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兑住吩唬骸?/span>亡,其亡系于苞桑?!?/span>
【譯文】老師說:“遭遇危險的,是安逸地擔當官職的人;滅亡的,是保全自己能活在世上的人。混亂的,是靠別人幫助治理的結果。所以君子處安穩環境不忘防范危險;生存不忘記還有滅亡的可能;安定太平不忘記加強治理。所以自身能夠安全并且國家也可以保全?!兑捉洝氛f:‘困窮的狀態會消亡,將困窮消亡的希望維系在長出嫩芽的桑樹上。’”
注釋:“安”安適,安逸?!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熬羌希硬话?。”
? ? ? “位”職位,官爵?!睹献印とf章下》:“以為,則子君也,我臣也?!?/span>
? ? ? “保”保護,保全。《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
? ? ? “存”生存,存在。《左傳·宣公二年》:“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span>
? ? ? “亂”混亂。《荀子·不茍》:“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也?!?/span>
? ? ? “有”通“佑”。幫助。《荀子·大略》:“友者,所以相有也?!?/span>
? ? ? “治”治理,管理。《戰國策·秦策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span>
? ? ? “安”安穩,穩定?!独献印ち恼隆罚骸捌浒惨壮帧!?/span>
? ? ? “治”治理得好,安定太平。《管子·宙合》:“桀紂以亂亡,湯武以治昌?!?/span>
? ? ? “亂”治理?!肚f子·逍遙游》:“之人也,之德也,將磅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
? ? ? “其”根據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的。《孔雀東南飛》:“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span>
? ? ? “亡”滅,消亡?!稇饑摺の髦懿摺罚骸扒仞嚩鹜??!?/span>
? ? ? “系”連接,維系。《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吳為三軍以系于后?!?/span>
? ? ? “苞”草木長出的嫩芽。毛滂《踏莎行·早春即事》詞:“柳苞黃遍?!?/span>
? ? ??“桑”樹名。落葉喬木,葉可喂蠶。《說文》:“桑,蠶所食葉木。”
聲明:本文系轉載,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趙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