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象傳》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腓”,《本義》釋為足肚,《正字通》云,脛后肉腓也。腓上于趾,故二象之?!断獭分弧跋唐潆琛?,《咸》主夫感;《艮》二曰“艮其腓”,《艮》主夫止,止則安止不動矣。然趾與腓,皆為動體,本不欲止也,所欲止者心也。心欲止,則趾不能不止;趾既止,而腓亦隨之,是腓固隨趾為動止者也?!罢?,援也,“不拯其隨”者,謂三“限”在上,不肯俯聽,趾腓相隨而動,故二之心有“不快”也?!断髠鳌吩?,“未退聽也”,謂既不能拯其動,又不能退而聽命,以從其止,是以“其心不快”矣。
【占】 問時運:運途有阻,宜裹足不前,不宜隨心而動。
○ 問戰征:止,不進也,堅守不動,又無外援,是以戚戚也。
○ 問營商:貨物止而不售,甚為可憂。
○ 問功名:不得寸進,又苦無大力之援。
○ 問疾?。骸半琛?,病也,《詩》云“百卉具腓”,為秋風所虐也。此病亦必是秋癥,恐非藥力所能救援也。甚為可憂。
○ 問婚姻:腓亦為避,宜避絕之。
○ 問六甲:生女。
【例】 應友人石坂氏之請,為占礦山事,筮得《艮》之《蠱》。
斷曰:《艮》為山,腓在山足之上,《彖》曰“艮其背”,背身后也,爻之取象,皆在背后。為占礦山,而得此爻,知礦山之穴,宜在山背。初為趾,二為腓,腓上于趾,知其穴又在股之下,足之上也?!棒?,止也”,論其事,謂停止。在趾與腓本喜動,不喜止,曰止,其心必為之不快矣。今必倡始,議將停止,隨從者亦無力拯救,固宜作退步為是。必待五爻“悔亡”,得其輔助,可復與也。以爻計之,當在三年之后。
【例】 明治二十七年冬至,占戰后形勢,筮得《艮》之《蠱》,呈之內閣總理大臣。
斷曰,卦體取諸山,卦象取諸身,身本動也,山則止而不動;卦又于身之中取諸背,背無所見,背亦不動也。卦與《震》反,《震》動而《艮》止,所謂動極而止者也。今占戰后形勢,得《艮》二爻,初為趾,二為腓,腓進于趾,腓能屈能伸,其動尤甚,其力較強,論戰后形勢,固較昔而尤強也。戰后得此巨數償金,在從征軍士,皆自夸威武之力,每每藐視文官。至在朝大臣,總計全局,當以此金拓張軍備,是為首要,而不能隨從軍士之心,其心未免不快也。且《序卦》曰,“艮者,止也”,謂大戰之后,宜休養,不宜躁動,古稱止戈曰武,此其征也。武士之心,固好動,不好靜,止而不動,致多郁郁不樂,亦情所必有。觀腓之動,凡腓自動,心為之也;在武士之動,亦非武士所能自主,朝廷為之也:是在朝廷靜鎮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