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天泰
“泰”字,從大,從水。形以兩手決水,取水從中分,流通無滯,水去而民得安居也。自昔中土,大禹治水,疏通九河,則土壤,教稼穡,奠厥民居,斯地平天成,而萬民得生活于其間,永享泰平之福,是《泰》之義也。此卦《坤》上《乾》下,《坤》陰也,《乾》陽也,是天地合氣,陰陽爻和,資生資始,而民物咸亨,故名此卦曰《泰》。
泰:小往大來,吉亨。
篆書泰
《彖傳》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此卦《乾》天在下,《坤》地在上,就天地之形體言之,上下顛倒,如不得其義,然此卦所取,不在形而在氣。乾為天之氣,坤為地之精,天地之形,高卑隔絕,以氣相交,乾氣上騰,《坤》氣下降,二氣來往,能成雨澤,雨澤成而萬物生育,因名此卦曰《泰》。泰者,通也,又安也,竟也,如《彖傳》所言也。
以此卦擬人事,《乾》為夫,《坤》為妻,陰陽交和,定然家室和平安樂?!肚逢枴独ぁ逢?,陰陽二氣,包括甚廣,天地間一物一事,莫不各有陰陽。就人身體而言,氣為陽,血為陰,陰陽齊則血氣自平;就人起居而言,靜為陰,動為陽,陰陽交則動靜自定。此卦以《乾》下《坤》,似乎陰陽倒置,然《彖傳》曰“內陽而外陰”,蓋以退陰進陽,重君子而抑小人也?!兑住防碛陉庩栂L,防維甚嚴。人生涉世,是宜推崇陽剛,抑止陰柔,斯二氣各得其正,而萬事泰然矣。
以此卦擬國家,政府體天地造化之原理,公明正大,以布人民化育之政。《乾》者,君也;《坤》者,臣也。君禮其臣,推誠以任之;臣忠其君,盡誠以事之。圣主得賢臣,以弘功業;賢士得明主,以展才猷。于是萬民感其德化,和親康樂,一道同風,是誠天地交泰之世也,謂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以上下二體言之,陽為君子,陰為小人,君子在內,布政施令,小人在外,安分服教,謂之“內君子而外小人”。蓋天地之間,有陽即有陰,有君子即有小人。泰和極盛之世,不能無小人,但君子能善化夫小人,小人亦樂從夫君子,兩不相害,而其情相通。自我出去者陰之小,自彼入來者陽之大,小人往而各安其生,大人來而樂行其道,是泰道之成也。道有消長,即時有否泰,總括天地陰陽之交,可見世運升降之會?!熬拥篱L,小人道消”,消長之極,正國家治亂之大防也。此卦下三爻為天下治平之時,上三爻為自《泰》趨《否》之時,君子當玩味爻辭,深察氣運之變遷,維持泰運于不替也。
圣人之序《易》也,以《乾》《坤》為始,《乾》之后幾十有一卦,而后始得《泰》。蓋君之以《屯》,教之以《蒙》,養之以《需》,理之以《訟》,正之以《師》,和之以《比》,約之以《小畜》,禮之以《履》,而后始《泰》。故《乾》以下十卦,奇數之爻,凡三十;《坤》以下九卦,偶數之爻,亦三十,而后始得《乾》《坤》相交。開泰之運,其難如是,圣人之所以垂誡于后者深矣!
通觀此卦,天氣下降,地精上升,天地之氣相交,始開造化之功。初九,君子得位,拔擢同氣之賢者,共立朝廷,以勤勞國事,謂之“拔茅茹以其匯,征吉”?!皡R”,類也,蓋以同類而并進也。九二有剛中正之德,為濟泰之大臣?!鞍摹?,謂能包容群才,即所謂“尊賢而容眾”是也。然亦一于“包荒”,又必濟以果決?!坝民T河”取其勇敢,足以任事;“不遐遺”,謂其思慮之誠實,不惟留心于目前,且遠及僻偏之域;不惟顧慮于方今,且遠圖長久之謀。至為國家選擇人才,不涉私情,其可進者,雖仇怨而不棄,其不可用者,雖親近而不舉,謂之“朋亡”。九二之行為,公明正大,中正以應尊位,宜六五之信任不疑也,謂之“得尚于中行”。九三居陽之極,其位不中正,且值盛極將衰之時。以卦體見之,天氣不能久居下,地氣不能久居上,有各將復其本位之象,謂之“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夫陰陽之消長,如寒暑之往來,時運使然,無如之何;然天定勝人,人亦足勝天,將陂而預防其陂,將復而預慮其復,克艱其心,貞固其守,盡其人事,以挽天運,是保泰之道也。如此則可永食其福矣。六四以陽居陰,逼近尊位,上三爻皆以虛謙接下,下三皆以剛直事上,四當上下之交,故“翩翩”相從,樂與共進,是以不徒富而從鄰,不持戒而相孚也。志同道合,正《彖傳》所謂“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六五溫順之君,虛已而信任九二,降其尊而從臣,有“帝乙歸妹”之象焉。用此道而獲福祉,則大吉而盡善矣。上六,《泰》之終,泰極而變,有“城復于隍”之象。當九二九三之時,盡人事之孚,可以維持泰運,然怠其道以至于是,雖天運循環之自然,亦人事之所自招。上六之時,失泰之道,上下睽隔,民情離散,以兵爭之,蓋亂之時耳,故曰“勿用師,自邑告命”焉。蓋將守其城邑,明其政教,以挽天心,撥亂而返正,亦足以保泰之終也?!捌健?、“陂”、“城”、“隍”,其機甚捷,其象甚危,垂誡深哉!
爻辭,初曰“茅”地之象;二曰“荒”、曰“河”。亦地之象。三曰“陂”,地之形也,以內卦皆陰,為主《坤》而客《乾》也。四日“富”、曰“實”,五曰“帝乙”,上曰“城”,皆陽之象,外卦皆陽,為主《乾》而客《坤》也??瓦€而主常住,其義可見矣。
《大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此卦天地二氣交通之活象,萬物即受天地之化育也。圣人見此象以贊天地之化育,為天地之所不能為。蓋天地之生萬物,籠統無別,圣人能歷象日月星辰,分別分至啟閉而成歲功,相度東西南北山川道路,以定城邑,察天之時,辨地之利,春夏耕耘,秋冬收積,無非盡致泰之道也,謂之“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也。人民之生,必賴君上,斯得遂其生成?!柏敵伞彼灾破溥^,“輔相”所以補其不及也。
(附言)近年衛生之道普及,醫學之研究,日益進步,種痘之法盛行,生民免夭折之患,皆足以燮理陰陽,參贊化育也。歐羅巴諸國,以土地之曉瘠,人畜之繁殖,眾民生活之艱難,創舉移民之略,還殖人民于南北亞米利加、亞弗利加、壕斯太刺利亞及亞細亞諸島,維日不足。即如我國以土地與人口比較,統計前后數年,每年得四十萬口之增加,生活不告不足者,抑有故也。我國之土地膏腴,全國中得米麥兩作之暖地,殆居其半;維新以前,兩作之地,不滿十分之三,今漸增加,既居十分之七。是以人口雖見增加,而生活有資,故不憂其不足。然由今以往兩作之地,所余僅居十分之三,人口增加,歲多一歲,朝野賢士,晏然猶未知預籌,不亦可憂?現今開鐵路于北海道,漸次移住凡一千萬人口,得減內地人民增加之半數,五十年間,猶可保國家之安泰也。其間當設殖民之地于海外各邦,以計國家永遠策,謂之“左右民”。
【占】 問國家氣運:正當君明臣良,黎民安泰,是全盛之時也。然盛之極即衰之漸,否泰在天,回挽在人,所當深慮,家道亦然。
○ 問謀事:事必可成,后敗須防。
○ 問婚嫁:陰陽合體,大吉之象。
○ 問商業:買賣均吉,然賣出利微,買入者利大,其象于“小往大來”見之。
○ 問年成:雨水調和,豐登之象。
○ 問六甲:有男女孿生之象。
○ 問失物:須就左右近處,尋覓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