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二五剛得中。處險能說。故亨。貞占也。二五為大人。故貞大人吉也。兌口為言。三至上正反兌。所向不同。故有言不信。此其義始見于左傳。左傳昭五年明夷之謙曰。于人為言。敗言為讒。謂謙上震為人為言。下艮為反震。故曰敗言。是以正反震為讒。易林承其義。于訟之困云。心與言反。正釋此語也。坤之離云。齊魯爭言。離二至五正反兌。故曰爭言。爭言即不信。離二至五。與困三至上同也。舊解皆誤。詳焦氏易詁。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坎剛揜。三至上剛揜。陽陷陰中故困。因而不失其所亨。唯君子能之。君子即大人。若小人即不堪矣。兌為口。三至上正反兌。故曰尚口。尚口乃窮者。言徒尚口說。必有相反而不信者。故窮也。
《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水在澤下。則澤竭矣。故曰無水。巽為命。而兌為反巽。為毀折。故曰致命??矠橹?。二人于淵不出。故曰遂志。學易之君子以之。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
兇。初在下。故曰臀。與夬九四同。株木謂坎。言初欲應四??蚕轂樽?。故困于株木。株乾也。韓非子守株待兔。而坎為棟。故為株木??矠橛???蚕轂楣取3踉谙?。故人于幽谷。離伏故不覿。三歲言其久。蓋初失位。處坎下。故其象如此。茹敦和以坎為三歲。王昭素謂初至三三爻為三歲。以坎上六證之。茹說是也。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離伏坎夜。故幽不明。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兇,無咎。
坎為酒食。需九五需于酒食是也。二居坎中。故困于酒食。巽為繩為級??矠槌?。巽在二前。故日朱龍(左言)方來。言將膺錫命也。博雅紱綬也。朱級貴人所服。以祭宗廟者。故用以亨祀則利也。然五不應故征兇。得中亦無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居陰中。故有慶。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巽為石??矠檩疝肌H芭R巽。故困于石。下據坎。故據于蒺藜。石堅剛不可人。蒺藜刺人。不可踐也。巽為人??矠閷m。故人于其官。巽為齊。妻者齊也。故巽為妻。巽為伏。又上無應。故人宮而不見妻也。象而如是。兇可知也。巽石象。宋邵雍用之。后儒怪駭。豈知焦氏易林。同人之小畜云。戴石上山。步跌不前。小畜小巽為石。下乾為山為首。石在首上。故曰戴石。余證尚多。詳焦氏易詁卷一。
《象》曰:據于蒺蔾,乘剛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釋文云。蒺藜茨草。虞翻謂為木名似非。釋估茨蒺藜。注布地蔓生。有子。三角刺人。詩庸(右邑)風。墻有茨。傳茨蒺藜??资栎鹩写?。不可踐者是也。惟不可踐。故以喻乘剛。若為木則不合矣。正義作藜。然爾雅及毛詩傳皆作藜。藜藜通用。阮校必謂藜是。似亦無確證。詳善也。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來應初為二所阻。故曰徐徐。二坎為車。離色黃外堅。故曰金車。困于金車。申來徐徐之故也。仍陰于險。不得應初也。然與初為正應。初吝終合。故曰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坎為志。志在下。言應初。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九五,劓刖。 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艮伏鼻不見。故曰劓。兌折震足象毀。故曰別??矠槌唷Y銥榧?。故曰赤紱。乃二爻坎為不應。故困于赤紱。上遇陰利往。故有說。兌為食。故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坎為志。二無應。故志未得??参逶皇芨?。茲與之同。傳所謂祭則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上六,困于葛藟。 于藟。曰動悔有悔。征吉。
巽為葛藟?。三至上正反巽。而三不應上。故困于葛藟危險不安之貌。上乘剛。元應。故有是象。兌為口。曰者自警也。言處此藟之境。時時以動海有悔自警。動海者言動而應三。三不應故侮。有悔者言下乘陽又有悔也。征吉謂三。言三往四。上得陽應而吉也。此二句向天的解。姑測其義如是。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未當者。言上不宜乘陽也。吉行者。三之四上得陽應。故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