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也。
【玩辭】:憂恨消除。馬匹丟失無需追逐,自己會返回來。去見惡人,無咎。初九無應,剛動于下,悔也。惟其陽剛得正,心存悅道,與人合志,悔亡也。方睽之時,乖離未深,猶喪馬之失未遠,逐之愈去也;又當惡人睽違之情未甚,激之愈烈也。茍惡人迫我,則亦可見之,以避怨咎,猶不失勿逐之誡,而行合睽之事,孔子之于陽貨是也?!竼蜀R勿逐自復」,往者不追,不求同也?!敢姁喝恕?,來者不拒,不立異也。此君子在下無應之時,處方睽之道也。喪馬,失其匹配也。勿逐,淡然處之也。自復,睽違可合也。見惡人,遜以接之也。
【注疏】:喪,丟失,坎也。馬,九四,坎之主也。初四無應,失其匹配,喪馬之象,睽孤之義也。自復,變體出坎也。見,離也。惡人,睽違難近者,坎之丑陋也。見惡人,初四敵也。辟,同避,初不應四也。相應者,相與、相親、相近、相吸、相接、相引之義。敵應者,排斥、回避、打擊、敵意、無關、失去之義。咎,怨毒,九四坎之主也。
【觀象】:初九動變,兌之坎,參卦曰困,「有言不信」,不申其志,貞大人吉也?!竼蜀R勿逐」,不求其同,君子無咎也?!对姟どH帷吩疲骸熬訉嵕S,秉心無競。誰生厲階,至今為梗?”睽困之時異,而辟咎之道近矣。睽之未濟,猶睽間未深也,君子不求同,不存異,辨物居方,則無濡尾之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