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傳》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知”者,智也,“智臨”者,知人善任之謂也。夫以一人之身,臨天下之廣,自任其智,適足以為不智,惟能取天下之善,任天下之事,如此則“知周萬物,道濟天下”,是恭己無為之郅治也。此爻具柔中之德,居至尊之位,下應九二,知其賢而任之,所謂“聰明睿知,足以有臨”,此爻得之矣,故曰“大君之宜”。舜之稱大智,合天下之智以為己智,曰“舜好問而察邇言”,亦此意也。《象傳》曰“行中之謂也”,謂五有柔中之德,倚任剛中之賢,以成“智臨”之功,中道而行,是即不偏之謂也。
【占】 問時運:目下運得其時,又得好人相助,事事宜成,吉。
○ 問商業:知往知來,通曉商情,自然獲利。吉。
○ 問家宅:有五福臨門之兆。吉。
○ 問戰征:能得軍心,斯知己知彼,戰無不勝也。
○ 問疾?。寒數昧坚t,詳知病由,治之自然得愈。
○ 問婚姻:宜家宜室。大吉。
○ 問失物:有人拾得,久后自知。
○ 問六甲:生男,主貴。
○ 問行人:尚在半途,后日可歸。
【例】 明治二十二年,占某貴顯氣運,筮得《臨》之《節》。
斷曰:此爻居五,為大君之位,爻曰“智臨”有大君之象,非人臣所宜。今為某貴顯占得此爻,五與二相應,五君,二臣也,當以二爻為某貴顯?!爸桥R”者大君,受大君所知者,某貴顯也。受大君之知以臨政,凡有善政,皆宜歸君,故曰“智臨,大君之宜,吉”。然位高任重,眾忌所歸,往往宜于君,轉不宜臣,亦陰陽消長之機也。《臨》六爻無兇象,特于《象》曰“至于八月,有兇”,圣人就此吉卦,突示兇災,蓋以長之初,消即伏之,福之來,禍即繼之,謂吉在今日,兇宜預防于將來也。
《易》機甚微,未易測度。后十月某貴顯淬遭兇暴所傷,不在八月《觀》之數,延至十月《遁》之數。雖筮者有不能確知其數者,然吉兇之理,要不出消長循環中也。后進之士,須注意焉。
【例】 明治三十年五月十二日,訪橫山孫一郎氏于東京山下町雨宮敬二郎、小野金六兩氏,亦在其座,謂余田:吾輩昨年以來,欲使英國左美以兒商會,買我國公債,極力斡旋,然價值不適,苦慮久之,請占此買賣約券成否?筮得《臨》之《節》。
斷曰:《臨》者,彼此互相臨之謂也。蓋此卦以《兌》少女,與《坤》老母,有相順相悅之象,公債買賣,意亦如此。我得戰勝償金,欲《益》擴張軍備,示威信于各國,堅固國家之基礎,因賣公債,俾補不足,彼商會亦將賣與本國低利之商人,得其贏余。兩下互相謀利,猶老母與少女,親悅而成事也。今占得此爻,知即可遂望,事在必成,勿復多慮。
翌日果有四干萬元公債買賣約成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