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第10卦-履卦?天澤履卦(兌下乾上)-[清]尚秉和撰《周易尚氏學?卷三》

[清]尚秉和|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10卦-履卦?天澤履卦(兌下乾上)

[清]尚秉和撰《周易尚氏學?卷三上經》第10卦-履卦:天澤履卦(兌下乾上)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虎尾。不咥人。亨。爾雅釋言。履者禮也。故太玄即擬為禮。禮莫大于辯上下。定尊卑。卦上天下澤。尊卑判然。人之行履。莫大于是。故曰履。乾為虎。四虎尾。兌在乾后。故曰履虎尾。履躡也。言三躡乾后也。乾為人。兌口為咥。人在外故不受咥。彖傳曰。柔履剛。言三步乾剛之后也。荀爽謂三履二。祇以下卦為說。豈知卦名。皆合上下卦取義。無取一卦者。且三履二。是柔乘剛。與卦義正相背。非也。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說而應乎乾。

謂三應上也。五下履巽。男為病宜有疚。疚即病也。然而不疚者。以五履帝位而中正也?;ルx為日故光明。人知坎為病。不知巽亦為病。故說疚象無有合者。豈知巽為隕落。當然亦為病。易林。巽之鼎云。病傷不治。以鼎下巽為病。兌之蠱云。瘡痍多病。以蠱上艮為瘡痍。下巽為病也。由易林推之易。遁九三云。有疾厲。豐六二云。往得疑疾。易原以巽為疾病。故易林本之也。(集解。荀注多利貞二字。兌秋乾冬正合。然他本皆無。)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謙坤為民為志。艮止為定。民志之所以不定者。以不知上下也。上天下澤。尊卑顯然。故君子法之。以定民志。周公制禮。是其事也。

初九:素履,往無咎。

四無應。二陽。陽遇陽得敵。宜有咎。然而無咎者。以能素位而行也。故曰素履。言屏去浮華。安常蹈素。循分自守也。能如此。故往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愿也。

得敵無應。故曰獨行。甘于獨行。故無咎也。先儒于同性相違之義知者鮮。故獨行之故。無有詳者。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伏艮為道路。比陰得中。故坦坦。坦坦者寬平也。兌為昧無應。故曰幽人。居中故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象多釋貞為正。此以不亂釋貞。明貞有正定二義也。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說文。眇。一目小也。兌為小。離目。故曰眇能視。震為履。二三半震。故曰跛能履。眇而視。跛而履。皆力不足而不止之象。故象曰不足以有明不足以與行也。三正在乾虎后故曰履虎尾。彖言不咥。此言咥者。蓋以上下卦言。乾虎在外。兌在后。故不咥。而以爻言。四虎尾。上虎首。三應在上。上必來三。虎首回噬。故三獨受咥而兇也。伏震為武人。乾為大君。三承乾。故曰武人為于大君。言武人忠于大君。陰順陽。代終事。與訟三之從王事同。象釋曰志剛。剛即謂大君。志剛即釋為義也。虞翻謂三失位。變得正成乾。直以武人變為大君。失之。近師俞蔭甫謂此與坤訟六三之或從王事同義。略露曙光。特又以三升乾上釋為字仍誤也。震武之象。國語重耳筮遇貞屯悔豫。皆有震。曰車有震武。武足跡也。震健。故震為武。易林本之。遇震即言武。于是履及巽之武人。象始大明。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兇。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三承重陽。故曰志剛。言志在順陽而行。即坤六三訟六三之所謂從王事也。巽為志。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子夏傳。愬愬恐懼也。四當乾末。正為虎尾。乾為惕。故為懼。然下孚于三。三陰。陽得陰志行。故終吉。小畜九五云。有孚。謂孚于四陰。此與同義。又大有上九吉。隨九四有孚。皆以下乘陰而吉。昔賢不究陰陽相孚之理。但云懼則吉者。非也。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陽孚陰故曰志行。巽為志。

九五:夬履,貞厲。

夬決也。絕也。言五承乘皆陽。上下應予絕也。貞卜問。厲危也。五居互巽之上。龔隕落。故危。否九五云。其亡其亡。兌九五云。孚于剝。有厲。亦皆以居巽上。故危也。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五正當巽上。故貞厲。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視履謂三。祥。吉兇之朕兆。上處履之終。故可回視已往之行事。而察其善惡之征祥。三上相上下。上來三。則皆當位。故曰其旋元吉。旋復也。來也。元吉。大吉也。祥荀作詳。祥詳古通。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五陽獨上有應。故大有慶。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