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革⑴物⑵者⑶莫⑷若⑸鼎⑹,故受之以《鼎》。
【譯】能使生食物改變成熟食物的器具沒有什么能比得上炊器鼎,所以承接《革》的用《鼎》卦。
【注釋】⑴“革”變革(改變,變化,改良,改革,改造。),更改?!队衿罚骸案铮囊??!?/span>
⑵“物”指具體的或個別的物品。《尚書·禹貢》:“厥貢鹽絺,海物惟錯?!?/span>
⑶“者”用在形容詞、動詞、動詞詞組或主謂詞組之后,組成“者”字結構,用以指代人、事、物。指代人?!独献印罚骸爸苏咧?,自知者明?!?/span>
⑷“莫”沒有什么。《論語·憲問》:“莫我知也夫!”
⑸“若”及,比得上。《國語·晉語》:“病未若死?!?/span>
⑹“鼎”古代炊器,又為盛熟牲之器。多用青銅或陶土制成。圓鼎兩耳三足,方鼎兩耳四足。盛行于商周。多用為宗廟的禮器和墓葬的明器?!吨芏Y·秋官·掌客》:“鼎簋十有二。”
聲明:本文系轉載,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趙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