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全卦注釋| 地澤臨卦

[日本]高島吞象| 術數相關| 2022-12-01 23:51:22| 0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初九:咸臨,貞吉。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象》曰:咸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六四:至臨,無咎。

《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上六:敦臨,吉,無咎。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

地澤臨卦注釋

19 地澤臨

“臨”字從人從臣從品。人者以君上為尊;臣者以臣民統之;品者,以品類別之。言人君臨御天下,統率臣民,品別品類之賢否,而器使之,是謂君臨民,尊臨卑,上臨下也,臨又有監守之義,故監字從臨省文。又按臨卦,《兌》下浸上,《坤》上陵下,下陵過乎上,有密邇切近之形。卦體兌為澤,坤為地,地在澤上,是地臨澤也;上四陰,下二陽,陽欲上進,是以陽臨陰也,故《彖》辭曰,下悅而依附乎上,上順而反降乎下。附乎上,自下附上,降乎下,是上蒞下,總其象謂臨蒞也。自有臨辭,遂以臨為卦名。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全卦注釋| 地澤臨卦

▲ 金文臨

《臨》,《兌》下《坤》上,《兌》,悅也,《坤》,順也?!独ぁ吩弧霸唷?,以順來也,《臨》得《坤》之順,故亦曰“元亨”,《兌》曰“利貞”,以悅致也,《臨》得《兌》之悅,故亦曰“利貞”?!霸嗬憽?,四德也,首備于《乾》,《乾》,天也,臨民者,宜法乎天,故臨亦備此四德?!鞍嗽隆敝f,諸儒紛議,然《易》之道,不外陰陽消長。以辟卦言之,《臨》為二月之卦,二月當春仲,陽方長也,八月當秋仲,陽漸消也,陽消陰長,兇道也,故曰“至于八月有兇”。曰“至”者,未至而預防其至之謂也;曰“有”者,未有而預慮其有之謂也。若已至焉,若已有焉,兇既臨身,雖欲避之,則已晚矣。圣人以《易》垂誡,期臨民者先時杜維,亦即“履霜”“堅冰”之意也。萬事能有吉而無兇,斯天下可常治矣。

《象傳》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剛”指《兌》下二畫,謂初爻、二爻。“浸”,漸也,二陽漸長于下而上進也。內《兌》外《坤》,內悅而外順也?!皠傊小闭?,謂二爻剛得其中。“應”者謂五爻,得柔之中,以應剛中,是剛柔相應也?!按蟆奔丛?,“以”即利。凡《彖傳》以字,即釋利字。卦德備“元亨利貞”者,《乾》《坤》《屯》《隨》《臨》《無妄》《革》,凡七卦,諸卦四德皆從《乾》六陽來,乾為天,故曰“天之道也”。“浸而長,悅而順”,是道之得其亨;“剛中而應”,是道之得其正,所謂盡人以合天也?!鞍嗽?,有兇,消不久也”,蓋臨當二月,“剛浸而長”,至八月柔浸而長,剛浸而消矣?!安痪谩闭?,言方消也,即浸之意。剛而浸長,君子應天而行,乃得“大亨以正”:剛而浸消,君子所當前時而戒,斯能免兇矣。陽長陰消,以天道言,則謂寒暑之往來;以治道言,則謂君子小人之進退。圣人特于《臨》卦,反復垂誡,意深哉!

以此卦擬人事,或《臨》高而望,或臨淵而羨,或臨事而懼,或臨財,或臨難,皆為臨也。人事之害,不失于剛,即失于柔,剛之長,能濟以柔,柔之長,能濟以剛,斯和悅巽順。剛柔兩得,則必萬事亨通,百為公正,是人事之至善者也。陰陽消長,天道之循環,固非人力所能挽,而人事之吉兇伏焉矣。淺言之,未寒而不謀其衣,既寒則謀之不及,必致凍矣;未饑而不謀其食,既饑而謀已遲,必致餒矣。推之惡未著時,而不自檢攝,則惡必浸增,至惡大而不可復改;邪未盛時,而不自防閑,則邪必浸熾,至邪極而不可復治,皆兇道也。任其欲而縱之,放僻邪侈,盜跖之所以終盜跖;復其性而明之,戒慎恐懼,伯夷之所以終為伯夷。天道之陰陽寒暑,在轉移之間,人事之善惡邪正,亦一轉移間耳。臨卦六爻,惟五爻剛柔得中,稱曰“知臨”,智則明,能察幾,自有先時之吉,斯無后時之兇。人事之所以趨吉避兇,道不外是焉。

以此卦擬國家,六五之君,臨御天下,以悅得眾,以順承天,握《乾》而聞《坤》,舉直而黜枉,臨之以莊,莫不大亨而得正矣。欲以一人臨天下,其勢難,以天下臨天下,其勢易,故人君不貴獨臨,必貴得人以共理,昔舜有五臣,武有十臣,皆是也。此卦六五之君,委任九二,剛柔相濟,內悅外順,察天時之變,度人事之宜,居正以“體元”,“嘉會”以敦“亨”,利用以裕民,“貞固”以“干事”,道足以教育天下英才,德足以容保子孫黎民。以此而臨一國,而一國治,以此而臨天下,而天下平。而君子不敢自為已治已平也,謂治難而亂易,必于未亂防其亂,謂泰極即否來,必于未否慮其否,此古人感羽翹而綢繆牖戶,聞牛喘而調燮陰陽者,蓋皆有深慮焉?!杜R》卦六爻,無一言兇,亦以其能思患預防耳。六爻中五居尊位,可謂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之圣君;二爻可謂咸有一德之大臣;初爻則行之以正;四爻則至近當位;上爻則敦厚終吉;雖三爻不中,幸其知憂而無咎。一人當陽,群賢薈萃,宜其君明臣良,得以長安而久治也,豈不休哉?

太陽歷者,因方今外國交際頻繁,沿而用之,至其數月,似于月之盈虛失準。然歐美各邦,古亦用太陰歷,故今猶以十二分太陽歷之一年,同以月稱,是以占斷上,數月必據大陰歷?!兑住芬远翞橐辉轮?,故至一年終始,與太陽歷無有大差,故不復附月之解釋。

通觀此卦,明主在上,為天下大悅之時也。地勢卑而下順,澤水浸而上悅,水土本相親近,猶人主平易而近民,民皆歡樂而附上也,臨之所以為臨也。初九、九二,同為“咸臨”,澤水自山而下也。初九澤猶未盈,故曰“行”;九二澤水已滿,故“無不利”;六三水既及岸,故為“甘”;六四地與水接,故曰“至”;六五地澤正應,有智者樂水之象,故曰“智臨”;上六,地愈厚,澤愈深,故曰“敦臨”?!跋獭闭吲R之速也;“甘”者臨之賊也;“至”者臨之誠也;“智”者,臨之明也;“敦”者,臨之久也。“咸臨”見其德之能感;“甘臨”見其性之過柔;.“至臨”見其位之得當;“智臨”見其道之克明;“敦臨”見其志之篤厚。蓋六五之君,不以獨臨,而能任人,故以“智臨”稱之。用其“咸”,用其“至”,用其“敦”,而君子之道長;去一“甘”,而小人之道消。陽悅而長,陰順而消,于是天時正,人事和,上下同德,熙熙皞皞,而天下治矣。是誠臨民之極則也。

《大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上卦之地高,下卦之澤卑,以上臨下,故曰《臨》。夫臨下之道,不外教養二者?!秲丁啡》驉偅潭軔?,以集其思也;《坤》取夫順,養而能順,足以容其眾也。教而有思,如澤之浸得其潤;容而又保,如地之厚而能載?!盁o窮”者,澤之長也;“無疆”者,地之廣也。又《兌》為口,是以能教;《坤》為腹,是以能容。君子取象澤地,以臨萬民,教之道在育英才,保之誠如撫赤子,澤普群生,量包一世,斯臨治矣。

【占】 問時運:目下作事,恰如一潭活水,流行自在,好運正長。

○ 問商業:澤為貨物,地為販運之地也,得此占,其獲利厚而尤遠,大吉。

○ 問家宅:此宅必近水澤之鄉,家業正旺,財丁兩盛,大吉。

○ 問戰征:其陣宜臨水處,不特一時得勝,且有萬民歸服之象。

○ 問疾?。浩涿杀?,其病必延久,一時難愈。

○ 問訟事:恐久久不了。

○ 問婚嫁:兩姓和合,五世其昌,大吉。

○ 問六甲:生女。

○ 問行人:一時未歸。

○ 問失物:在川岸處覓之,保可得也。

初九:咸臨,貞吉。

《象傳》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山澤通氣之卦,名之曰咸;此卦澤上有地,陰陽之氣相感,故初、二兩爻,皆曰“咸臨”。初居卦之始,其陽猶微,與四相應。四以柔而當位,初以剛而得志,行各得其正,乃能應而進于五,相與得行其道,以佐大君“智臨”之治也,故曰“貞吉”?!断髠鳌吩弧爸拘姓病保w初爻位居其正,是以志之所行,莫不正也。

【占】 問時運:目下新運初交,能守其正,行無不利。

○ 問商業:時當新貨初出,市價平正,盡可販行,無不如志。吉。

○ 問家宅:必是忠厚中正之家,現下適有吉事臨門。大利。

○ 問戰征:初次臨陣,宜從大路進軍。吉。

○ 問疾?。翰∈浅跗穑龤獬渥?,可保即愈。

○ 問婚嫁:門戶相當,品行端正,佳偶也。

○ 問訟事:一經臨審,即可了結。

○ 問六甲:生男,臨盆有喜。

【例】 友人某來,請占氣運,筮得《臨》之《師》。

斷曰:此卦地下有澤,澤者為水所停蓄之處。澤得地而流,地取澤而潤,彼此相臨,故其卦曰《臨》。今足下占得《臨》初爻,初與四相應,四近尊位,有貴顯之象;但四爻貴顯,陰柔而居陰位,勢力尚有所缺。足下為初爻,陽而居陽,雖有才智,以無其位,未得行其志。在爻辭曰“咸臨”,“咸”感也,兩情定相感孚。今為初爻,是初次相見,意氣雖投,尚未可望其速行,必俟二爻“咸臨”,則無不利矣。必也其在明年也。

于是某敬服而去。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象傳》曰:成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此爻成卦之主,以剛中之才,與六五柔中之君,陰陽相應,雖在大臣之位,任官之日猶淺,不保無眾陰嫉之也。故直臨則必有咎,宜待在上之君長,感我才德,而后臨之,然后可得吉也。此爻曰“吉”,曰“無不利”,于六爻中特見贊美,蓋初爻以正感,二爻以中感也?!断髠鳌吩弧拔错樏病保^此爻在下體而不當位,故小人未盡從其命也。

【占】 問時運:目下正佳,又得貴人照應,大吉。

○ 問商業:初次既獲吉,二次更利。

○ 問家宅:有福星照臨之象,前后皆吉。

○ 問戰征:再接再勵,所向皆吉,但防偏裨中,有不從令者,以致敗事。

○ 問婚嫁:咸利,惟屬羊者最佳。

○ 問訟事:卻不致敗,但一時未得順從。

○ 問六甲:生男,但未產也。

○ 問行人:在外者歸期未定。

【例】 友人來,請占某貴顯氣運,筮得《臨》之《復》。

斷曰:此卦下之二陽長進,上之四陰衰微,陽者君子,而陰者小人也。君子在位,則國家安寧,萬民得福,是臨民之善者也。今占得此爻,以九二為貴顯,與六五之君位,陰陽相應,謂之“咸臨,吉,無不利”,可知某貴顯本年之氣運大吉。

【例】 明治二十七年,友人金原明善氏來訪,曰:余生長之鄉在遠州濱松附近,以培植山林為業,近在東京經營銀行,家鄉舊事,未能兼顧。孫女現已及笄,欲得一配偶,使之相續家督,并可奉事老母,與余妻共歸故鄉。請占其吉兇如何?筮得《臨》之《復》。

斷曰:《臨》卦下《兌》上《坤》,《坤》為老母,《兌》為小女,又《兌》為悅,《坤》為順,是老母愛悅少女,少女順從老母也。今占得二爻,其辭曰“咸臨,吉”,二爻與五爻相應,二爻陽居柔位,五爻陰居陽位,恰合贅婿之象。爻辭曰“吉,無不利”,可使速完婚姻,若愆時期,三四兩爻,皆不利。明后兩年,未可成婚,必以本年為吉。金原氏謝而去。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象傳》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甘”者,五味之中,為人之所最嗜,為怡樂之義?!案逝R”者,謂不能臨人以德,而以甘言諂之,必無誠心實意也。三爻近二爻,見二爻未從其命,遂欲巧言求進。究之,言雖甘,而位不當,何利之有?既知其非而“憂之”,反邪歸正,去惡從善,則以今日之是,亦足補前日之非,則可以免咎,謂之“既憂之,無咎”也?!断髠鳌吩弧拔徊划斠病?,以陰居陽,是位之不得其正也;“咎不長也”,幸以其憂之速,故其咎未至于長也。

【占】 問時運:運既不佳,行亦不正,幸能知悔,后運可望。

○ 問商業:店基不得其位,惟販運糖業則佳。

○ 問家宅:屋運不佳,宜遷徙為吉。

○ 問戰征:屯營地位不當,遷營則吉。

○ 問疾?。核幉粚ΠY,宜進苦辛之劑,無咎。

○ 問婚姻:不合。

○ 問行人:外不得利,近時可歸。

○ 問失物:可得。

○ 問六甲:生女,恐難長養。

【例】 明治五年,友人某來,請占某商人氣運,筮得《臨》之《泰》。

斷曰:此卦地上有澤,地《坤》卦,《坤》以生育萬物,為母,澤《兌》卦,《兌》以三索得女,為少女,有母女相臨之義?!杜R》三爻曰“甘臨”,以陰居陽,位不中正,恰如少女恃寵,以甘言取悅于母,冀專家政。今某商人,占得此爻,知某商人必夙性陰險,“專以機巧取利,一旦得志,便自盈滿,如婦人小子之為,何利之有?若能遷改,尚可免咎。

友人曰:甚感《易》理之妙。某商人曾以一步金十錢價格,買橫濱吉田新田之沼地若干,后因某豪商為抵當某省寄托金,以一步一元價格買之,以為抵當。故某商人一時占萬余元巨利,從此遂生驕慢,輕視眾人,其狀恰類狂病者。余將對友人詳說《易》占之妙,使之轉告某商也。

六四:至臨,無咎。

《象傳》曰:至臨無咎,位當也。

此爻位近至尊,才志俱弱,以柔順之資,居臺鼎之貴,能略分忘勢,下應初九之剛正,尊賢尚德,情意懇至,故曰“至臨”。蓋大臣有休休好善之誠,無矜矜自足之意,以至誠之心,感應初九,初九之賢,亦感而悅服,共謀國事,是以無咎,臨政之吉,莫大于此,《象傳》曰“位當也”,謂得柔正之德也。

【占】 問時運:好運已至,無不得當,有吉元兇。

○ 問商業:目下販運,正當其時,無往不利。

○ 問家宅:宅位得當,家業興隆,無咎。

○ 問戰征:其時已至,正可臨敵獲勝。

○ 問疾病:雖至危篤,尚可無咎。

○ 問婚姻:彼此歡洽,門戶亦當。

○ 問行人:即至。

○ 問失物:即得。

【例】 友人某氏來,請占某貴顯氣運,筮得《臨》之《歸妹》。

斷曰:此卦內卦《兌》為口,外卦《坤》為眾,為俯聽輿論,酌量民情,出而臨事之謂,故名曰《臨》。四爻具柔正之德,下應初九之剛正,忘勢略分,厚意禮賢,可謂誠之至也,謂之“至臨,無咎”。某貴顯能體此意,可得無咎。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傳》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知”者,智也,“智臨”者,知人善任之謂也。夫以一人之身,臨天下之廣,自任其智,適足以為不智,惟能取天下之善,任天下之事,如此則“知周萬物,道濟天下”,是恭己無為之郅治也。此爻具柔中之德,居至尊之位,下應九二,知其賢而任之,所謂“聰明睿知,足以有臨”,此爻得之矣,故曰“大君之宜”。舜之稱大智,合天下之智以為己智,曰“舜好問而察邇言”,亦此意也?!断髠鳌吩弧靶兄兄^也”,謂五有柔中之德,倚任剛中之賢,以成“智臨”之功,中道而行,是即不偏之謂也。

【占】 問時運:目下運得其時,又得好人相助,事事宜成,吉。

○ 問商業:知往知來,通曉商情,自然獲利。吉。

○ 問家宅:有五福臨門之兆。吉。

○ 問戰征:能得軍心,斯知己知彼,戰無不勝也。

○ 問疾病:當得良醫,詳知病由,治之自然得愈。

○ 問婚姻:宜家宜室。大吉。

○ 問失物:有人拾得,久后自知。

○ 問六甲:生男,主貴。

○ 問行人:尚在半途,后日可歸。

【例】 明治二十二年,占某貴顯氣運,筮得《臨》之《節》。

斷曰:此爻居五,為大君之位,爻曰“智臨”有大君之象,非人臣所宜。今為某貴顯占得此爻,五與二相應,五君,二臣也,當以二爻為某貴顯。“智臨”者大君,受大君所知者,某貴顯也。受大君之知以臨政,凡有善政,皆宜歸君,故曰“智臨,大君之宜,吉”。然位高任重,眾忌所歸,往往宜于君,轉不宜臣,亦陰陽消長之機也?!杜R》六爻無兇象,特于《象》曰“至于八月,有兇”,圣人就此吉卦,突示兇災,蓋以長之初,消即伏之,福之來,禍即繼之,謂吉在今日,兇宜預防于將來也。

《易》機甚微,未易測度。后十月某貴顯淬遭兇暴所傷,不在八月《觀》之數,延至十月《遁》之數。雖筮者有不能確知其數者,然吉兇之理,要不出消長循環中也。后進之士,須注意焉。

【例】 明治三十年五月十二日,訪橫山孫一郎氏于東京山下町雨宮敬二郎、小野金六兩氏,亦在其座,謂余田:吾輩昨年以來,欲使英國左美以兒商會,買我國公債,極力斡旋,然價值不適,苦慮久之,請占此買賣約券成否?筮得《臨》之《節》。

斷曰:《臨》者,彼此互相臨之謂也。蓋此卦以《兌》少女,與《坤》老母,有相順相悅之象,公債買賣,意亦如此。我得戰勝償金,欲《益》擴張軍備,示威信于各國,堅固國家之基礎,因賣公債,俾補不足,彼商會亦將賣與本國低利之商人,得其贏余。兩下互相謀利,猶老母與少女,親悅而成事也。今占得此爻,知即可遂望,事在必成,勿復多慮。

翌日果有四干萬元公債買賣約成之報。

上六:敦臨,吉,無咎。

《象傳》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

“敦”者,篤也,厚也。此卦六五既應九二,上六又從而附益之,謂之“敦臨”,猶復六四既應初九,六五亦從而附益之,謂之“敦復”,其義一也。此爻為《坤》之極,居《臨》之終,陰柔在上,與二雖非正應,而志在從陽,屈尊從卑,降高就下,禮意敦篤,是臨道之善持其終者也,故曰“敦臨,吉,無咎”。凡卦于上爻為極,過極每多危象,此爻曰“敦臨”,有“安土敦仁”之義,無過極之慮也,是以吉而無咎?!断髠鳌吩弧爸驹趦纫病?,內者,指內卦二陽,雖與內卦無應,上六之志,惟在于內,故曰“志在內也”??膳c《泰》初九之《象傳》“志在外也”對看。

【占】 問時運:目下好運已終,惟其存心忠厚,故得無咎。

○ 問商業:販賣內地,吉。

○ 問家宅:世代忠厚,內外肅穆,吉?!?/p>

○ 問戰征:宜增兵益餉,以保護內地為要。

○ 問疾病:培養元氣,勿藥有喜。

○ 問六甲:生女。

○ 問失物:即在家內,未嘗失也。

○ 問行人:即日可歸。

【例】 友人某氏來請占謀事,筮得《臨》之《損》。

斷曰:此爻《臨》之極,功業已完,別無他圖。曰“敦臨”者,亦于臨道之中,復加敦厚而已,能敦厚以臨,故得“吉,無咎”。今占得此爻,足下亦宜知此意,凡事宜加敦厚,則何謀不遂?何事不成?足下思慮之篤,可于《易》象見之。

某氏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洵先生之謂也。深謝而去。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