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傳》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荒”,如洪荒之荒,又兼荒野之義?!鞍闭?,容也;“憑河”者,徒涉也;“不遐遺”者,不忘遠也;“朋亡”者,猶坤為地之“喪朋”也;“中行”,猶曰中道也。此爻具剛明之才,秉中正之德,與六五之君,陰陽正應,匡王佐霸,是有猷有為之藎臣也。蓋其雍容大度,能包容荒遠之細民,撫育教誨,使無一夫不得其所;且有馮河之果斷,不流文弱,故曰“包荒”、“用憑河”。自來圣賢之心無棄物,非包荒不足示天地之慈祥,非馮河不能發天地之威怒,雨露雷霆,寬嚴兼濟,而又不棄幽遐,不私習近。九二能體此剛中之德,光明正大,符合中道,故曰“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治泰之道,有此四者,所謂寬則得眾,信則民任,敏則有功,公則眾悅;誠不失中行之德也。而其要首在于寬,故《象傳》統舉“包荒”二字以括之,謂其得配中行,以光大也。旨深哉!
為活用占筮,姑就開拓之事而言之?!鞍摹闭?,謂荒野也?!坝民T河”者,謂開墾荒地,誘導無業貧民,開道架橋,以從公役。“不遐遺”者,謂極至深山幽僻之地,越險犯阻,而開拓之也。“朋亡,得尚于中行”者,謂無朋比之私,率眾而舉事,得天下之愛敬者是也。蓋“包荒”,仁也;“馮河”,勇也;“不遐遺”,智也;“朋亡”,公也。備此四德治天下,尚有余力,若夫有包容而無斷制,則非剛柔相濟之才也。不遺遐遠,而或阿私黨類,則偏重而失公正之體。故必包容荒穢,而又果斷剛決;不遺遐遠,而又不私昵朋比,則不忘遠,不狃邇,是合于中道者也。《象傳》“以光大也”者,謂胸次寬闊,有容人之量?!肮狻眲t其明足以有照也;“大”則其器足以有容也。
【占】 問時運:目下正當功名顯達之時,可以遠游海外,創興事業。
○ 問仕途:有奉使遠行,或從事軍征之兆,均獲吉也。
○ 問商業:利在行商,販運外物。
○ 問失物:定墜落水中,恐難尋得。
○ 問疾?。翰患?。
○ 問家宅:用人宜寬,處事宜決,不可專信仆從,致《損》家業。
○ 問戰征:有懷柔遠人,征伐不庭,疆宇日辟之勢。
○ 問六甲:生男。
【例】 東京友人某氏,在常陸欲開墾沼地,請占吉兇。筮得《泰》之《明夷》。
斷曰:“泰”古字,象人以左右手決大水之形。凡洲澤之地,由大雨驟降,山岳砂土,沖激崩墜,隨流壅積而成,其中低所,或為湖水,或為沼陂。足下今欲開墾沼地,其有利益于社會,以助國家之經濟,可知也。爻辭“拔茅茹”者,謂芟除蕪草,播種五谷,開墾之好結果也。又“包荒”,謂買荒地之象;“用馮河”,謂盡力乎溝洫也。蓋人有巨多之財產,往往以安樂送世為目的,使子孫可永享素餐,以為上策,而不知此真失策之大者。何則?凡世間富者,不計公益,貧者無由得衣食;貧者不得衣食,必至不顧禮義,敗壞廉恥,其極至犯禁令而罹法網,謂之國家亂民,亂民之起,皆由游手坐食而來也。足下能包容此輩,奮發而拋資財,欲為眾人開墾沼地,藉以賑濟饑寒,其志氣操行,光明正大,誠有超絕于朋儕者也,故謂“朋亡”。足下之為此事業,利己利人,謂之“尚于中行”,必光大也。友人曰:謹奉命。然余年老,不能親至其地,監督工業,目今緊要事務,欲余所信任某氏為代理,委以此事,請筮以決之。筮得《坤》之《豫》。
爻辭曰:“六四:括囊,無咎無譽?!?/p>
斷曰:此卦全卦純陰,無一陽爻?!兑住分?,陽為尊,陰為賤,今筮得此卦,恐其人為卑賤之小人也。世之皮相者,皆就人之階級,以別貴賤,余則專論心術。第一不為己謀而為人謀,眾人之所喜,己亦喜之,眾人之所惡,己亦惡之,其性情之所發,公正而無絲毫之私,是為上。第二,己之所欲,望人亦有之,萬事以和衷相濟,不任己之自由,是為其次。第三,專顧利欲,不顧親戚朋友,茍所得利,遑知廉恥,是為最下。此余之平素所持論也。自來上智之人,生性完善,不見異而思遷,謂之貴人;下愚之人,其心殘忍卑鄙,偏于不善,謂之賤人?!独ぁ分踟吃?,“履霜,堅冰至”,謂爭利而至犯上作亂;上爻曰“龍戰于野”,謀利而至相爭相戰,兩家俱傷。如委此人以任事,猶售盜以鍵也,宜括財囊之口而戒于心焉,謂之“括襄,無咎無譽”。此事必當自任,未可委人也。
友人乃從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