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無妄四德,無妄而后具四德也。其曰“匪正有眚”,對無妄雷行天動也,天動不妄,故曰“無妄”。天動不妄則物亦無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也。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物因雷動,雷動不妄則物亦不妄,故曰“物與無妄”。育不以時,害莫甚焉。
初九,無妄往吉。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易所謂“得志”者,圣賢獲其愿欲者也。得臣無家,堯之志也;貞吉升階,舜之志也。
六二,不耕獲,不災畬,則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獲”,未富也。
柔之為道不利遠者,能遠利不為物首則可,乘剛處實則兇。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妄災之大,莫大于妄誅于人,以陰居陽,體躁而動,遷怒肆暴,災之甚者。系牛為說,緣耕獲生詞。
九四,可貞,無咎。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體健居尊,得行其志,故以無妄為疾?!盁o妄之疾”,疾無妄之謂也,欲妄動而不敢妄,是則以無妄為疾者也,如孟子言“有法家拂士”,是疾無妄者也。以無妄為病而醫之,則妄之意遂矣,故曰“勿藥有喜”,又曰“不可試也”,言不可用藥治之。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進而過中,是無妄而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