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曰: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
崔覲曰:鴻漸于磐,飲食衎衎。言六比三,女漸歸夫之象也。故云“進必有所歸”也。
虞翻曰:歸,嫁也。兌為妹。泰三之四,坎月離日,俱歸妹象。陰陽之義配日月,則天地交而萬物通。故以嫁娶也。
征兇,
虞翻曰:謂四也。震為征。三之四,不當位,故“征兇”也。
無攸利。
虞翻曰:謂三也。四之三,失正無應,以柔乘剛,故“無攸利”也。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虞翻曰:乾天坤地。三之四,天地交。以離日坎月戰陰陽,陰陽之義配日月,則萬物興,故“天地之大義”。乾主壬,坤主癸。日月會北。震為玄黃,天地之雜。震東兌西,離南坎北。六十四卦,此象最備四進正卦,故“天地之大義也”。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
虞翻曰:乾三之坤四。震為興。天地以離坎交陰陽,故“天地不交則萬物不興”矣。王肅曰:男女交而后人民蕃,天地交然后萬物興,故歸妹以及天地交之義也。
歸妹,人之終始也。
虞翻曰:人始生乾,而終于坤,故“人之終始”,《雜卦》曰:歸妹,女之終,謂陰終坤癸,則乾始震庚也。干寶曰:歸妹者,衰落之女也。父既沒矣,兄主其禮,子續父業,人道所以相終始也。
說以動,所歸妹也。
虞翻曰:說,兌。動,震也。謂震嫁兌所歸必妹也。
征兇,位不當也。
崔覲曰:中國皆爻失位,以象歸妹非正嫡,故“征兇”也。
無攸利,柔乘剛也。
王肅曰:以征則有不正之兇,以處則有乘剛之逆也,故“無所利”矣。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
干寶曰:雷薄于澤,八月九月將藏之時也。君子象之,故不敢恃當今之虞,而慮將來禍也。
君子以永終知敝。
虞翻曰:君子,謂乾也。坤為永終,為敝。乾為知。三之四,為永終;四之三,兌為毀折,故“以永終知敝”。崔覲曰:歸妹,從之始終也。始則征兇,終則無攸利,故“君子以永終知敝”為戒者也。
虞翻曰:震為兄,故“嫁妹”。謂三也。初在三下,動而應四,故稱“娣”。履,禮也。初九應變成坎,坎為曳,故“跛而履”。應在震,為征。初為娣。變為陰,故“征吉”也。
《象》曰:歸妹以娣,以恒也。跛而履,吉相承也。
虞翻曰:陽得正,故“以恒”。恒動初承二,故“吉相承也”。
虞翻曰:視,應五也。震上兌下,離正,故“眇而視”。幽人,謂二。初動,二在坎中,故稱“幽人”。變得正,震喜兌說,故“利幽人之貞”。與履二同義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虞翻曰:常,恒也。乘初未之五,故“未變常也”。
虞翻曰:須,需也。初至五,體需象,故“歸妹以須”。娣,謂初也。震為反,反馬歸也。三失位,四反得正。兌進在四,見初進之,初在兌后,故“反歸以娣”。
《象》曰:歸妹以須,位未當也。
虞翻曰:三未變之陽,故“位未當”。
虞翻曰:愆,過也。謂二變,三動之正,體大過象??苍码x日,為期三變。日月不見。故“愆期”??矠橐?,震為行,行曳,故“遲”也。歸謂反三。震春兌秋,坎冬離夏,四時體正,故“歸有時”也。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虞翻曰:待男行矣。
虞翻曰:三四已正。震為帝,坤為乙,故曰“帝乙”。泰乾為良,為君。乾在下,為小君,則妹也。袂,口袂之飾也。兌為口,乾為衣,故稱“袂”。謂三失位無應。娣袂,謂二得中應五,三動成乾,為良,故“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故《象》曰:“以貴行也”矣。
月幾望,吉。
虞翻曰:幾,其也??苍码x日,兌西震東,日月象對,對曰“幾望”。二之五,四復三,得正,故“吉”也。與小畜、中孚月幾望同義也。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
虞翻曰:三四復正,乾為良。
其位在中,以貴行也。
虞翻曰:三四復,二之五,成既濟。五貴,故“以貴行也”。
虞翻曰:女謂應三,兌三。逢下受上稱承。震為筐。以陰應陰,三四復位,坤為虛,故“無實”。《象》曰:“承虛筐也”。
士刲羊無血,無攸利。
虞翻曰:刲,刺也。震為士,兌為羊,離為刀,故“士刲羊”。三四復位成泰,坎象不見,故“無血”。三柔乘剛,故“無攸利”也。
《象》曰:上六無實,承虛筐也。
虞翻曰:泰坤為虛,故“承虛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