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初六爻辭說的是出門在外旅行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自身受到傷害。
詳解如下:
【旅】初六 旅瑣⑴瑣,斯⑵其⑶所⑷取⑸災⑹。
【譯】初六?旅行途中要小心再小心,離開那些可能招致傷害的地方。
【旅】初六 象曰 旅瑣瑣,志⑺窮⑻災也。
【譯】象“旅行途中要小心再小心?!逼湟庠甘亲柚箓Πl生。
注釋:?⑴“瑣”仔細(小心,當心、留神。)?!稘h書·丙吉傳》:“吉善其言,召東曹案邊長吏,瑣科條其人?!?/span>
? ? ??⑵“斯”離開?!读凶印S帝》:“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span>
? ? ??⑶“其”代詞。表指示。譯為“那”“那些”。朱熹《中庸集注》:“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span>
? ? ??⑷“所”謂語動詞前,構成名詞性短語,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百n我南都之田,狐貍所居,豺狼所嗥?!?/span>
? ? ??⑸“取”招致?!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按蟾2辉伲蝗∪柩?。”
? ? ??⑹“災”危害(傷害或損害)。《尚書·盤庚上》:“乃敗禍奸宄,以自災于厥身。”
? ? ??⑺“志”志氣,意愿?!洞呵?span style="font-size: 12pt; text-indent: 13.45pt;">·說題辭》:“思慮為志。”
? ? ??⑻“窮”止,息?!抖Y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旅】六五 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旅】六五 象曰 終以譽命,上逮也。
現有關注解周易的資料這樣注解這斷爻辭、象辭:
【白話】六五?射野雞,丟失一只箭,最后會有名聲與祿位。
象曰?最后會有名聲與祿位,是因為往上獲得支持。
這種注解從表面上看似乎合理,但仔細推敲一下就令人生疑了:
首先:此卦為旅卦,所寫的應與旅行有關,不是射獵的卦。
其次:射野雞又丟了箭,還能有名聲與祿位。未免古代的名聲與祿位的取得也太容易了吧!
再者:象辭中的“逮”這里譯成“獲得”。然而查遍古今各種解讀古文的字典沒有支持這樣解釋的。
其實這里的“雉”是古代擲色子的采名;“矢”是古代投壺用的籌碼。
《直方周易》認為應這樣解:
【旅】六五 射⑴雉⑵,一⑶矢⑷亡⑸,終⑹以⑺譽⑻命⑼。
【譯】六五?旅途中打賭擲色子,他專一帶一套籌碼外出,他終于因為玩樂而名聲遠揚。
注釋:?⑴“射”打賭,比賽。漢枚乘《七發》:“于是使射千鎰之重,爭千里之逐。”
??????⑵“雉”擲色子的采名?!稌x書·劉毅傳》:“毅次擲得雉,大喜。”
??????⑶“一”專一。《漢書·鄒陽傳》:“守職不橈,可謂誠一矣?!?/p>
??????⑷“矢”古代投壺用的籌碼?!抖Y記·投壺》:“投壺之禮,主人奉矢。”
??????⑸“亡”外出,出門?!墩撜Z·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p>
??????⑹“終”終于?!逗鬂h書·順帝紀》:“孝順初立時髦允集,匪砥匪革,終淪嬖習?!?/p>
??????⑺“以”由于,因為?!蹲髠鳌べ夜辍罚骸耙载澢诿?。”
??????⑻“譽”通作豫。歡樂,高興。《詩經·小雅》是以有譽處兮。《傳》譽,善聲也。處,安樂也。蘇氏曰:譽、豫通。凡詩之譽,皆言樂也。
??????⑼“命”通“名”。聲譽?!对娊洝ぶ茼灐べl》:“時周之命?!?/p>
【旅】六五?象曰 終以譽命,上⑴逮⑵也。
【譯】象“他終于因為玩樂而名聲遠揚?!笔钦f他是上等地文雅安閑。
注釋:?⑴“上”上等,等級高或品質良好?!秾O子·謀攻》:“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p>
??????????⑵“逮”文雅安閑的樣子?!抖Y記·孔子閑居》:“威儀逮逮,不可選也?!?/p>
??【旅】上九 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后號啕。 喪牛于易,兇。
???現注解周易的有關資料將此爻辭這樣解:
??【譯】上九?鳥焚燒了它的鳥巢,旅行者開始欣喜歡笑,后來號啕大哭,在田畔丟失牛,有兇險。
???筆者對類似此解存疑:
??首先:作文章古今同理,必圍繞主題論述?!奥谩睘槁眯?,鳥焚燒了它的鳥巢與旅行何干?文不對題。
??其次:“文以載道”鳥失家園,旅人卻在大笑,這個旅人同情心在那里?違背“文以載道”之理。
??再者:鳥焚燒了它的鳥巢是如何燒的,鳥會用火嗎?鳥又是用啥點的火?
???其實這條爻辭記錄的是古代居住在中國東部近海一帶的居民向中原遷徙旅途中發生的事情。
???這里的“鳥”非指會飛的鳥,而是“島”的古字;(見注釋1)
??“巢”也非鳥巢,而是古人的“簡陋的住處”;(見注釋2)
??“易”也非田畔,而是“易地?!?b>(改變居地)(見注釋6)
???《直方周易》認為應這樣翻譯這條爻辭:
【旅】上九 鳥⑴焚其巢⑵,旅人先笑⑶后號啕。喪⑷牛于⑸易⑹,兇。
【譯】上九?島夷人焚燒了他們的簡陋住所向中原遷徙。旅途中的島夷人開始時心情愉悅發出欣喜笑聲,后來放聲大哭,因為在改變居住地的旅途中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牛,不吉利。
【旅】上九?象曰 以⑺旅在上⑻,其義⑼焚也。 喪牛于易,終⑽莫⑾之⑿聞⒀也
【譯】象?認為此遷徙旅行是在尋求更好的生存之處,他理應將原來的住所燒掉。“在改變居住的旅途中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牛。”是說始終沒有牛的消息。
注釋:?⑴“鳥”“島”的古字?!妒酚洝の宓郾炯o》:“南撫交阯、北發、西戎、析枝……東長、鳥夷 ,四海之內,咸戴 帝舜之功?!保ā?b>鳥夷”?海島居民。先秦時指中國東部近海一帶的居民。《漢書·地理志上》:“鳥夷皮服。”)
⑵“巢”簡陋的住處。《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橧zēng?用柴薪堆造的住處。)
⑶“笑”顯露愉悅的表情,發出欣喜的聲音。
⑷“喪”喪失;失去。《韓非子·五蠹》:“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p>
⑸“于”引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對象、范圍和原因的介詞??勺g為: 在、向、到、從、對于、由于、在…中。、在…方面(上、中)《后漢書·列女傳》:“捐金于野?!?/p>
⑹“易”改變:易手,易地?!读凶印珕枴罚骸昂钜坠?,始一返焉?!?
⑺“以”認為……是……?!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骸盎蛞詾樗?,或以為亡?!?/p>
⑻“上”上等,等級高或品質良好?!稇饑摺で夭摺罚骸吧峡蛷内w來?!?/p>
⑼“義”《漢語大詞典》理應。《易·需》:“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备吆唷吨芤状髠鹘褡ⅰば琛贰案娇肌保骸啊兑讉鳌烦R粤x為宜。義、宜古通用?!堵谩は髠鳌吩唬骸月迷谏?,其義焚也?!夺屛摹罚骸槐咀饕似浞僖病!吮緯x、宜通用之證?!?/p>
⑽“終”始終,總。表始終全過程?!稇饑摺の翰摺?;“愿終守之。”
⑾“莫”無,沒有。《詩經·小雅·天?!罚骸疤毂6?,以莫不興?!?/p>
⑿“之”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相當于他、她、它、他們?!蹲髠鳌べ夜辍罚骸班嵣倘讼腋邔⑹杏谥?,遇之?!?/p>
⒀“聞”知識;見聞;消息?!墩撜Z·季氏》:“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p>
聲明:本文系轉載,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趙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