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左傳蟲蠱。而歸藏作蜀。詩(?)風絹絹(左蟲)者躅(左蟲)。躅(左蟲)葵中蠶也。詩詁蜀已有蟲。再加蟲俗字。然則蜀亦蟲。與蠱義同也。蠱敗也。壞也。卦上山震木。為材木之所出。乃下卦為巽。巽隕落故敗。又巽為蟲。蟲蠢物朽腐。大過曰棟撓(左木)。易林旅之履云。木內生蠢。蠢即蠱。皆以巽也。故壞。禮王制。執左道以亂政疏云。蠢者損壞之名。周禮秋官庶氏。掌除毒蠱。鄭注毒蠱蟲物而病害人者。又翦氏。掌除蠢物。凡庶蠱之事。注蠱。蠢之類。又史記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蠱。注蠱惡氣。是蠱之為蠢為腐壞甚明。又左傳云。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女惑男。男敗。風落山。山敗。亦以敗壞說蠱。荀爽謂蠱為事。朱子蓋以為不安。又曰壞極而有事。夫卦名皆由卦象而生。詁蠱為事為惑。皆正訓不誤。而此則義為敗壞。亦卦象所命也。彖曰巽而止蠱。亦以敗壞為說。若必拘序卦而訓為事。則此句義難通矣。陽得陰則通。坤為大川。為事。剛往坤上。下履重陰。容民得眾。故曰利涉大川。曰往有事。乾元為甲、蠱之先為泰。乾為日。三爻故曰先甲三日。乃由泰反否而蠱為之始。初交上為蠱。二三隨上成否。甲之在下者反上。先甲變為后甲矣。故又曰后甲三日。蠱旁通隨。隨者由否反泰之始。上爻下成隨。四五隨下成泰。甲之在上者反下。后甲又變為先甲矣。否泰相循環相終始。來往 信。天道因如是也。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行道也。泰者隨之終。蠱者否之始。故曰終則有始。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風止山下。氣郁不通。故蠱。蠱則不生育。振而作之。所以救蠱而育德也。象義有因卦象而取法者。有反省者。茲則反省者也。
初六: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初雖不當位。然上承重陽。與上合志。與升初六同。故吉。易林以震巽為父母。詳焦氏易詁朱漢上以復姤為小父母。復殷(左艮)仍震巽。初伏震。故曰父。曰了。乾正也。能正父蠱。故曰有子考。逸周書謐法云??汲梢?。左氏襄十三年彌廟疏??汲梢?。言有成德也。有子考者。即謂有子能成就先業也。故無咎。風隕故厲。承陽故終吉。馬融王肅讀考字絕句。王注作考無咎。非也。
象曰:干父之蠱,意承考也。
意承考。謂初上承重陽。能承繼先德也。承順也。巽象。
九二:干母之蠱,不可貞。
巽為母,貞定也,不可貞,言二宜升五也。
象曰:干母之蠱,得中道也。
二五得中。
九三:干父之蠱,小有晦,無大咎。
三震體。故亦因父。按九三上雖無應。然當位。前臨重陰。與大畜九三象同。當吉。乃大畜九三利往。此云小悔無大咎者。以體下斷也。凡巽體上交多不吉。先儒不知其故在本弱。故多誤解。
象曰:干父之蠱,終無咎也。
九三前臨重陰。利往。故終無咎。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裕寬也。虞云不能凈父過也。前遇敵。陰遇陰則窒。故往吝。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蠱,用譽。
得中。有應。上承陽。而艮為名。故可致聞譽。
象曰:干父用譽:承以德也。
德謂陽。承以德。言上承陽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三震為王。為諸侯。上不應之。故曰不事王侯。言不事王侯之事也。高居物表。逍遙事外。故曰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則法也。不事王侯。若共伯和吳季禮之流是也。作奉事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