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島吞象《高島斷易》單爻注釋| 否卦 -六三:包羞。

[日本]高島吞象| 術數相關| 2022-12-01 23:51:22| 0

六三:包羞。

《象傳》曰:包羞,位不當也。

羞者,恥其非之謂也;“包羞”者,掩蔽羞辱也。此爻居內卦陰之極,為惡既深,既昧于審時,又短于量己。今《否》中之否既去,《否》中之泰將來,有為之士,出而圖治,施其才力,正宜撥亂反正,以濟國家之否也。乃六三陰柔無才,不中正而在陽位,較六二更為兇險。六二尚欲包承君子,六三則已有傷害善人之意,但當否運已轉,惡勢已衰,欲傷不能,見得君子,反覺自形羞恥,是以曲意掩飾,謂之“包羞”。內羞而外包,其中心之兇險,未可測矣。不言兇者,其既知羞,當必自知其兇也,《象傳》曰“位不當也”者,謂其不中不正,柔居陽位,不得其當也。

【占】 問時運:目下正當好運將來之際,宜謹慎自守,以避羞辱。

○ 問商業:防內中暗有耗失,外面仍然瞞蓋,以用人不當也。

○ 問家宅:恐內行不修,有墻茨之羞。又不宜以妾作妻。

○ 問戰征:防為敵軍所困。

○ 問疾?。悍酪院鼰嶂Y,恐藥不對癥,宜急看良醫。

○ 問訟事:恐辨護士,不得其當。

○ 問失物:防竊者含羞自盡,反致多事。

○ 問行人:防其人戀女色,一時未歸。

【例】 明治中興以來,迄今二十有余年矣,文運大興,學者彬彬輩出,而其學貫漢歐,識徹古今,受博士之寵敬,為一世士君子之楷模者,獨有我敬宇先生而已。先生諱正直,幼字曰敬助,姓中村。父某豆州宇佐美村人,以農為業,弱冠好學,來江戶,其后納娶武州幸手驛農之女。居數年,患無子,祈小石川牛天神祠,遂舉一男,即先生也。先生天資慧敏,甫三歲,能作字,七歲善賦詩。當時賢太守德川齊昭(水戶藩主)、島津齊彬(廣島藩主)、鍋島齊正(佐賀藩主)皆聞其早慧,奇之,召見使之賦詩,詩成,聲律整齊,句意俱佳。三侯感嘆不措,或疑其父預所教,留之旬日,復試以他題,愈出愈佳,三侯益奇之,敬以神童。稍長,入昌平學校,勤勉超越儕輩,學業益進,未幾為助教。年二十二,幕府命列布衣格,諸老輩無不欽羨者。及幕府與外國締結條約,置蕃書調所,以先生為其頭取。既而先生奉命,率生徒雋秀者數十人趨歐洲,未及歸,國勢一變,王室中興。先生既歸,卜居于靜岡縣下,著《西國立志編》,公之于世,蓋先生口自翻譯,夫人某氏筆之云。凡先生所翻譯之書,世人爭購讀之,紙價為貴,先生因是得巨利。先生謂此資,由學而所獲,復宜用之于學事,乃設同人社,大聚后進,延師教授,受其熏陶而輩出者,不可指數。初余聞先生名,渴思一見,明治十二年,由栗本鋤云、向山黃村兩氏為介,始得相識。先生溫粹端嚴,一見而知為德行之君子也。余既締交先生,意氣投合,恍如舊識,與之談《易》,數日不倦。余竊重先生以為益友,每相見,歡然莫逆,十數年如一日。明治二十四年,余漫游京攝,留數十日而歸。時既夜,有忽赍急信者,受而見之,為先生之息一吉氏書翰,報先生之疾篤。余驚嘆心動,一夕不能寐,翌日早起,直訪其廬。時先生患中風,困臥褥中,見余之至,欣然目迎,如有欲言,然舌端澀縮,不能出口,仰出右手,書卜字而示。余知其意,筮得《否》之《遁》。

斷曰:此卦內卦為地沉下,外卦為天騰上,是心魂歸天,形體歸地,即心身相離之象。且“否”之為字,從不,從口,為口不能言,是氣息將絕之時也。今六三在上下之境,變則為《遁》,是先生將避俗世而超升仙界也。九四為翌日之未來者,其辭曰“有命無咎,疇高祉”,“有命”者,即所謂死生有命也;曰“無咎,疇高祉”者,行將逍遙極樂,永享天神之福祉矣。變而為《觀》,《觀》者祭祀之卦也,先生歿后,世人追慕其德而祭祀之。

據占,已知先生翌日將歿,乃書《否》之六三示之。先生固知《易》理,一見首肯而瞑目,其狀蓋自知天命,順受其正。翌日果溘然仙逝,乃以神祭葬之云。

嗚呼!君子視死如歸,余于先生見之。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