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文】-[北宋]張載撰《橫渠易說》

[北宋]張載|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北宋]張載撰《橫渠易說》佚文

四庫書目提要稱此書末“有總論十一則”,即指下列諸文,后人因亦以總論稱之。然細審原文,大抵皆集零簡斷片而成,且可分為二十四則,其中僅四則可視為系辭總論,余皆為易說或理窟、語錄之錯簡,而見于精義者尤為不少。此蓋編集易說時發見之佚文,以其無可歸納,附之于末。今分別移入有關各文之下,并逐條注明。

系辭所舉易義是圣人議論到此因舉易義以成之亦是人道之大且要者也

系辭反復惟在明易所以為易撮聚眾意以為解欲曉后人也

化不可言難知可以言難見如日景之行則可知之其所以行則難見也人于龜策無情之物不知其將如何惟是自然莫或使之然者陰陽不測之類也己方虛心以鄉之卦成于爻以占之其辭如何取以為占圣人則又于陰陽不測處以為占或于夢寐或于人事卜之然圣人于卜筮亦鮮蓋其為疑少故也

不見易則不識造化不識造化則不知性命既不識造化則將何謂之性命也

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人雖信此說然不知能以何為有以何謂之無如人之言曰自然而鮮有識自然之為體觀其幾者善之幾也惡不可謂之幾如曰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亦止言吉耳上交不諂下交不瀆人事不過于上下之交此可盡人道也且如孝弟仁之本亦可以言幾造端乎夫婦亦可以言幾親親而尊賢亦可以為幾就親親尊賢而求之又有幾焉又如言不誠其身不悅于親亦是幾處茍要入德必始于知幾

欲觀易先當玩辭蓋所以說易象也不先盡系辭則其觀于易也或遠或近或太艱難不知系辭而求易正猶不知禮而□□秋也系辭所以論易之道既知易之道則易象在其中故觀易必由系辭系辭獨說九卦之德者蓋九卦為德切于人事

有謂心即是易造化也心又焉能盡易之道

易象系之以辭者于卦既已具其意象矣又切于人事言之以示勸戒釋氏之言性不識易識易然后盡性蓋易則有無動靜可以兼而不偏舉也無則氣自然生氣之生即是道是易

乾不居正位是乾理自然惟人推之使然邪

主應物不能固知此行而流也入德處不移則是道不進重滯者也

動靜不失其時是時措之宜也集義也集義久則自有光明靜則無見必動乃見其道光明以其本之光明故其發也光明學行之乃見至其疑處始是實疑于是有學險而止蒙夫于不當止而止是險也如告子之不動心必以義為外是險而止也蒙險在內是蒙昧之義蒙方始務求學而得之始是得所止也若蹇則是險在外者也

易乃是性與天道其字日月為易易之義包天道變化

易非止數春秋大義不止在元

在易則是至理在孟子則是氣

下一章節

沒有了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