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兇。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后夫兇,其道窮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曰:外比于賢,以從上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上六:比之無首,兇。
《象》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
水地比卦注釋
08 水地比
“比”字篆書作二人相比之象。比則親,親則相輔,相輔則樂。又作炏,炏以聯屬一體為義。此卦坎水在坤地之上,水得地而流行,地得水而滋潤,故相親輔而和合,因名此卦曰《比》。《彖傳》曰,“比,輔也”;《序卦傳》曰,“比者,親也”;《雜卦傳》曰,“比樂”,皆同義也。以卦象言之,九五一陽位中正,上下五陰爻皆比而從之。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兇。
▲ 甲骨文比
▲ 篆書比
此卦《坎》上《坤》下,惟五爻一陽主全體,五柔皆歸,故曰《比》?!霸?,推原也,謂原其所始也。“筮”者,分析辨別之意,或作筮蓍解,然皆所以決疑,意亦相通,不必拘泥?!霸保蠢ぴ??!坝馈闭唛L也,有坎水長流之象?!柏憽敝^道得其正。上之比下,要必有此三者;下之從上,亦必求此三者,斯無咎矣?!霸摺闭撸^推原諸柔來從,果得此“元永貞”之道否。《坎》為加憂,“不寧”之象,民有不寧,必從君以求安,君有不寧,必得民而共保,上下相應,則來者自寧。四柔既比,其比在前,六來獨后,故曰“后夫”,五不受之,其道窮矣,是以兇也。
《彖傳》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后夫兇,其道窮也。
“輔”者,助也,九五一陽居尊位,與五陰親比,有下助上之象,孟子所謂“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是也,吉莫大焉,故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霸摺币韵缕咦郑骶盼宥?,九五為成卦之主,具陽剛之德,居中正之位,故曰“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一句,就初、二、三、四四明言,九五以剛中施親比之道,則天下眾陰,皆服從而來,故曰“上下應也”。“后夫兇”一句,就上六而言,上六處陰之極,剛愎不遜,是為頑梗之夫,歸附獨后,為眾所疏,故曰“其道窮也”
以此卦擬人事,父子兄弟夫婦,彝倫之中,自然親比。朋友以義合,有貴賤、長少、親疏、賢愚之等差,擇之最宜分明。別其是非,辨其邪正,諺曰“近朱者赤”,交之不正,相匿而并入歧路,所謂小人比也。故當推原筮決,必其人有“元永貞”之德,然后相與親比?!霸摺闭?,筮之于相親之始,慎之至也;“元”者,統萬善也;“永”者,謂能久于其道也;“貞”者,謂得正道而固守之也。比非其人,后必有咎,故曰“原筮,元永貞,無咎”。如孔子所云,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是也。夫人心莫不欲求友,比得其正,雖疏遠之人,亦感其德義,自求親睦,謂之“不寧方來”。然君子小人,各異其趣,往往有頑梗之夫,不服德化,雖后亦歸附,其來已遲,是比道窮也,故謂之“后夫兇”。
以此卦擬國家,九五之君,施膏澤于下,六四、六二,皆奉戴九五君意,盡力于國家,于是億兆之民,感其威德,上下親比。此卦《坎》上《坤》下,恰如水土相濟,融洽為一。以上比下,為一人而撫四海,以下比上,自四海而仰一人,上下相助,君民一體,謂之“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氨容o”者,臣親其君也;“順從”者,民親其上也。然上非有剛中之德,不足當下之親比,下非有“元永貞”之德,不足當上之親比,是以必當推原而占決之也,謂之“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侗取分?,上下之情或猶未通,不來者不寧,來者自寧,謂之“不寧方來,上下應也”?!胺健闭?,來而不已之辭,取下四陰順從也。當此時有不服風教,不服德義,剛愎負氣,自取困難者,是為頑夫,其兇可知也。窮而后求比,其誰親之!上六居《比》之極,以不得比,窮無所歸,謂之“后夫兇,其道窮也”。酈生所謂“后服者先亡”是也。
通觀此卦,初爻為遠人,二爻為賢士,三爻為求進之士,四爻為在位之宰相,五爻為君,上爻為化外之民。此皆莫非王民,而休咎不同者,物情自不能齊也。此卦次《師》,《師》《比》二卦,同是一陽五陰?!兑住分幸魂栔苑擦?,其最吉者莫如《比》卦,以其九五一陽居天位,而“上下應之”也。又《師》《比》共為得位之卦,得君位者為《比》,得臣位者為《師》。“《師》者,眾也”,眾不能無爭,爭則亂,靖亂以武,孚之以德,所以《比》次于《師》?!稁煛分宏巵矶酉?,載九五陽剛中正之君,有亂后得明主,各安其位之象。
《大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水之性平,地之道順,水在地上,散則為萬,合則為一。先王見此象,而分封有功之臣于各地,以為王室之藩屏,親撫戰后窮民,輕減其租稅,平均其法律,沛其恩澤,如水之潤物,無不浹洽。夫天下之大,可以一人統之,不可以一人治之,必建國置侯,有朝聘往來之禮,以結其歡,有巡狩述職之典,以通其情。天子猶大海朝宗之眾水,其親諸侯,猶身之使肱,則諸侯服順君德之渥,其于民猶肱之使指。是封建之制,雖與方今郡縣之治異其體,君主統治臣民之意,無有差違。謂之“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內卦為《坤》,萬國之象,初爻變則為《震》,建侯之象。
【占】 問戰征:玩爻象,其軍威之盛,有如水就下,沛然莫御之勢。一戰平定,即當列土分封,建立屏藩。
○ 問營商:水在地上,無處不流通,商業亦以流通為利。《比》,親比也,得親比之人以共事,斯商業可垂永遠矣。
○ 問功名:建國封侯為士生榮顯之極品;《比》反《師》,《師》上六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此之謂也。
○ 問家宅:是宅必低洼近水,亦比近貴人之宅。宅基大吉。
○ 問婚姻:《比》,比好也,地與水,本相親比,占婚得此,必卜百年好合,且主貴。
○ 問疾?。豪榈?,亦為腹,《坎》為水,亦為心,恐是心腹水腫之癥。諸侯能治國,猶醫能治病,宜切近求治。吉。
○ 問六甲:生女,主貴。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象傳》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有孚比之”者,謂誠信充實于中,如物之盈滿于缶中。缶者,上古之土器,鄭云:“缶,汲器也?!贝素砸晕尻幈染盼逡魂枮榱x,與他卦應比之例不同?!侗取分酪哉\信為本,若中無信實,雖欲親人,人誰與之!此爻居比之初,與九五猶遠,本非其應,然《比》之道在初,初能積誠于中,率先三柔而從五,五比由初而始,故“無咎”也。譬如以誠事神,神必來格,有酒盈擊,神必來享也?!绑尽敝噶?,中虛能受之象;“之”字指九五而言。缶者質樸而無文飾,喻人之質樸正直,不事虛飾,以此交人,人亦樂推誠相與,即素未識面者,亦將樂與比助,共得歡心。謂之“終來有它吉,”“終來”者,謂將來也;“他吉”者,謂意外之吉。九五本不相比應,而亦比之,是意外之吉也。《象傳》一“也”字,示其心之不可疑。此爻變則為《屯》,其辭曰:“磐桓,利居貞,利建侯?!迸团c盤通,有缶象?!芭突浮薄熬迂憽保坝兴闭?,建侯也。
【占】 問戰征:有如禹征有苗,干羽來格之象,故曰“有孚比之,無咎”。
○ 問營商:商業專以信實為主,斯遠近商客皆親比而來,貿易廣,而獲利亦厚矣。吉。
○ 問功名:“有孚比之”,即中卦所云“信及豚魚”之謂也。《中孚》九二曰,“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靡共也,言我與爾愿親比而共升榮也。故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 問婚姻:玩爻辭,謂既得相孚,又復相比,親之至也,以是訂婚,吉無咎也。
○ 問家宅:《比》,比鄰也,近者既信義相孚,往來親密,遠者亦聞風愿來比鄰,故曰“終來有它吉”。
○ 問六甲:生女。
【例】 某氏之子,多年留學英國,歸朝之后,奉職某省,一日來訪,請占氣運。筮得《比》之《屯》。
斷曰:《比》卦地上有水,水土和合,故曰《比》?!侗取氛哂H也,占得此卦,可知足下家庭完好,和樂無間;且天性溫和,久游英國,而熟諳外交之道,《比》之為卦,可謂適合足下焉。所謂《比》者,以親好為立身之本,持躬以誠而無偽,交友以信而無虞,則人亦將推心置腹,和好無尤,故曰“有孚比之,無咎”。蓋人必真誠積于中,而后光輝發于外,猶缶之必有酒醺盈于中,而后芬香達于外,此謂之“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者,謂足下以爭信待人,斯上信下效,他日祿位升遷,不特得意中之吉,且更有望外之喜也??蔀樽阆骂A賀之。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象傳》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自內”者,自心也。古稱中心曰內,書多其例,如《大學》“誠于內必形乎外”之類是也。此爻為內卦之主,柔順中正,與五為正應,能以中正之道相比者也。蓋其抱道在躬,而不愿夫外,故曰“比之自內,貞吉”,若急于用世,出而求君,雖有其道,已自失矣。必其秉中正之德,貞固自守,以待上之下求,而斯出而相輔,如商湯之三聘伊尹,劉先主之三顧諸葛,斯謂“不自失也”。此爻之辭為士之抱道者勸,即為土之失身者戒。
【占】 問戰征:士卒同心,上下一體,戰無不克,故曰“比之自內,貞吉”。
○ 問功名:“內”,我也,以我有實學,足以感孚于人,所謂實至而名歸也。吉。
○ 問營商:一店伙友,性情比洽,自然百為順從。以此出而貿易,人皆信服,無不獲利,故《象》曰人之自內,不自失也”。
○ 問疾?。骸皟取敝^心腹也,凡病總宜心平氣和。中藏通利,外邪自消,故吉。
○ 問六甲:生女。
○ 問婚姻:必是內親重聯姻,吉。
【例】 某縣知事,將榮轉某省,請占其氣運及升遷。筮得《比》之《坎》。
斷曰:此爻以柔順中正之德,應九五剛健中正之主,陰陽相應,其吉可知。足下為某省次官,負任省中巨細之政務,與某大臣相輔為理者也。是足下為某大臣素所親信,今又將轉任某省,可期而俟也,故爻辭曰“比之自內,貞吉”。
未歲,某知事果榮轉某省次官。
六三:比之匪人。
《象傳》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此爻陰柔,居《坤》之終,不中不正,承乘應皆陰,有遠君子而比小人之象。所交非其友,所事非其君,不以正道相助,而以私誼相親,是巧言孔壬之小人也。初應四為比,比得其人;二應五為比,比得其人,皆正人也。三乃應上,上處卦之終,是為“后夫”,即“非人”也。上比“無首”,“無首”,有傷之象。例如范增之從項羽,不能展其才力,憂辱而死。故《象傳》曰“不亦傷乎”,謂其意之可憫也。此爻變則為《蹇》,《蹇》九三辭曰,“往蹇來反”,可以知“比之非人”之兇也。
【占】 問戰征:觀軍而任用閹寺,參謀而偏聽佞人,爻辭所云“比之非人”是也,安得不?。?/p>
○ 問營商:商業之盛衰,惟在其人,其人而日與市并無賴之輩,征逐往來。非人日親,正人日遠,不特其業立敗,其人亦不堪問矣。
○ 問功名:交道不正,士品日下,不特聲名破裂,禍亦隨至。
○ 問婚姻:女貴貞潔,男效才良,人倫正道,茍非其偶,致誤終身,不亦傷乎!
【例】 友人某來告曰:仆近與友某相謀,興一大商業,請占其成否。筮得《比》之《蹇》。
斷曰:《比》者,地上有水,有往來親洽之意也。然依其所親,其中顯分利害,與善人親則吉,與不善人親則兇。此爻曰“非人”,顯見非善人也。今足下共謀之友,余卻不知其人,就爻辭而論,三與上爻既相應,三之所云“非人”,即上爻所云“無首”,人而無首,恐難免禍。足下與之共興商業,兇莫甚焉,謂之“比之非人”,故《象傳》曰,“不亦傷乎”。
友人聞而大驚,未歲而西國亂起,此友果處重罪云。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傳》曰:外比于賢,以從上也。
四本應初,不內顧初,而外比五,謂之“外比”。二之應五,在卦之內,故曰“比之自內”;四之承五,在卦之外,故曰外比之”。內外雖異,而皆得比于五,五剛陽中正,賢也;居尊位,上也;親賢從上,比之正也,故曰“貞吉”,如夫周公之吐哺握發,以下天下之士,輔翼君德。下親賢人,《比》爻之義也,《象傳》曰“外比于賢,以從上也”。此爻于九五,象則為外,德則為賢,位則為上也。變則全卦為《萃》,九四之辭曰“大吉無咎,”可以見此爻之吉也。
【占】 問戰征:爻曰“外比之”,得外夷歸服之象,故曰“貞吉”。
○ 問營商:想是海外營業,貨物流通,無遠不居之象,故曰“外比之,貞吉”。
○ 問功名:四外比五,五居尊位,有簡在帝心之象,功名之顯赫可知也。
○ 問家宅:二居內卦,四居外卦,皆曰“貞吉”,自得內外親比,一家和睦。
○ 問婚嫁:玩爻辭,想在外地訂親。吉。
○ 問六甲:生男。
【例】 明治二十一年,占某貴顯之氣運,筮得《比》之《萃》。
斷曰:《比》者,地上有水,親和之象。今得四爻,此人在九五君側,以盡精忠,大得君寵,上下親比之占也。某貴顯任宮內大臣之職,其爻辭適合。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象傳》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顯比”者,明親比和順之道于天下也?!叭尅闭撸抖Y》所謂“天子不圍”,天子之畋,合其三面,開其一面,使之可去,不忍盡傷物命,即好生之德也?!笆扒荨闭撸郧葜叭フ?,失之不追也,商湯之祝網,即是此義。“邑人不誡”者,謂王者田獵,與民同樂,不煩告誡,如歸市不止,耕者不變之意,故吉。諸爻之比,皆以陰比陽,五爻則以陽比陰,以陽故曰“顯”。且九五陽剛中正,為《比》之主,陽剛則光明而不暗,中正則公直而無私。此其所以為“顯比”也,《比》之至中而至正者也,故《象傳》曰“位中正也”,位即九五之位。順逆以去就言,前去之禽,任其失之,不復窮追,來者撫之,去者不追,謂之“舍逆取順”也?!吧鲜怪幸病闭?,言上之使下,中平不偏,是下民熙皞之象也?!侗取贰稁煛范?,五爻皆取田之象,然《師》喻除憂,《比》喻同樂,故《雜卦傳》曰“《比》樂,《師》憂”也。又《師》自二至五,《比》自五至二,《師》曰“三賜”,《比》曰“三驅”?!稁煛贰侗取方郧?,《師》之禽在內害物,為境內之寇,故“執”之,王者之義也;《比》之禽在外而背己,為化外之民,故“失”之,王者之仁也。
按:六十四卦中,有《坎》者十五,《屯》、《蒙》、《需》、《訟》、《師》、《比》、《坎》、《蹇》、《解》、《困》、《井》、《渙》、《節》、《既濟》、《未濟》是也。其中雖有輕重大小之別,皆不免艱難勞苦,以《坎》有險難之義,惟《比》之一卦,獨無艱難勞苦之象,得為最上之吉。卦全由九五為主,爻具陽剛之盛德,讀者玩索其義,可自得也。
【占】 問戰征:有降者不殺,奔者不禁之恩威,故曰“王用三驅,失前禽也”;有耕者不變,歸市不止之德化,故曰“邑人不誡,吉”。
○ 問營商:玩爻辭,不貪目前小利,不圖意外資財,舍逆取順,雖前有耗,后自得盈余也。
○ 問疾?。喊Y象已顯,前服驅邪之劑,邪已若失,不必警戒,病自愈也。吉。
○ 問功名:馳驅生事,前功雖失,后效自必顯著。吉。
○ 問六四:生男。
【例】 明治二十四年三月十四日,眾議院議長中島信行、前長崎縣知事日下義雄兩氏來訪,談及橫濱《每日新聞》所譯美國勃斯頓府新聞所載美國獵船一事,言所雇美國人四人,與日本人二十四人,在亞細亞俄領海岸,為俄國人所捕,充當苦役,數年內死幾人未明,惟有美國二名,最耐苦役,已得無事歸國。俄國者目下宇內強國也,美為民主之國,亦稱強大,本邦介立兩國之間,政府不知將如何處置?請占之。筮得《比》之《坤》。
斷曰:此卦地上有水之象,水與土兩相比輔,故曰《比》也。維新以來,我國與歐美各國,訂盟聯約,通商往來,正兩相親比之時。今為美國獵船被捕之事,占得此卦,曰“王用三驅,失前禽”,見俄國政府,未嘗有捕之之令;“邑人不誡”,或者出于俄國土人所為也??级韲鞅壤麃喌胤綍邕h,萬里只有督統御之,為政府政令所不及,前歐美各邦人民,每每滋事,雖各國政府責問俄國,俄政府答曰:彼地有總督統理,我當諭令總督查辦,終至遲延歲月,迄無結局。今回之事,不過北方邊陬之一瑣務,即今責問俄國,彼之所答,亦必如前所云,渝令該地總督查辦面已。況此卦曰“顯比”,是明言光明正大,與萬國相親比,我國亦何必以此一小事,傷國家大體之親睦也?惟今后須議定西《比》利亞海,兩國人民互漁之規則,凡兩國人民,非得其國政府免許,勿論港內,連絡其國所屬兩岬線內,禁漁業,在線外,無論何國人,任其漁獵,亦可謂之“王用三驅,失前禽”也。
中島氏等為之感服《易》理之妙。
【例】 占明治三十一年內務省之氣運,筮得《比》之《坤》。
斷曰:《比》者,地上有水之象,水得地而流行,地得水而滋潤,是兩相親比,故名此卦曰《比》。《比》者親也。今占得五爻,以奉戴九五之君意,撫育萬民,行公平之政,五陰之臣民,順從陽剛之君也,謂之“顯比”。在眾民中或有不從教化者,宜舉直錯枉,使之自化,謂之“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本年內該省之措置,必得善良之結果也。
時板垣伯為內務大臣,既而辭職,西鄉侯代之。當時內閣,頗為政黨紛擾,內務省之施政,獨無一毫之障礙。
上六:比之無首,兇。
《象傳》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
此爻陰柔不才,居《比》之終。陰以陽為首,諸陰皆比五,上居五上,不下從五,是無陽也,無陽,即“無首”。胡氏云,“無首者,無君,”是所謂“后夫兇”。至眾陰皆比,比道已成,于是欲比于五,不可得矣,故曰“無所終也”。天下有其始而無其終者,往往有之,無其始而有其終者,未之有也,是以“比之無首,”至終則兇也。
【占】 問戰征:“首”,軍中之首領,謂元帥也?!盁o首”者,亡其主帥也。兇。
○ 問營商:五為卦主,上不與比,猶營商之伙,不與店主相親比,是“無首”也。凡有所謀,必無所終也。兇。
○ 問功名:凡求名以高等者為首,曰榜首,曰魁首,“無首”則名于何有?兇。
○ 問家宅:恐喪家主,兇。
○ 問婚姻:不知何以無主婚之人?婚家來歷,不甚明白。兇。
○ 問六甲:生女,恐有奇疾。
【例】 某縣人攜友人某氏紹介狀來,告曰:生今有志上京,某貴顯者,為生同縣人,素所相知,欲往求引援,請占諾否如何?筮得《比》之《觀》。
斷曰:《比》者地上有水,水土相親,顯見有同鄉之誼。今得上爻,曰“比之無首”,想是未嘗謀面也。足下雖云與貴顯有舊誼,平生之交際,恐不信實,或疏闊已久,今往請托,未必見許,故爻辭曰“比之無首,兇”。
后聞往見,果如此占。
【例】 明治三十二年,占我國與德國之交際,筮得《比》之《觀》。
斷曰:《比》者地上有水,水之在地,遍處流行,無遠不居,有萬幫親睦之象。德國財力,并臻富強,與各國素敦親好,此爻爻辭曰“比之無首,兇,”殊為可疑。既而思之,我國與德國交際,所稱首領者,惟在該國駐在公使,或者此人近將易任乎?故曰“無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