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蒙⑴ 亨⑵。匪我求⑶童⑷蒙,童蒙求⑸我。初⑹筮⑺告⑻,再三⑼瀆⑽,瀆則不告,利⑾貞⑿。
【譯】本經?由于見識淺經驗少不知怎樣做才能通達。解決這些問題不是我去尋找像奴仆一樣見識淺經驗少的人,而是像奴仆一樣見識淺經驗少的人前來求我,剛開始往遠方去需要告訴他怎樣做才能通達,經一次又一次遠行他就會沒有阻礙地往遠方去了,能沒有阻礙地往遠方去就不用告訴了,這對做事意志堅定的人有利。
注釋: ⑴“蒙”幼稚(形容見識淺,經驗少。)。《周易·序卦》:“物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
? ? ? ⑵“亨”通達,順利。《后漢書·班固傳》:“性類循理,品物咸亨?!?/span>
? ? ? ⑶“求”尋找,尋求。《孟子·梁惠王上》:“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
? ? ? ⑷“童”僮仆;奴仆。《漢書?貨殖傳》:“童手指千。”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童,奴婢也?!?/span>
? ? ? ⑸“求”請求?!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拔岵荒茉缬米樱唤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span>
? ? ? ⑹“初”起始,開端。《詩經·王風·兔爰》:“我生之初。”
? ? ? ⑺“筮”往遠方去。《漢語大詞典》通“逝”。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老子·道經》:“大曰筮,筮曰遠,遠曰反?!卑?,今本《老子》作“逝”。(逝:去;往?!墩f文》:“逝,往也?!薄稄V雅》:“逝,行也?!?
? ? ? ⑻“告”告訴?!蹲髠鳌る[公元年》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 ? ? ⑼“再三”屢次,一次又一次。《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歡,慷慨有余哀?!?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沒有堵塞,可以通過
? ? ? ⑽“瀆”沒有阻礙?!犊滴踝值洹贰讹L俗通·山澤篇》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顏師古注曰:『江、河、淮、濟為四瀆,瀆者,發源而注海者也?!凰^發源而注海者,江、河、淮、濟皆發源于西,而注乎東,受他水而不為他水之所受,有直通之意,故謂之瀆。(通:沒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
? ? ? ⑾“利”有利于,對……有利?!独献印ぐ苏隆罚骸八评f物而不爭?!?/span>
? ? ? ⑿“貞”堅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賈子道術》:“言行抱一謂之貞?!敝T葛亮《出師表》:“貞良死節之臣。”
?
【蒙】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懊珊啵币院嘈袝r中也?!胺宋仪笸?,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圣功也。
【譯】彖?見識淺經驗少,山下有水形成險阻,遇到險阻因而停止行動。因見識淺經驗少難以應對,“由于見識淺經驗少不知怎樣做才能通達。”因為通達的時候行動才是適當的?!敖鉀Q這些問題不是我去尋找像奴仆一樣見識淺經驗少的人,而是像奴仆一樣見識淺經驗少的人前來求我。”只有這樣他的志向才能應和我?!皠傞_始往遠方去需要告訴他怎樣做才能通達,”因為他具有堅定剛強的意志。“經一次又一次遠行他就會沒有阻礙地往遠方去了,能沒有阻礙地往遠方去就不用告訴了?!睕]有阻礙就是解決了見識淺經驗少的問題。將見識淺經驗少的人培養成正常人,這是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的功績。
此彖辭篇幅較長下面將其分段注解。
【原文】蒙⑴,山下有險⑵,險而⑶止⑷,蒙。
【譯文】見識淺經驗少,山下有水形成險阻,遇到險阻因而停止行動。因見識淺經驗少難以應對,
注釋: ⑴“蒙”蒙昧無知?!稇饑摺ろn策》:“民非蒙愚也?!?/span>
? ? ? ⑵“險”險阻。《左傳·成公二年》:“茍有險,余必下推車?!?/span>
? ? ? ⑶“而”表示因果關系。相當于“因而”、“所以”?!盾髯印駥W》:“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 ? ? ⑷“止”停住,中斷進程?!秴问洗呵铩は沦t》:“亦可以止矣。”注:“止,休也。”
【原文】“蒙亨,”以⑴亨⑵行⑶時⑷中⑸也。
【譯文】“由于見識淺經驗少不知怎樣做才能通達?!币驗橥ㄟ_的時候行動才是適當的。
注釋: ⑴“以”因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以貪勤民?!?/span>
? ? ? ⑵“亨”通達,順利。《后漢書·班固傳》:“性類循理,品物咸亨?!?/span>
? ? ? ⑶“行”行動,作為。《詩經·衛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時?!?/span>
? ? ? ⑷“時”通“是”。《康熙字典》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
? ? ? ⑸“中”適當,適中?!逗鬂h書·安帝紀》:“朕以不明,統理失中。”
【原文】“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⑴應⑵也。
【譯文】“解決這些問題不是我去尋找像奴仆一樣見識淺經驗少的人,而是像奴仆一樣見識淺經驗少的人前來求我。”只有這樣他的志向才能應和我。
注釋: ⑴“志”心意,志向?!渡袝に吹洹罚骸霸娧灾?,歌永言?!?/span>
? ? ? ⑵“應”應和,響應。《國語·晉語》:“龜往離散以應我。”
【原文】“初筮告,”以⑴剛⑵中⑶也?!霸偃秊^,瀆則不告,”瀆蒙也。
【譯文】“剛開始往遠方去需要告訴他怎樣做才能通達,”因為他具有堅定剛強的意志?!敖浺淮斡忠淮芜h行他就會沒有阻礙地往遠方去了,能沒有阻礙地往遠方去就不用告訴了?!睕]有阻礙就是解決了見識淺經驗少的問題。
注釋: ⑴“以”因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以貪勤民?!?/span>
? ? ? ⑵“剛”堅強。(堅強:堅定剛強,不可動搖或摧毀。)《商君書·立本》:“強者必剛斗其意?!?/span>
? ? ? ⑶“中”內心,(心或思想、意志。古人以心為思想的器官,因心和思想皆在身內,故稱內心。)胸中,心里?!对娊洝ご笮颉罚骸扒閯佑谥校斡谘??!?/span>
【原文】蒙以⑴養⑵正⑶,圣⑷功⑸也。
【譯文】將見識淺經驗少的人培養成正常人,這是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的功績。
注釋:⑴“以”句中語氣詞。韓愈《賀冊尊號表》:“歡欣踴躍,以歌以舞?!?/span>
? ? ? ⑵“養”修養,培養?!痘茨献印m真訓》:“和愉虛無,所以養德也。”
? ? ? ⑶“正”正常。《論衡·正直》:“遭時變化,非天之正氣?!?/span>
? ? ? ⑷“圣”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韓非子·五蠹》:“然則有美堯舜鯀禹湯武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
? ? ? ⑸“功”功績,功勞。《漢書·高帝紀》:“且人有大功,擊之不詳,不如因善之。”
?
【蒙】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⑴以果⑵行⑶育⑷德⑸。
【譯】象?山下流出泉水,由于見識淺經驗少不知其出處,才德出眾的人要果斷行動使見識淺經驗少的人能得到良好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