卦形有括囊之象。
【占】 問營商:四巽爻,巽為商,為利,巽“近利市三倍”之謂也。茲爻曰“括囊”,是明亦以閉囊之象,知必昔日得利,財已入囊,不使復出也。故曰“括囊,無咎,無譽”。
○ 問戰征:六四重陰,當閉塞之時,雖有智,囊其才,無所施其計謀也,是宜閉關不戰,如囊之括其口也,斯無咎矣。
○ 問功名:四重卦,動當否位,《文言》曰“天地閉”,“括囊”者,閉口也。天地且閉,何有于功名?若妄意干進求名,適足致禍,有譽反有咎矣。宜慎。
○ 問家宅:六四以陰居陰,履非中位,是宅必在山谷幽僻之處,宜隱遁者居之。
○ 問六甲:生女,或得孿生二女。
【例】 明治十二年一月,邂逅大阪五代友厚氏,氏請占本年商務,筮得《坤》之《豫》。
斷曰:《坤》主利之卦,有群聚爭利之象。四爻以陰居陰,不可進而為事也,故本年宜退守,不宜擴張商業。爻辭曰“括囊”者,括財囊之口,不可出財貨也。故括囊則無損益,開囊便多失,囑慎勿著手商事。
五代氏有感此占,然商業之勢,雖知不利,只可小做,不能不做,偶有營業,果致虧致。
六五:黃裳,元吉。
《象傳》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黃屬中央,土色也;裳下服。黃中色,守中而居下,為巨下之象。蓋此爻以柔德居五尊位,或女后南面聽政,或如伊周之輔主攝政者也。然《坤》者純陰,六爻皆臣事,未可以六五直為人君。占此爻者,為當垂中和之盛德,維持朝憲,輔弼國君,終復退守臣職。此尊位所以為尊,陰爻不失其常,故曰“黃裳,元吉”,否則,居尊而為天下,必大兇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南蒯筮得此爻,以不守“黃裳”之義,敗家喪身,可為征矣。圣人以裳字系此爻者,恐有權臣乘勢位,擅威福,失臣下之道,蔑視君上,其垂誡也深矣?!断髠鳌吩唬骸拔脑谥幸病保槲?,五居中,言美積于中而形于外,為能柔中而克守節也,故為元吉。
【占】 問戰征:《坤》臣道,五居尊位,為人臣之極貴者,如舜之攝位誅四兇,周之攝政誅二叔。爻曰“黃裳,元吉”,是以文德而發為武功者也,故《傳曰》“文在中也”。
○ 問功名:六五辰在卯,得《震》氣,《震》有功名奮興之象。五又《離》爻,《離》為黃位,近午,上值七星,七星主衣裳文繡,故曰“黃裳”?!峨x》又為明,有文明發達之象,故曰“文在中也”。
○ 問營商:《坤》五變《比》,比吉也,輔也,商業必得比輔而成?!侗取坟韵隆独ぁ飞稀犊病罚独ぁ窞樯?,故曰“黃裳”;《比》為美,故曰“文在中”,知其經商必是錦繡章服之品。曰“元吉”,必獲利也。
○ 問疾病:《坤》為大腹,又黃為中色,裳下飾,可知其病在中下兩焦。
○ 問六甲:生女。
【例】 明治二十二年,占貴顯某之氣運,筮得《坤》之《比》,乃呈之三條公及伊藤伯。
斷曰:《坤》之為卦,純陰而無一陽,五爻雖屬君位,而《坤》卦皆臣事?!包S裳,元吉”者,如周公位冢宰,輔成王以攝政,畏天命不敢服黃衣,惟著黃裳,以嚴君臣之分者是也。惟其忠信篤敬,雖持朝憲,輔弼國君,故曰“黃裳,元吉”,否則,其兇可知也。今貴顯某,幼而有神童之譽,及長拔所擢藩中,久留于歐洲,不特博學,又通曉海外各國之政體風俗,其歸朝也,立要路而鞅掌職務,隱然負眾人之望。然今筮得此爻,不堪駭異,蓋此人久居歐洲,雖通君民同治之政體,或不明本邦建國之治法。安危之所系,殆見于此筮數乎?甚難其判。
其后憲法發布之日,某氏為兇暴者所害,于是始嘆此占之有驗也。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象傳》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上爻居全卦之終,是陰邪極盛之時,變而為《剝》,則有一陽與五陰相戰之象。是以初六履霜之始,圣人諄諄警其將至堅冰,夫陰邪之勢過盛,必將剝陽;其剝之甚也,勢遂至于相戰;及其戰也,陰雖盛大,陽雖減退,終必兩被其傷。血者傷害之甚也。玄者天色,黃者地色,天地即陰陽,故血色玄黃,為陰陽共傷也,故曰“龍戰于野,其血玄黃”。近推之于一家之事,為人父兄者,其初誤于弟之教育,遂養成不肖,其結果遂致骨肉相殘,同類相害,爭斗殺傷,勢窮而始止?!断蟆吩弧捌涞栏F也”,其字即指陰陽君臣而言;道字亦指君臣;窮者窮困窘迫也。夫至君臣相戰,其巨之橫逆無道,固不俟論,其君亦未為無過?!断缔o傳》曰,“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使其臣下至此者,君道之窮,亦即臣道之窮也,故曰“其道窮也”。龍本乾之象,今此爻言龍者,示陰極而抗陽也。又曰野者,以在外卦之外也。爻辭不言兇者,其兇不待言也。
【占】 問戰征:象已明示是兩敗也。
○ 問功名:上處外卦之極,是窮老人闈,抑塞已久,一戰復北,可哀也。
○ 問營商:上六《坤》卦之終,其道已窮,是資財既竭,血本又耗,商道窮矣。
○ 問疾病:必是陰虧之癥,陰極抗陽,肝血暴動,命已窮矣。
○ 問六甲:陰盡變陽,可望男孩。
【例】 明治六年,占政府氣運,筮得《坤》之《剝》。
斷曰:《坤》之為卦,純陰而無一陽,是君德不耀之時。今者明君在上,俊杰在位,占得此卦,竊怪與時事不合。蓋在朝諸公,遠憂深思,襄理國是,同心同德,厥躬盡瘁,何至有龍戰之象?既而思之,龍之為物,神化不測,古者豪杰之士,才能卓絕,往往以龍稱之,或者大臣之中,各懷忠憤,因意見之不同,以致議論之過激,始而相忌,繼而相仇,終至相斗,各分黨與,互相攻擊,不奉朝旨,是謂野斗,故曰“龍戰于野”,如曩昔源平之爭權是也。此爻之象如是,然度今日在朝諸公,必不出此,猶疑莫決,乃呈之于三條相公。
先是,維新偉業略得整頓,大臣參議,多經歷歐美各邦,視察實地,將取彼之長,更定國政。巖倉右大臣以下,木戶大久保、伊藤山縣諸公,遠赴歐美,蓋行者居者,各盡厥職,以匡中興。約以一行未歸之間,不啟別議,豈圖事出意外,緣我云揚艦測量朝鮮國仁川港,彼國轟炮擊之,廟議紛起,謂宜興師問罪,以雪國辱,電信達于歐洲。大久保公先歸,欲停此議,西鄉以下諸公不從,議論愈激。未幾,巖倉右大臣等皆歸,征韓之論,為全國之一大問題。物議囂囂,人心悻悻,終歸議和,而主征韓者,各懷不平,紛紛去官,于是七年有佐賀之變,九年有長州之亂,十年有鹿兒島之役,國家之不祥連臻,“龍戰于野”之辭,實不虛也。
《易》之前知事變,大抵類此。
【例】 明治二十七年冬至,占明年之豐歉,筮得《坤》之《剝》。
斷曰:坤地有生育萬物之性,受太陽之光熱,以奏其功者也。然此卦純陰而無一陽,為多雨少晴之象。爻辭“龍戰于野”者,謂陰陽不和,氣候不順,恐難望豐熟,故《象傳》曰“其道窮也”。愿當路者,預知年谷之不登,宜講救荒之策,以備之也。
果是年諸國有洪水之害,暑氣亦比他年稍薄,秋收止七分。
用六:利永貞。
《象傳》曰:用六水貞,以大終也。
用六之義,已示之卷首。永者長也,遠也?!独ぁ坟灾蠹冴?,為臣妻之義,在人事則柔順貞正,而悠久有恒,不變其志,可以從君從夫矣。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兩夫,即“永貞”之義也。為人臣為人妻者,從“永貞”之義,則大吉而有終,若少變之,則大兇大惡之道也,故深誡之曰“利永貞”。蓋陰之性,柔躁而難守其常,有易進易退之弊。《象傳》曰“以大終也”,謂其不變坤道之順,而全其終也。若變動則陰侵陽,臣侵君,妻凌夫,逆理背常,烏得全其終哉!又陽為大,陰為小,陰者柔也,暗也,小也,然勤而不怠,必強學而不懈,終明,是有以大終之義也。
按:《乾》之用九,以過剛強,宜守無首之道;《坤》之用六,以陰道、臣道、妻道,直守恒常之德,不可變動。是警戒之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