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字本從,謂心所念,常收斂向在氐下也。取心念常在下,而不自滿亢,故屈己下物曰“謙”,貶己從人亦曰“謙”?!蹲酉膫鳌纷鲉椋瑔榕c“謙”同。此卦《艮》下《坤》上,是即山在地下之象?;蛟唬荷礁饔忻},其形起于地上,其根發于地下,故山從地而上。蓋山本高也,伏于地下,而不自以為高,是為謙之義也。遂以《謙》為卦名?!缎蜇浴吩唬坝写笳卟豢捎?,故受之以謙?!贝恕吨t》之所以次乎《大有》也。
謙:亨,君子有終。
▲ 篆書謙
《謙》者,卑退為義,屈己下物也。止內而順外,《謙》之意也;屈高而居卑,《謙》之象也。守之以虛,行之以遜,故亨也。小人亡而為有,約而為泰,是自滿也,滿者故難保其終;君子則尊而能卑,高而能下,心愈小而道愈宏,志彌顯?!独ぁ吩弧按蠼K”,艮曰“厚終”,故曰“君子有終”。今文曰終下當有吉字,蓋本劉向《說苑》?!跺琛忿o曰“君子有終”,亦不言吉。蓋不言吉,而吉自在也。
《彖傳》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此卦下艮為山,上坤為地。山本在上,退而居于地下,如人去高位而降下位,能以謙退而居下也,故名此卦曰《謙》?!皾保?。天道高明,其氣下降而助乎地;地道卑俯,其氣上騰而交乎天,是天地自然之道也?!疤斓老聺?,“地道卑”,所以成謙也;天氣光明,地氣上行,所以為亨也?!坝闭摺爸t”之反,所謂謙受益,滿招損,滿則盈也。天之“虧盈”者,日月晦明是也;地之“變盈”者,山川河岳是也;鬼神之“害盈”者,奸雄末路,每為鬼神挪揄;人道之“惡盈”者,暴富起家,多為群情怨府。蓋“虧”、“變”、“害”、“惡”,自從“益”、“流”、“?!薄ⅰ昂谩敝卸?,循環自然,毫無偏私。謙則不自尊,而人愈尊之,故其道光也;卑則不自高,而其道彌高,故“不可逾”也。君子戒其盈而守其謙,體造化之功,察陰陽之理,萬事咸亨,而終身可行,此所以為君子之終也。
以此卦擬人事,有謙遜卑退之義,為德之基也,即禮義所由生也,惟君子能之。若小人有位而自恃其顯,有才而自夸其能,有功而自矜其勞,視人之有位有才有功者,則嫉妒之,讒毀之,惟期其顛覆傾敗而后快,絕無相扶相助之情,偏多相軋相傾之意,何怪夫吉兇利害之相尋于無窮也哉?鮮克有終,此小人之所以為小人也。君子守謙遜退讓之道,其心愈小,其德愈光,其志益虛,其道益高,人雖欲逾之,而卒不可逾也,故曰“謙亨,君子有終”。夫天下之事,始而亨者,十得八九,終而亨者,十不過一二而已,是終之難也,故其終為“君子之終”也。
以此卦擬國家,上卦者地也,下卦者山也,即以山之高,入于地中之象,是《謙》之義也。六五之君,虛己禮賢,不敢自作威福,一以委任臣鄰,或用其“吉”以濟險,或善其“鳴”以作樂,或取其“撝”以制禮,或尚其“勞”以興師。有文德,又有武功,愈卑下,乃愈高大。堯之克明克興,舜之舍己從人,禹之拜昌言,所謂恭己無為而天下治者也,其皆同行《謙》之道者乎?后世不察,君耽暴慢,臣溺驕盈,擅權而虐下,竊位而蔽賢,品尊而德《益》晦,名高而行益污,君不能終其位,臣不能終其祿,兇莫大焉。無他,在不知持《謙》之道也,故《易》惟《謙》一卦,六爻皆吉,反此則兇,《易》之垂誡深遠矣!
通觀此卦,《謙》者兼也,卑而能尊,故曰兼。六爻之象,下《艮》上《坤》,《艮》止《坤》順,能止而不上,所以“謙”也。夫造化之理,不足者常益,有余者常損。君子以不足留有余,以有余待不足,故有余者終不至過盈,不足者終不至大損。此兩兼之道,稱平之權也。諸卦以第三爻為兇地,惟《謙》能保終;諸卦以第五爻為尊也,惟《謙》獨用武。蓋以《謙》為主,則卑者尊;以無為盈,則高者危;以平為福,則盈者留,是“裒多益寡”之理也。下卦三爻,皆吉而無兇,上卦三爻,皆利而無害。為君而利,為臣面亦利;處常而吉,涉險而亦吉;平治利,即勘亂而亦利。爻象初六《謙》之始,“卑以自牧.也”。六二《謙》之中,積中以發也。九三《謙》之至,以功下人也。六四《謙》之過,不失其則也。六五《謙》之尊,以武服柔也。上六《謙》之極,反而自治也。蓋自初至三,自謙而進之;自四至上,自謙而反之。進至三而止,能濟險,能揚善,能立功,一以謙行之,有以觸退之象;反至六而止,能順則能服人,能克己,自上反下之象。蓋其謙也,非以不足而謙,正以有余而用謙也。故君子之謙,非委靡也,器大而識遠,基厚而養定。震世之事功,處之以虛懷,及其當大任,決大疑,勘大亂,翦大惡,世之退諉所不敢任者,君子未常不兼任之也。有可為之才,而不敢為,象山之止,不得不為而后為,象地之順,謂之“君子有終”也。
《大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山本高聳地上,今入地中,有謙退在下之義,故曰”“地中有山,謙”。夫地至卑也,百步而上丘陵,人以為高,此颶尺之見而已。四隅八極,相距萬里,高山峻坂,不知其幾也。千仞之山,自百里之外而視之,已沒而為平地,豈其山之不高哉?以地之能謙也。蓋上卦居夫多,多則裒,下卦居夫寡,寡則益,圣人設象,最有深意。君子見此象,稱量品物,宜酌量貧富,使人各得其平,《謙》之道在此,謂之“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占】 問時運:目下平順,有步步漸高之象。
○ 問商業:物價均平,利益順適,此業可保永遠。
○ 問家宅:此宅想近山麓,家道平順,大利。
○ 問戰征:營屯宜近山,須整齊隊伍,嚴明賞罰。至五爻進師,六爻可以攻取城邑,大勝。
○ 問訟事:宜平和,不宜紛爭。
○ 問疾病:是內郁之癥,宜寬懷調治。
○ 問行人:舟行而歸,吉。
○ 問失物:須于積土中尋見。
○ 問年成:風雨調順,在不豐不歉之間,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