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禮聞取道義于人,不聞取其人之身。來之為言,屬有道義者謂之來。來學者,就道義而學之,往教者,致其人而取教也;“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是也。
教人當以次,守得定,不妄施。易曰:“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是剛中之德也。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半U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夫險而不止則入于坎,入于蹇,不止則是安其危之類也。以
其知險而止也,故成蒙之義方以有求。“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以蒙而求,故能時中,所以亨也。
[險而止蒙,夫于不當止而止,是險也,如告子之不動心,必以義為外,是險而止也。蒙險在內,是蒙昧之義。蒙方始務求學,而得之始,是得所止也。若蹇則是險在外者也。人心多則無由光明,“蒙雜而著”,“著”,古“著”字,雜著于物,所以為蒙。蒙,昏蒙也?!懊珊唷保院嘈袝r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俺躞吒妗保詣傊幸?。“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時[中]之義甚大,如“蒙亨以亨行時中也”者,蒙何(嘗)[以]有亨?以九二之亨行蒙者之時中,故蒙所以得亨也;蒙無遽亨之理,以九二循循行時中之亨也。蒙卦之義,主之者全在九二,彖之所論,皆二之義。教者但觀蒙者時之所及則道之,此是以亨行時[中]也;此時也,正所謂如時雨化之。如既引之中道而不使之通,則是教者之過;當時而道之使不失其正,則是教者之功。[“蒙以養正,圣功也”,]養其蒙使正者,圣人之功也。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以柔下賢,居于坎陷,然無所私系,用心存公,雖不能諭人于道以辨曲直,正法可也。善行法者多說于任刑,道非弘矣,故以往吝,故一作終。故君子哀矜而勿喜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擇婦而納之則吉。
九二以下卦之中主卦德,故曰子克家”。以子任家,必剛柔得中乃濟,不可嚴厲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金夫,二也;“不有躬”,履非正則不能固于一也。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不愿不信,蒙之失正者也。故蒙正如童吉,與夫彖之義同。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順也。
蒙暗犯寇,御之可也,以剛明極顯而寇蒙暗,則傷義而眾不率也。九二以剛居中,故能包蒙而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