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全卦注釋| 天澤履卦

[日本]高島吞象| 術數相關| 2022-12-01 23:51:22| 0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初九:素履往,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兇,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天澤履卦注釋

10 天澤履

“履”者,冠履之履。篆書從尸,從彳,從舟。尸者,象人身;舟者,載也;彳者,行也。即所謂步履而行,可以運動人身者也。故此卦以此取名,《彖》辭曰“履虎尾”者是也。轉而為禮,禮者,人之所踐行也,故《序卦傳》曰,“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大象》曰,“以辨上下”。又轉為福之義,《詩》曰“福履綏之”是也。人能守禮,則天賜之以福。此卦外《乾》內《兌》,《乾》天,《兌》澤,天在上,澤居下,上下尊卑之分正,故有禮之象。又《乾》為行,《兌》為和,《論語》曰:“禮之用,和為貴?!薄跺琛酚小奥幕⑽病敝o,故即取其首字以名卦也。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全卦注釋| 天澤履卦

▲ 篆書履

《象傳》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此卦《乾》上《兌》下,《乾》為老父,前行,《兌》為小女,追隨在后。凡以剛健踐弱之后易,以柔弱踐剛健之后難。就卦面《觀》之,以六三一陰之柔弱,介五陽剛強之中,有欲行難行之象。以至弱之質,躡于至剛之后,猶“履虎尾”,最是危機。文王就其難行之道,系其辭曰“履虎尾”,危之也?!肚窞榛?,虎指剛健者。人者對虎而言,“不咥人,亨”。此卦二五兩爻,皆得陽剛之中正,九五尊位,居至高至貴,而能不疚于心,必有光明之德也,謂之“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彖傳》三句,專就五爻而言,此爻卦變則為《離》,《離》為火,為日,為電,有光明之象。

以此卦擬人事,內卦《兌》為我,外卦《乾》為彼,我柔弱而彼剛健。例之古人,如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剛毅果敢,為其臣仆者,一不順從,每遭慘禍,諺云“伴君如伴虎”,此之謂也。嗟乎!世路險阻,無往而非危機,虎之惟人,不獨山林,凡一切利害所關,即為危機之所伏,皆可作虎觀也。惟以不敢先之心,后天下之人,以不敢犯之心,臨天下之事,以不敢輕進之心,處天下之憂患,敬以持己,和以接人,以此履虎,虎雖剛猛,必不見難。由是觀之,人能行以卑遜,何往而不亨通哉!行于強暴,則強暴服,行于蠻貊,則蠻貂化,行于患難,則患難再,皆和悅之效也。以卦體言,初爻虎尾,至九五之時,危險既去,身安心泰,自具光明之德也。故履之時,柔能制剛,弱能勝強,雖剛暴難制者,皆可以柔和之道制之。若欲以剛制剛,必有大咎,此《履》卦所以貴和悅而應上也。

以此卦擬國家,上卦為政府,下卦為人民,上剛強,下卑屈,名分懸隔,剛強者進于前,卑屈者隨其后,謂之履,柔履剛也。上下之秩序如此,下以和悅愛敬,服從夫上,上亦樂其柔順,不復以強暴相凌,謂之“悅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九五之君,德稱其位,垂拱而天下治,上不愧祖宗之鑒臨,下不負臣民之瞻仰,何疚之有?于是功業顯著,德性光明,謂之“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通觀此卦,高者無若天,低者無若澤,上下尊卑之分,昭然若揭。六三以一陰,介在五陽之間,為全卦之主,才弱而志剛,體暗而用明,不自量力,而敢于前進,致蹈危禍也。初九在下,素位而行,不關榮譽,雖涉危險之世,行其固有之業,而自得其安樂也。九二居內卦之中,不系情于名利之途,坦然自樂,不陷于危險也。九四上事威猛之君,下接奸佞之侶,處危懼之地,小心翼翼,位尊而主不疑,權重而人不忌,終得遂其志也。九五居尊位,雄才大略,獨斷獨行,以剛猛而御下者也。上爻熟練世故,洞悉人情,建大業,奏偉功,而克享元吉者也,是《履》之終也。

《大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此卦“上天下澤”,尊卑貴賤之等級分明,是不易之定理也。君子見此象,“辨上下,定民志”,使之各居其所,各安其分,不相紊亂,自無僭越,禮制之要也。夫宇宙間,莫低于澤,莫高于天,譬諸在人,莫尊于冠,莫卑于履,上下之分如此?!堵摹氛?,禮也,君子體《乾》之強,莊敬而日強,所以行禮也?!秲丁分聬傄?,悅者和也,禮以退為讓,履以下為基,故曰“履,德之基也”。天而不下交于澤,則江河無潤;澤而不上交于天,則雨露無滋。惟天高而能下,故水土草木之氣,蒸而為云雨,而天益高;惟君尊而能卑,故億兆臣民之分辨,而為禮讓,而君益尊。若上下不辨,民志不定,則等威無別,民情騷動,天下紛然,亂自此起,如之何其能治也?此卦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安尊卑之分,聯上下之情,君懷明德,民無二志,天下所由治也,謂之“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占】 問家業:有門庭肅穆,仆妾順從之象。

○ 問任官:有品級漸升之象,若攀援干進,反致不利。

○ 問營商:宜辨別貨品,實察商情,待時而售,必得高價。

○ 問出行:利于濱海之地。

○ 問六甲:得女。

○ 問疾?。阂耸柰ㄖ薪?。

○ 問遺失:一時為物所掩,久后自出。

初九:素履,往無咎。

《象傳》曰:素履之往,獨行愿也。

“素”者生帛,取天然之色而無飾也?!八芈摹闭?,謂直行本分。此爻以陽居陽,雖得正位,上無正應,在下位,不援上,《中庸》所謂“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者也。以居《履》之初,去虎猶遠,守當然之本業,獨善其身,不求聞達,一旦得位,亦不改其“素履”之守,所謂“窮不失志,達不離道”,故曰“素履,往無咎”《象傳》曰“獨行愿也”者,謂己之所愿,不在乎外也。此爻無正應,故曰“獨”也。

【占】 問功名:宜安居樂道,待時運亨通,往無不利。

○ 問營商:直守舊業,久后必獲利。

○ 問謀事:宜緩待,不宜急迫。

○ 問戰征:宜獨行潛往,刺探敵情,無咎。

○ 問家宅:“福履綏之”,門庭吉祥。

○ 問六甲:生男。

【例】 橫濱商人某氏來告曰:近來商業不振,得不償失,欲移居于東京,別創事業,請占前途吉兇。筮得《履》之《訟》。

斷曰:此卦《兌》之少女,《履》《乾》父之后,明明教人以謹守先業。商務之通塞,未可拘一時而論,物價高低,隨時變換,前失后得,亦事之常,何必遽作改計?不如守舊,久必享通也,故曰“素履,往無咎”。某氏聞之,隨絕改圖之念,仍在橫濱,從事舊業,未幾而商機一變,大獲利益。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傳》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坦坦”者,道之平也;“幽人”者,謂隱居山林之士也。此爻當履之時,得剛中之位,中則不偏,不偏則不危,履行其道,猶行平坦之道路也,故曰“履道坦坦”夫行道者,履于旁則危險,履其中則平坦,必其中心淡泊,忘情榮辱,以道自守,斯得幽人之貞也,故曰“幽人貞吉”,若欲急進而從事,恐履虎而招禍也。蓋此爻雖有才德,以上無應爻之助,故未得出而用世,惟其窮居樂道,遵時養晦,故吉?!断髠鳌吩弧爸胁蛔詠y也”者,謂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不以利達亂其心者也。一說“幽人”為幽囚之人,如文王之囚羑里而演《周易》,文天祥之囚土室而作《正氣歌》之類,雖在患難,不亂其志也。此爻內卦變為《震》,《震》為大途,有道之象;又以《兌》澤,有幽谷之象,故曰“幽人”。

【占】 問功名:有高尚其志之象。

○ 問營商:一時物價平平,可得微利。

○ 問出行:平穩,獲吉。

○ 問終身:有恭敬修身之意。

○ 問家宅:有分析財產之意。

○ 問失物:有意外損耗之慮。

【例】 一夕有盜入某貴顯邸宅,竊去衣服若干,貴顯請占盜之就捕與否,筮得《履》之《無妄》。

斷回:此卦《兌》之少女,《履》《乾》父之后,老父為盜,少女者改造其藏品,或變其體裁,而轉賣之,是父女共為盜者也。一時不得顯露者,盜中之最狡者也。然互卦有《離》火,火之明,即探索吏也,互卦之主爻,即六三之探索吏?!断髠鳌匪^“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故現時不能捕獲;至上爻有“視履考祥,其旋元吉”之辭,自此爻至上爻,爻數五,必在五月之后,藏品暴露,盜賊即可就縛。后五月,此盜就縛,果如此占。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太君。

《象傳》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兇,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眇”者,目之偏視也;“跛”者,足之偏廢也。“武人”者,文官之對;“大君”者,尊貴之稱。此爻以陰居陽,不中不正,無才無德,以剛暴取辱者也。蓋于履為成卦之主,欲恃其勢而統轄群剛,不自度才德之微,不足負擔大事。目之眇,自以為能視,足之跛,自以為能履,不避危險,勇往直前,自蹈履虎受咥之禍,故曰“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曰“眇”曰“跛”者,示六三之柔暗,能視履者,謂恃九二而冒險躁進。虎之不咥我,以我背后有《乾》也。六三見虎之畏《乾》,以為畏己也,去《乾》而自用,遂為虎所咥。《彖》曰“不咥人”,爻曰“咥人”,其義相反,蓋《彖》取內卦《兌》之柔和愛敬而立義,爻主中正,以六三陰柔不中正,獨與上九之一爻相應,上九虎之首也。履尾而首應,故有咥人之象。六三不自知其量,放肆橫行,武人而干犯九五之大君,其強暴而無所忌憚如此,大兇之道也?!断髠鳌吩弧绊鹉芤?,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者,謂其識暗,故視不能明,謂其才弱,故行不能遠?!拔徊划斠病闭撸^以陰居陽;“志剛也”者,謂其陰柔而不中正,志剛而觸禍也?!秲丁窞闅д?,互卦《離》為目,巽為股,《離》目為《兌》所毀折,有眇之象;《巽》股為《兌》所毀折,有跛之象。又《兌》為口,有咥之象;“武人”《巽》之象,《巽》之初六“利武人之貞”可見也。“武人”,武士也,如《詩》所詠“赳赳武夫”是也,其職掌專主軍政,奉王命以討伐不庭,效忠于疆場者也?!拔淙藶橛诖缶?,”剛強自用,干犯名分,孔子所謂“暴虎馮河,死而無悔”之徒,其甚者竊弄兵權,不奉朝命,如北條義時足利尊氏者也。我國維新以來,軍政嚴肅,海陸兩軍,類皆桓桓武士,干城之選,好謀而成,固不徒以志剛為武也?!兑住分拐],或不在當時而在后世,其慮遠矣。

【占】 問家宅:有暗昧不明,以小凌大之象。

○ 問商業:有被人欺弄,急切不能脫售之慮。

○ 問戰征:宜退守,不宜進攻,妄動者兇。

○ 問行人:恐中途遇險。

○ 問失物:就近尋覓,自得。

○ 問六甲:生男,但嬰兒防有殘疾。

【例】 友人副田虎六氏,從佐賀縣來告曰:某所礦山,工學士最所稱賞,礦質極良,余將請政府之認可,著手采掘,請占其利害。筮得《履》之《乾》。

斷曰:此卦剛健之乾父前進,柔弱之少女隨后,足下繼續先輩所開之礦山。今此爻以陰居陽,氣強而智昏,其所計劃,必有與實際相齟齬者也,故謂之“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凡商辦之業,與官辦之局,大異其趣。如彼礦山,固鄉間無賴人所集合,能設其規則,而統制得宜,斯眾人服從;且指揮眾役,必用老成諳練之人,乃能成其業,若指揮不得其人,彼礦夫紛擾,非易老制,懶惰虛喝,百弊叢生。足下縱精明強干,而于礦業,究屬生手,譬如行路,此程非熟悉之途,故爻辭又曰“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足下又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以決意擔當,但恐入虎穴而為虎所咥,其危險實可寒心。爻象如是,足下宜斷念也。

氏不信余占,用某學士為甲干,使之赴礦山,為不諳實業,部下不服,終以不克成事而罷。

【例】 貴族院議員某,福島縣多額納稅者也,自去年(三十一年)冬,至本年春,蠶絲輸出外國者,時價益騰,本年養蠶之成績,頗好結果,預料他日蠶絲,輻輳橫濱,勢必低價。乃于橫濱四品取引所,期五月與六月,約賣蠶絲苦干,與買者同納付保證金數萬元于取引所。至期,蠶絲之入橫濱者稀少,時價看漲,不能交現,買者知蠶絲之不足,數人聯合,益倡高價,于是有介賣買兩間而謀為仲裁者。某來曰:“此仲裁適余意否?請為一筮。筮得《履》之《乾》。

斷曰:此卦以《兌》之柔,隨《乾》之剛,猶少女與暴夫同行,其危險如“履虎尾”。今占得三爻,足下測度蠶絲出產與時價,是誠以管窺天,謂之“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橫濱商人,自產地販集蠶絲,向以貸金收買,故轉運往往不速,謂之“跛能履,不足以有行也”。賣者乘其虛,而益倡高價,殆將食沒足下之保證金,謂之“履虎尾,咥人,兇”。足下不自揣其不能,不知賣家之不良,欲博一時巨萬之利,反生大損,猶以匹夫之勇,望為武將者也。謂之“武人為于大君”今仲裁難行,過六月中旬,可得協商,然大損不免也。

后果如此占。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傳》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愬愬”者,畏懼之貌。此爻以陽居陰,逼近九五尊位,才強態弱,以九五為虎,常懷危懼,故有“履虎尾”之戒。若以其危故,而退身遠引,亦非為臣之道。此爻處大臣之位,有可未常不獻,有否未常不替,亦非避其威而不履也。但小心謹慎,常若想想,故曰“履虎尾,愬愬”。是以位雖高而主不疑,權雖重而上不忌,終免憂危,而得保全之吉,故曰“終吉”。此卦全卦以柔為吉?!K”字對初而言,有始于危,終于不危之義也?!断缔o傳》曰“四多得”,此爻多懼,惟其防患周密,終得免害。《彖》辭曰“不咥人,亨”者,謂此爻也?!断髠鳌吩弧爸拘幸病闭?,謂履行其道也。“志”者,為平日期望之志也。

【占】 問時運:以溫和接人,以篤實當事,雖臨危險,終得免禍,是氣運平穩之時也。

○ 問商業:不宜急切脫貨,宜謹慎耐守,終獲利益。

○ 問戰征:宜臨危固守,遇救得捷,可轉敗為勝。

○ 問六甲:平穩得男。

【例】 明治十七年十二月,朝鮮京城有政黨紛擾,時國王遣特使來我公使館,請我辦理公使竹添君護衛王宮,公使因率兵前進。清國將官某氏,亦率部下兵迫王城,遂抗我兵。此報達我國,朝野騷然,朝旨派外務卿井上伯,奉使朝鮮責問,是國家之重事也。某貴顯使余占其動靜,筮得《履》之《中孚》。

斷回:此卦上卦《乾》,為父,下卦《兌》為少女,有少女隨父之象也,故名曰《履》。夫我國之于朝鮮,以我既行歐美之開化,欲使彼國速從時勢之變遷,我導其前,彼履其后,以同行改革也。萬一朝鮮為歐人所占領,不啻為我國之贅疣,實為亞細亞全洲之障礙。奈彼國冥頑不悟,妄以嫌忌外人,遂起今回之亂。今外務卿井上伯奉使前往責問,彼必自知微弱。四爻變而為《中孚》,結局終歸乎和,謂之“履虎尾,愬愬,終吉”。于時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也。

(附言)是月二十七日,交詢社傳福澤諭吉氏之言,邀余演說朝鮮《易》占。余因趨其席,社員滿室,于事諸氏謂余曰:今回朝鮮之事,甲論乙駁,或和或戰,群蹴紛紛,不如歸的,君玩《易》象,必獲先機,幸為開陳爻辭。余曰:《易》道,通天機而知未來者也,與憑空議論者不同也。余憑《易》占,已預知結果,在外人或未之信也。遂應其請,詳述前說。在席自福澤氏以下,皆不解《易》臉如怪訝,余歸后,福地源一郎氏,寄書請示占象,因更記前說以自送之,翌十八年一月一日揭之于東京《日日新聞》。當時《時事新報》記者痛嘲余說。彼昏昏者不解《易》理,亦無足怪,彼聞井上大使,與朝鮮政府開論,即在一月二日?!兑住防碇〝担徊罘趾?,余之《易》占,不失一語,不亦可畏敬哉!

九五:夬履,貞厲。

《象傳》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夬者,決也“夬履”者,謂其一任剛決以履行也。此爻剛健中正,體《乾》卦,《履》尊位,下無應爻,自恃剛明,果于任事,多威武猛斷之政,未免有果敢而窒之弊,故曰“夬履”。古圣人居天下之尊位,雖明足以照,剛足以決,勢足以專,未嘗不博取天下之議,以廣其見識,此圣人之所以為圣人也。此爻不患不剛明,而患在躁急,一任己見,以剛行剛,不審時機,不察群情,遂致上下不通,內外阻隔,急切之甚,激成禍變,是危殆之道也,故曰“貞厲”。“貞”者,貞固也,謂固執而不變也;“厲”者,危也,謂當常存危懼之心也?!兑住分杏谩皡枴弊种匀?,《噬嗑》之九五,“貞厲無咎”,亦猶是也。蓋《履》之道,尚柔不尚剛,九五以剛居剛,是決于履也;以其中正之德,又能危厲自惕,斯得動無過舉。《書》曰“心之憂危,若蹈虎尾”,國君能常思蹈虎之危,可謂“履帝位而不疚”也。爻辭“貞厲”者,固見其厲也?!断髠鳌吩弧拔徽斠病闭撸c《兌》之九五及《中孚》之九五同義。蓋有不滿于君德之旨也,謂剛決之君,似于寬仁溫和之德有闕,所宜反省而加勉也。

【占】 問時運:前苦后甘,目下正當披云見日之時,猶宜毋忘曩時苦境,兢兢業業,斯能長保其富也。

○ 問商業:宜和衷共濟,有貨不宜急售,久后必得厚利。

○ 問失物:有不待尋而自得之象。

○ 問官途:目下已得升遷,惟宜謹慎,斯可永保。

○ 問疾病:危而后安。

【例】 某會社社長,來占命運之吉兇,筮得《履》之《睽》。

斷曰:此卦以《兌》之少女,繼《乾》父之后。今君富學識,溫和而長于交際,由株主遷舉而為社長,地位中正,固無可疑。但既任職權,不能不竭力謀事,一或剛決獨行,凡事難保無失,謂之“夬履,貞厲”。在足下精明果敢,勝任社長,固余所深信也,惟從占筮之意,尚宜時時警戒。勸足下注意而已。

后果如此占。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傳》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視履,考祥其旋”者,謂自視其履行之跡,能考禍福之祥兆。此爻居《履》之終,即踐行之終,凡人之所踐行,善則得福,不善則得禍,治亂禍福之所歧,悉由于履行。人之所履,亦難保始終皆善,有始不善而終善者,有始善而終不善者,必觀于終,然后見也。若周旋無虧,終始如一,則其吉大矣,故曰“視履,考祥其旋,元吉”?!断髠鳌吩?,“元吉在上,大有慶也”。謂君上能行此道,則大有吉慶也。元即大,吉即慶也。凡六十四卦之中,上爻系“元吉”者,不過二三卦,此爻居其一,蓋上爻者,極地而多危殆也。

【占】 問時運:目下正得安樂之時,其人必素行無虧,晚運亨通,福壽雙全,大吉也。

○ 問商業:往返經營,俱得大利。

○ 問家宅:禍福無門,惟人自招,若能積善,必有余慶。

○ 問疾?。嚎痔炷暧邢蕖?/p>

○ 問失物:不尋自得。

○ 問六甲:必產貴子。

○ 問戰征:大獲勝捷,奏凱而旋。

【例】 明治二十三年十月,東京府下第十五區選舉,代議士有候補三名,其一人為某豪商也。一日友人某氏,來請占其成否,筮得《履》之《兌》。

斷曰:此卦以《兌》柔弱之少女,隨行《乾》剛之老父,其勢不相匹敵,固不待論?!堵摹分暇牛堵摹分K也,必其人經履幾多艱難危機,漸奏事功,以至今日之盛運也。然應不中不正之六三,依偏視之眇者,與偏廢之跛者,與剛猛之武人,共相競爭,孫子所謂下駟與上駟,其不能必勝可知矣。上爻處位之極,無可復進,悟前非而鑒既往,翻然回頭,可得大吉也。若謀不出此,欲強遂初志,其兇有不可言也。

后依所聞,某豪商果察機自退,不復與爭云。

【例】 明治三十年,占我國與德國交際,筮得《履》之《兌》。

爻辭曰“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p>

斷曰:《履》者以柔順而履剛健之跡,有周旋無虧之象,故名此卦曰《履》。曰“履虎尾,不咥人,亨”,以柔躡剛,恭順而不失其正,故不見咥,而反見亨也。見之本年我國與德國交際,彼國夸其武威,非無虎視耽耽之意,然我國當路之重臣,處置得宜,且彼國駐劄公使得人,能兩得平和,故彼此無事。博強國之稱,比之從前交際,自然不同。在彼具猛虎之性,搏噬之志,固未嘗一日忘也;且因我之強,亦不無嫉妒。在我惟宜以柔克剛,隨時應變,斯得矣。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