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國也。后入于地,失則也。
【玩辭】:不明而暗,始升天上,后入地下。上六以陰居坤之終,明夷之極者也,不明其德以至于晦,五爻皆為其所傷,失道已極。始則處高位,光被俗表,傷人之明,終必入深淵,明夷輝淪,自傷其明,當商紂王殺比干,囚箕子,終至亡國之事也。初登于天,自耀其明,而傷人之明也。后入于地,自毀其明,而人之明不息也。
【注疏】:登,上升,震也。天,變艮也。四國,天下,坤也?!夺赂摺吩疲骸叭啻巳f邦,聞于四國?!编嵭{:“四國,猶言四方也。”
【觀象】:居卦之終反觀,則明夷猶晉,先離后坤,故曰「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上六動變,坤之艮,參卦曰謙,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地合德,君臣同心,則光被四表,德格上下,世無明夷也。暗主不食諫言,安能守謙道乎?明夷而謙,君子所以濟明夷之艱也。明夷之賁,不明庶政,亂用刑獄,商紂所以亡國也。
【總論】:縱觀明夷,上六象暗主,五爻皆被其傷,而各存濟夷之道也。初九夷其羽翼,微子用行也;六二夷其肱股,文王守柔也;九三夷于南狩,武王用明也;六四夷其心腹,比干守艱也;六五明不可息,箕子守貞也;上六不明反晦,商紂失道也。此六爻之用事,所以全明夷之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