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卦辭注釋| 臨卦-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日本]高島吞象| 術數相關| 2022-12-01 23:51:22| 11723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臨”字從人從臣從品。人者以君上為尊;臣者以臣民統之;品者,以品類別之。言人君臨御天下,統率臣民,品別品類之賢否,而器使之,是謂君臨民,尊臨卑,上臨下也,臨又有監守之義,故監字從臨省文。又按臨卦,《兌》下浸上,《坤》上陵下,下陵過乎上,有密邇切近之形。卦體兌為澤,坤為地,地在澤上,是地臨澤也;上四陰,下二陽,陽欲上進,是以陽臨陰也,故《彖》辭曰,下悅而依附乎上,上順而反降乎下。附乎上,自下附上,降乎下,是上蒞下,總其象謂臨蒞也。自有臨辭,遂以臨為卦名。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卦辭注釋| 臨卦 –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 金文臨

《臨》,《兌》下《坤》上,《兌》,悅也,《坤》,順也。《坤》曰“元亨”,以順來也,《臨》得《坤》之順,故亦曰“元亨”,《兌》曰“利貞”,以悅致也,《臨》得《兌》之悅,故亦曰“利貞”?!霸嗬憽保牡乱?,首備于《乾》,《乾》,天也,臨民者,宜法乎天,故臨亦備此四德?!鞍嗽隆敝f,諸儒紛議,然《易》之道,不外陰陽消長。以辟卦言之,《臨》為二月之卦,二月當春仲,陽方長也,八月當秋仲,陽漸消也,陽消陰長,兇道也,故曰“至于八月有兇”。曰“至”者,未至而預防其至之謂也;曰“有”者,未有而預慮其有之謂也。若已至焉,若已有焉,兇既臨身,雖欲避之,則已晚矣。圣人以《易》垂誡,期臨民者先時杜維,亦即“履霜”“堅冰”之意也。萬事能有吉而無兇,斯天下可常治矣。

《象傳》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剛”指《兌》下二畫,謂初爻、二爻。“浸”,漸也,二陽漸長于下而上進也。內《兌》外《坤》,內悅而外順也。“剛中”者,謂二爻剛得其中。“應”者謂五爻,得柔之中,以應剛中,是剛柔相應也。“大”即元,“以”即利。凡《彖傳》以字,即釋利字。卦德備“元亨利貞”者,《乾》《坤》《屯》《隨》《臨》《無妄》《革》,凡七卦,諸卦四德皆從《乾》六陽來,乾為天,故曰“天之道也”。“浸而長,悅而順”,是道之得其亨;“剛中而應”,是道之得其正,所謂盡人以合天也?!鞍嗽?,有兇,消不久也”,蓋臨當二月,“剛浸而長”,至八月柔浸而長,剛浸而消矣?!安痪谩闭?,言方消也,即浸之意。剛而浸長,君子應天而行,乃得“大亨以正”:剛而浸消,君子所當前時而戒,斯能免兇矣。陽長陰消,以天道言,則謂寒暑之往來;以治道言,則謂君子小人之進退。圣人特于《臨》卦,反復垂誡,意深哉!

以此卦擬人事,或《臨》高而望,或臨淵而羨,或臨事而懼,或臨財,或臨難,皆為臨也。人事之害,不失于剛,即失于柔,剛之長,能濟以柔,柔之長,能濟以剛,斯和悅巽順。剛柔兩得,則必萬事亨通,百為公正,是人事之至善者也。陰陽消長,天道之循環,固非人力所能挽,而人事之吉兇伏焉矣。淺言之,未寒而不謀其衣,既寒則謀之不及,必致凍矣;未饑而不謀其食,既饑而謀已遲,必致餒矣。推之惡未著時,而不自檢攝,則惡必浸增,至惡大而不可復改;邪未盛時,而不自防閑,則邪必浸熾,至邪極而不可復治,皆兇道也。任其欲而縱之,放僻邪侈,盜跖之所以終盜跖;復其性而明之,戒慎恐懼,伯夷之所以終為伯夷。天道之陰陽寒暑,在轉移之間,人事之善惡邪正,亦一轉移間耳。臨卦六爻,惟五爻剛柔得中,稱曰“知臨”,智則明,能察幾,自有先時之吉,斯無后時之兇。人事之所以趨吉避兇,道不外是焉。

以此卦擬國家,六五之君,臨御天下,以悅得眾,以順承天,握《乾》而聞《坤》,舉直而黜枉,臨之以莊,莫不大亨而得正矣。欲以一人臨天下,其勢難,以天下臨天下,其勢易,故人君不貴獨臨,必貴得人以共理,昔舜有五臣,武有十臣,皆是也。此卦六五之君,委任九二,剛柔相濟,內悅外順,察天時之變,度人事之宜,居正以“體元”,“嘉會”以敦“亨”,利用以裕民,“貞固”以“干事”,道足以教育天下英才,德足以容保子孫黎民。以此而臨一國,而一國治,以此而臨天下,而天下平。而君子不敢自為已治已平也,謂治難而亂易,必于未亂防其亂,謂泰極即否來,必于未否慮其否,此古人感羽翹而綢繆牖戶,聞牛喘而調燮陰陽者,蓋皆有深慮焉。《臨》卦六爻,無一言兇,亦以其能思患預防耳。六爻中五居尊位,可謂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之圣君;二爻可謂咸有一德之大臣;初爻則行之以正;四爻則至近當位;上爻則敦厚終吉;雖三爻不中,幸其知憂而無咎。一人當陽,群賢薈萃,宜其君明臣良,得以長安而久治也,豈不休哉?

太陽歷者,因方今外國交際頻繁,沿而用之,至其數月,似于月之盈虛失準。然歐美各邦,古亦用太陰歷,故今猶以十二分太陽歷之一年,同以月稱,是以占斷上,數月必據大陰歷?!兑住芬远翞橐辉轮酰手烈荒杲K始,與太陽歷無有大差,故不復附月之解釋。

通觀此卦,明主在上,為天下大悅之時也。地勢卑而下順,澤水浸而上悅,水土本相親近,猶人主平易而近民,民皆歡樂而附上也,臨之所以為臨也。初九、九二,同為“咸臨”,澤水自山而下也。初九澤猶未盈,故曰“行”;九二澤水已滿,故“無不利”;六三水既及岸,故為“甘”;六四地與水接,故曰“至”;六五地澤正應,有智者樂水之象,故曰“智臨”;上六,地愈厚,澤愈深,故曰“敦臨”?!跋獭闭吲R之速也;“甘”者臨之賊也;“至”者臨之誠也;“智”者,臨之明也;“敦”者,臨之久也?!跋膛R”見其德之能感;“甘臨”見其性之過柔;.“至臨”見其位之得當;“智臨”見其道之克明;“敦臨”見其志之篤厚。蓋六五之君,不以獨臨,而能任人,故以“智臨”稱之。用其“咸”,用其“至”,用其“敦”,而君子之道長;去一“甘”,而小人之道消。陽悅而長,陰順而消,于是天時正,人事和,上下同德,熙熙皞皞,而天下治矣。是誠臨民之極則也。

《大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上卦之地高,下卦之澤卑,以上臨下,故曰《臨》。夫臨下之道,不外教養二者?!秲丁啡》驉?,教而能悅,以集其思也;《坤》取夫順,養而能順,足以容其眾也。教而有思,如澤之浸得其潤;容而又保,如地之厚而能載。“無窮”者,澤之長也;“無疆”者,地之廣也。又《兌》為口,是以能教;《坤》為腹,是以能容。君子取象澤地,以臨萬民,教之道在育英才,保之誠如撫赤子,澤普群生,量包一世,斯臨治矣。

【占】 問時運:目下作事,恰如一潭活水,流行自在,好運正長。

○ 問商業:澤為貨物,地為販運之地也,得此占,其獲利厚而尤遠,大吉。

○ 問家宅:此宅必近水澤之鄉,家業正旺,財丁兩盛,大吉。

○ 問戰征:其陣宜臨水處,不特一時得勝,且有萬民歸服之象。

○ 問疾?。浩涿杀?,其病必延久,一時難愈。

○ 問訟事:恐久久不了。

○ 問婚嫁:兩姓和合,五世其昌,大吉。

○ 問六甲:生女。

○ 問行人:一時未歸。

○ 問失物:在川岸處覓之,??傻靡?。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