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元亨,利涉大川。
元亨然后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
憂患內萌,蠱之謂也。泰終反否,蠱之體也,弱而止,待能之時也。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后甲三日”,成前事之終;“先甲三日”,善后事之始也。剛上柔下,故可為之唱,是故先甲三日以蠲其法,后甲三日以重其初,明終而復始,通變不窮也。至于巽之九五,以其上下皆柔,故必無初有終,是故先庚后庚,不為物首也。于甲取應物而動,順乎民心也。一本為事之唱。法一作治。
初六,乾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象曰:“乾父之蠱”,意承考也。
處下不系應于上,如子之專制,雖意在承考,然亦危厲,以其柔巽故終吉。
九二,乾母之蠱,不可貞。
象曰:“乾母之蠱”,得中道也。
處中用巽,以剛系柔,乾母之蠱,得剛柔之中也。
九三,乾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
象曰:“乾父之蠱”,終無咎也。
義如初六,小有悔者,以其剛也。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裕父之蠱”,不能為父除患,能寬裕和緩之而已。以柔居陰,失之太柔,故吝。貞固乃可乾事,以柔致遠,往未得也。
六五,乾父之蠱,用譽。
象曰:“乾父用譽”,承以德也。
雖天子必有繼也,故亦云“乾父之蠱”。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隱居以求其志,故可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