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水山蹇
《序卦傳》曰:“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難也?!薄跺俊放c《睽》不相對而適相似:《離》在上,《兌》在下,澤欲潤而火自上燥之,用相反也,故為《睽》;《坎》在上,《艮》在下,水欲流而山自下止之,用相阻也,故為《蹇》。此《蹇》之所以繼《睽》也。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 金文蹇
▲ 篆書蹇
《坎》位北,《艮》位東北,天氣由北而東,而南,而西;日月出于東,沒于西,天之行也。卦體內《艮》外《坎》,自東而北,逆天而行,是以為《蹇》?!跺俊纷浴额ァ穪?,《艮》《坎》位在東北,《兌》《離》位在西南,就東北之本位,則難上加難,故“不利”,就西南,是《睽》位,則可以濟難,故“利”。且東北而西南為順天,順天者必利。“大人”,即《離》明繼照之大人也,明足濟《蹇》,故“利見”。道得其貞,吉無不利。
《彖傳》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卦體下《艮》上《坎》,《坎》者,水也,《艮》者,山也,水在上,山在下,《坎》為險,故曰“險在前”。下互《離》,《離》為見,《艮》為止,故曰“見險而能止”。就《艮》而言,象取能止,就《蹇》而言,義取能往,故爻辭多曰“往”?!板坷髂稀保峨x》正南,《兌》正西,悅而又明,可以出《離》,故曰“往得中也”。東北《蹇》之本位,是以難入,難,故“其道窮也”。知其所往則利,不知而誤往焉,則不利,“知矣哉”三字,是為處蹇者警醒之也?!按笕恕闭?,謂其位居至尊,德足濟蹇,故凡有事于蹇者,所當“利見”,往而見之,不特可以平蹇,且可以見功也,故曰“往有功也”。二至上,皆當位得正,“貞吉”,謂五也,五為《蹇》主,所謂“大人”者,正己而正物者也,故曰“正邦”??鬃诱撆d邦,曰知難,《蹇》,難也,五“大蹇”,為知難之君;余爻皆曰“往蹇”,是群策群力,為能相助以圖《蹇》也。蓋處《蹇》之時,不貴知《蹇》而終止,貴在用《蹇》而前往,斯《蹇》之時可濟,而《蹇》之用乃大,故曰“蹇之時用大矣哉”。
以此卦擬人事;蹇字從足,從寒省,與謇、騫字相類,皆有難義。蹇,《說文》跛,謂足偏跛,不良于行,而又值“險在前”,故為《蹇》。“蹇,難也”,凡人當蹇難之際,進退趑趄,皆有偏跛不前之象,此卦之所以名《蹇》也。卦象為山上有水,水在地則平,在山則險,人見其險,而裹足不行,則險止于此,人亦止于此,雖其智能避險,其將何以濟險乎!爻辭皆曰“往蹇”,可知《蹇》之用,不在能止,而在能往,故曰“往有功”。然往亦宜審其方向,北《坎》方,東北《艮》方,坎水《艮》山,仍為蹇難之方,往之“不利”,是謂“其道窮也”;西南《坤》方,坤為地,為康,是康壯之地,往之則利,是謂“往得中也”。有位者謂大人,有德者亦謂大人,當此艱險在前,不辨向往,往見老成熟練者,示我周行,斯“往有功也”?!爱斘弧保^當其方位,正路而行,自然獲吉。《蹇》既得出,人事乃亨,亨則小可以正身,大亦可以正邦。際蹇之時,因蹇之用,不以蹇而傷其窮,轉以蹇而大其用,故曰“蹇之時用大矣哉”。
以此卦擬國家,卦以五爻為主,五居尊位,為君,爻曰“大蹇”,是當國家之大難也?!犊病窞闇蠟^,為隱伏,隱處而有溝瀆,是陷阱也;《艮》為徑路,徑為路之至小至狹者,是山間鹿兔之蹊,亦險地也。卦象為險,卦名為《蹇》,國家當此,顯見水阻于上,山阻于下,梗塞不通,教化不行,為國步艱難之會,則足以圖《蹇》有功者,惟在此五爻耳?!跺琛匪Q“利見大人”者,指五爻而言。五爻能度其往之方位,審其方之利害,并妙其《蹇》之功用,故諸爻曰“往”,五爻曰“來”,謂能集“朋來”之力,以濟“大蹇”之時,內而正身,外而正邦,非大人不克臻此。
通觀此卦,卦體以《坎》上《艮》下為《蹇》,易位則為《蒙》?!睹伞贰断蟆吩弧吧较鲁鋈?,泉之初出,貴養之以正;《蹇》《象》曰“山上有水”,水之有險,貴往之得中。得中則知險,知險則知往,知往則能知利與不利,而所往不誤,斯《蹇》可濟矣。自來處蹇而能用《蹇》者,惟在“當位”“貞吉”之“大人”,下此有事于蹇者,皆當“利見”夫“大人”。所謂“大人”者,即指爻中之九五也。五爻又知《蹇》非獨力所能濟,五與二應,是以五曰“大蹇”,二曰“蹇蹇”,孜孜矻矻,以共濟艱難,惟恐少后。蓋五者君之道,民之危,猶己之危也;二者相之道,君之憂,猶己之憂也。以身任天下之重者,固當如此也,若徒效保身之哲,踏河入海,措世事于無聞,則有能力濟此蹇乎?即在初、三、四、六,均有世道之責,或返而安,或速而濟,或見而“碩”,俱欲舉天下而治之。在“來譽”之賢,猶冀其有待,圣人之不能忘天下,固如是其至也。然天下非一人之事,濟天下非一人之力所能。君必綱羅人材,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臣必靖共爾位,以盡為羽為翼之功。然濟蹇者才,而所以濟蹇,尤在夫德,《象傳》曰“君子以反身修德”,有其德則自足化險,自足以靖難?!睹饕摹贰秱鳌吩?,“以蒙大難,文王以之”,此可見文王之德之純也。文王為西南之吉,《彖》曰“利西南”,其以此也夫。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山上有水為《蹇》,《蹇》反卦《解》,《解》之《象》曰“雷雨作”。雷雨自上而降,雨降則山上之水必隨而降,則《蹇》可解矣。君子法之“以反身修德”,不憂其《蹇》之難解,惟慮其德之未修?!犊病窞榛冢蟹椿谥庋?;《艮》為慎,有德之義焉。孟子曰,“行有不得者,反求諸其身而已矣”,此之謂也。
【占】 問時運:運當艱難,宜加奮勉,方可出險。
○ 問戰征:入山窮水,復雜之地,進退兩難,宜率六軍,戮力向西南進攻,方可獲利。
○ 問功名:坎險《艮》止,功名有阻,返身加勉,五年后至上爻,《象》曰“利見大人,以從貴也”,成名可望。
○ 問營商:水在山上,則水蓄而不流,有財不流通之象,營商者難之。
○ 問家宅:此宅傍山,防有山上來水沖落,致損墻屋,宜改易其朝向,乃利。
○ 問婚姻:山水本兩相為偶,山下水高則為失偶,故有《蹇》。不成則已,成亦必有反悔。
○ 問疾病:《蹇》為足疾,涉水登山,必不能往行也。
○ 問失物:宜反從身上尋之。
○ 問訟事:宜自返而罷訟,吉。
○ 問行人:被中途發水所阻,大有險難,他日空身可歸。
○ 問六甲: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