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第26卦-大畜?山天大畜(乾下艮上)-[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卷第四》

[清]李光地|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26卦-大畜?山天大畜(乾下艮上)

程傳:《大畜·序卦》:“有無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薄稛o妄》則為有實,故可畜聚,《大畜》所以次《無妄》也。為卦艮上乾下,天而在于山中,所畜至大之象。畜為畜止,又為畜聚。止則聚矣。取天在山中之象,則為蘊畜。取艮之止乾,則為畜止。止而后有積,故止為畜義。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本義:“大”,陽也。以艮畜乾,又畜之大者也。又以內乾剛健,外艮篤實輝光,是以能日新其德。而為畜之大也。以卦變言,此卦自《需》而來,九自五而上,以卦體言,六五尊而尚之。以卦德言,又能止健,皆非大正不能,故其占為“利貞”,而“不家食吉”也。又六五下應于乾,為應乎天,故其占又為“利涉大川”也?!安患沂场保^食祿于朝,不食于家也。

程傳:莫大于天,而在山中,艮在上而止乾于下,皆蘊畜至大之象也。在人為學術道德充積于內,乃所畜之大也。凡所畜聚皆是。專言其大者,人之蘊畜,宜得正道,故云“利貞”。若夫異端偏學,所聚至多,而不正者固有矣。既道德充積于內,宜在上位,以享天祿,施為于天下,則不獨于一身之吉,天下之吉也。若窮處而自食于家,道之否也,故“不家食”則“吉”。所畜既大,宜施之于時,濟天下之艱險,乃大畜之用也,故“利涉大川”。此只據大畜之義而言,《彖》更以卦之才德而言,諸爻則唯有止畜之義。蓋《易》體道隨宜,取明且近者。

集說:《朱子語類》云:某作《本義》,欲將文王卦辭,只大綱依文王本義略說,至其所以然之故,卻于孔子《彖傳》中發之。且如“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只是占得《大畜》者,為“利貞不家食”而“吉”,“利”于“涉大川”。至于剛上尚賢等處,乃孔子發明,各有所主。爻象亦然。如此則不失文王本意,又可見孔子之意,但今未暇整頓耳。

胡氏炳文曰:“不家食”,是賢者不畜于家而畜于朝?!吧娲蟠ā?,又似有畜極而通之意。要之兩利字,一吉字,占辭自分為三,不必泥而一之也。

御纂周易折中卷第四:大畜初九

初九,有厲,利已。

本義:乾之三陽,為艮所止,故內外之卦各取其義。初九為六四所止,故其占往則有危,而利于止也。

程傳:《大畜》,艮止畜乾也。故乾三爻皆取被止為義,艮三爻皆取止之為義。初以陽剛,又健體而居下,必上進者也。六四在上,畜止于己,安能敵在上得位之勢?若犯之而進,則有危厲,故利在已而不進也。在他卦,則四與初為正應,相援者也。在《大畜》,則相應乃為相止畜。上與三皆陽,則為合志。蓋陽皆上進之物,故有同志之象,則無相止之義。

集說:蔡氏清曰:初九不可進而未必能自不進,故戒之云進則有“厲”,唯“利”于已也。若九二之處中,能自止而不進者也,則以其所能言之曰“輿說輹”。

御纂周易折中卷第四:大畜九二

九二,輿說蝮。

本義:九二亦為六五所畜,以其處中,故能自止而不進,有此象也。

程傳:二為六五所畜止,勢不可進也。五據在上之勢,豈可犯也?二雖剛健之體,然其處得中道,故進止無失。雖志于進。度其勢之不可,則止而不行,如車輿說去輪輹,謂不行也。

御纂周易折中卷第四:大畜九三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本義:三以陽居健極,上以陽居畜極,極而通之時也。又皆陽爻,故不相畜而俱進,有“良馬逐”之象焉。然過剛銳進,故其占必戒以“艱貞”“閑習”,乃利于有往也。日,當為日月之日。

程傳:三剛健之極,而上九之陽,亦上進之物,又處畜之極而思變也。與三乃不相畜而志同,相應以進者也。三以剛健之才,而在上者與合志而進,其進如良馬之馳逐,言其速也。雖其進之勢速,不可恃其才之健與上之應,而忘備與慎也。故宜艱難其事,而由貞正之道。輿者用行之物,衛者所以自防。當自日常閑習其車輿,與其防衛,則利有攸往矣。三乾體而居正,能貞者也,當其銳進,故戒以知難,與不失其貞也。志既銳于進,雖剛明有時而失,不得不戒也。

集說:項氏安世曰:初九在初,故稱“童牛”。九二以剛居柔無勢,故為“豮豕”。九三純乾,故為“良馬。”

御纂周易折中卷第四:大畜六四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本義:“童”者,未角之稱,“牿”,施橫木于牛角以防其觸,《詩》所謂楅衡者也。止之于末角之時,為力則易,大善之吉也,故其象占如此?!秾W記》曰:禁于未發之謂豫,正此意也。

程傳:以位而言,則四下應于初,畜初者也。初居最下,陽之微者,微而畜之則易制,猶“童牛”而加牿,大善而“吉”也。概論畜道,則四艮體,居上位而得正,是以正德居大臣之位,當畜之任者也。大臣之任,上畜止人君之邪心,下畜止天下之惡人。人之惡,止于初則易,既盛而后禁,則捍格而難勝。故上之惡既甚,則雖圣人救之,不能免違拂。下之惡既甚,則雖圣人治之,不能免刑戮。莫若止之于初,如“童?!倍雨?,則“元吉”也。牛之性,觝觸以角,故牿以制之。若童犢始角而加之以牿,使觝觸之性不發,則易而無傷。以況六四能畜止上下之惡于未發之前,則大善之吉也。

集說:《朱子語類》云:《大畜》下卦,取其能自畜而不進,上卦取其能畜彼而不使進。然四能止之于初,故為力易。五則陽已進而止之,則難。以柔居尊,得其機會可制,故亦吉,但不能如四之“元吉”耳。

御纂周易折中卷第四:大畜六五

六五,豮豕之牙,吉。

本義:陽已進而止之。不若初之易矣。然以柔居中,而當尊位,是以得其機會而可制。故其象如此,占雖“吉”而不言“元”也。

程傳:六五居君位,止畜天下之邪惡。夫以億兆之眾,發其邪欲之心,人君欲力以制之,雖密法嚴刑,不能勝也。夫物有總攝,事有機會,圣人操得其要,則視億兆之心猶一心,道之斯行。止之則戢,故不勞而治,其用若豮豕之牙也?!磅埂保瑒傇曛?,而牙為猛利,若強制其牙,則用力勞而不能止其躁猛,雖縶之維之,不能使之變也。若豮去其勢,則牙雖存而剛躁自止。其用如此,所以“吉”也。君子法豮豕之義,知天下之惡,不可以力制也,則察其機,持其要,塞絕其本原,故不假刑法嚴峻而惡自止也。且如止盜,民有欲心,見利則動,茍不知教而迫于饑寒,雖刑殺日施,其能勝億兆利欲之心乎?圣人則知所以止之之道,不尚威刑,而修政教,使之有農桑之業,知廉恥之道,雖賞之不竊矣。故止惡之道,在知其本,得其要而已。不嚴刑于彼。而修政于此,是猶患豕牙之利,不制其牙而豮其勢也。

御纂周易折中卷第四:大畜上九

上九,何天之衢,亨。

本義:“何天之衢”,言何其通達之甚也?畜極而通,豁達無礙,故其象占如此。

程傳:予聞之胡先生曰:“天之衢亨”,誤加何字。事極則反,理之常也,故畜極而“亨”?!缎⌒蟆沸笾。蕵O而成,《大畜》畜之大,故極而散。極既當變,又陽性上行,故遂散也。天衢,天路也。謂空虛之中,云氣飛鳥往來,故謂之天衢。天衢之亨,謂其亨通曠闊,無有蔽阻也。在畜道則變矣,變而亨,非畜道之亨也。

集說:張氏浚曰:剛在上為“何”,何謂勝其任。

王氏宗傳曰:《彖傳》曰:“剛上而尚賢”,則上九是也。以陽德而居五之上,為五所尚,此所以有“何天之衢”之象。天衢,通顯之地也。下之三陽,由己上進,故九三日“良馬逐”。又曰“上合志也”,此賢者之道所以亨也。“何”,如何校之何,《釋文》曰:梁武帝讀音賀是也。言以身任天下之責,當畜賢之時,為五所尚,主張賢路,賢者之得志,莫盛于斯也。

吳氏澄曰:后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云,荷天衢以元亨,何作荷,何天之衢,其辭猶《詩》言何天之休,何天之龍?!洞笮蟆氛撸魂栔褂谕?,而三陽藏畜于內。畜極則散,止極則行。故上九雖艮體,至畜之終,則不止而行也。

胡氏炳文曰:隨畜隨發,不足為《大畜》。唯畜之極而通,豁達無礙,如天衢然。此不徒為仕者之占,《大學章句》所謂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者,亦是此意。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者,以之可也。

蔡氏清曰:觀畜極而通之意,則知君子患屈之未至耳,不患其不伸也。

案:“何”字,《程傳》以為誤加,《本義》以為發語,而諸家皆以荷字為解,義亦可從。蓋“剛上尚賢”者,唯上九一爻當之,且為艮主,是卦之主也,故取尚賢之義。則是賢路大通,卦所謂“不家食”者此已。取艮主之義,則能應天止健,卦所謂涉大川者此已,故天衢者,喻其通也?!昂商熘椤闭撸云溆鰰r之通也?!峨s卦》云:“大畜時也”,正謂此也。吳氏引《商頌》之《詩》者,語意尤近。

總論:胡氏炳文曰:他卦取陰陽相應,此取相畜。內卦受畜,以自止為義,外卦能畜,以止之為義。獨三與上居內外卦之極,畜極而通,不取止義。

葉氏良佩曰:卦《彖》兼取畜止、畜聚二義,《大象》專取畜聚義,六爻專取畜止義。初九進則“有厲”,唯利于已,知難而止者也;九二處得中道,能“說輹”而不行,時止則止者也;九三與上合志,其進也如良馬之馳逐,此畜極而通之象,然猶以“艱貞”閑習為戒者,慮其可進而銳于進也;六四當大畜之任,能止惡于初,若童牛始角而加之以牿,則大善之吉也;六五制惡有道,得其機會,故其象以“豮豕之牙”,其占雖吉,然比之于四則有間矣?;騿柫摹霸保秱鳌吩弧坝邢病?,六五之吉,乃曰”有慶”,何也?曰:論為力之難易,則四為易,故曰“元吉”;論其功之廣狹,則五為廣,故曰“有慶”;上九之“亨”,畜極而大通也,故以天之衢為象,“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其斯以為道大行乎?

案:“有厲”“說輹”,則猶“家食”者也,阻于“大川”者也?!瓣雠!薄柏k豕”,則猶治不肖者也,弘濟艱難者也。至“良馬逐”則漸通矣。然猶防賢路之崎嶇,而“日閑輿衛”,故至于“何天之衢”,然后大道夷而險阻去也,卦爻義之相關者在此。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