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第35卦-晉卦?火地晉卦(坤下離上)-[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卷七》

[唐]李鼎祚|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35卦-晉卦?火地晉卦(坤下離上)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虞翻曰:觀四之五。晉,進也。坤為康???,安也;初動體屯,震為侯,故曰“康侯”。震為馬,坤為用,故“用錫馬”。艮為多,坤為眾,故“繁庶”。離日在上,故“晝日”。三陰在下,故“三接”矣。

《彖》曰: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

崔覲曰:渾天之義,日從地出,而升于天,故曰“明出地上”。坤,臣道也。日,君德也。臣以功進,君以恩接,是以“順而麗乎大明”。雖以卦名,晉而五爻為主,故言“柔進而上行”也。

柔進而上行,

蜀才曰:此本觀卦。案:九五降四,六四進五,是柔進而上行也。

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

荀爽曰:陰進居五,處用事之位。陽中之陰,侯之象也;陰性安靜,故曰“康侯”。馬,謂四也。五以下,群陰錫四也。坤為眾,故曰“蕃庶”矣。

晝日三接也。

侯果曰:康,美也。四為諸侯,五為天子,坤為眾,坎為馬。天子至明于上,公侯謙順于下,美其治物有功。故蕃錫車馬,一晝三覿也?!恫奢摹反逃耐跷曛T侯詩曰:雖無與之,路車乘馬?!洞笮腥寺殹吩唬褐T公:三饗,三問,三勞;諸侯:三饗,再問,再勞;子男:三饗、一問、一勞,即天子三接諸侯之禮也。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鄭玄曰:地雖生萬物,日出于上,其功乃著,故君子法之,而“以明自昭其德”。

虞翻曰:君子謂觀乾。乾為德,坤為自,離為明。乾五動,以離日自照,故“以自昭明德”也。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虞翻曰:晉,進。摧,憂愁也。應在四,故“晉如”。失位,故“摧如”。動得位,故“貞吉”。應離為罔,四坎稱孚,坤弱為裕,欲四之五成巽,初受其命,故“無咎”矣。

《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也。

虞翻曰:初動震為行。初一稱獨也。

裕無咎,未受命也。

虞翻曰:五未之巽,故“未受命也”。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

虞翻曰:震謂應,在坎上,故“愁如”。得位處中,故“貞吉”也。

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虞翻曰:乾為介福,艮為手,坤為虛,故稱“受”。介,大也。謂五已正中,乾為王,坤為母。故“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茲介福,以中正也。

《九家易》曰:五動得正中,故二受大福矣。大福,謂馬與蕃庶之物是也。

六三:眾允,悔亡。

虞翻曰:坤為眾。允,信也。土性信,故“眾允”。三失正,與上易位,則“悔亡”,故《象》曰“上行也”。此則成小過,小過故有飛鳥之象焉。臼杵之利,見碩鼠出入坎穴,蓋取諸此也。

《象》曰:眾允之志,上行也。

虞翻曰:坎為志。三之上成震,故曰“上行也”。

九四:晉如碩鼠,貞厲。

《九家易》曰:碩鼠,喻貪,謂四也。體離欲升,體坎欲降。游不度瀆,不出坎也。飛不上屋,不至上也。緣不極木,不了離也。穴不掩身,五坤薄也。走不先足,外震在下也。五伎皆劣,四爻當之。故曰“晉如碩鼠”也。

《象》曰:碩鼠貞厲,位不當也。

翟元曰:碩鼠晝伏夜行,貪猥無已。謂雖進承五,然潛據下陰,久居不正之地,故有危厲也。

六五:悔亡,矢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荀爽曰:五從坤動而來為離。離者,射也。故曰“矢得”。陰居尊位,故有悔也。以中盛明,光照四海,故“悔亡勿恤,吉無不利”也。

《象》曰:矢得勿恤,往有慶也。

虞翻曰:動之乾乾,為慶也。矢古誓字。誓,信也。勿,無。恤,憂也。五變得正,坎象不見,故“誓得勿恤,往有慶也”。

上九:晉其角,

虞翻曰:五已變之乾,為首。位在首上,稱角。故“晉其角”也。

惟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虞翻曰:坤為邑。動成震,而體師象,坎為心。故“維用伐邑”。得位乘五,故“厲吉,無咎”而“貞吝”矣。

《象》曰:惟用伐邑,道未光也。

荀爽曰:陽雖在上,動入冥豫,故道未光也。

《序卦》曰: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

《九家易》曰:日在坤下,其明傷也。言進極當降,復入于地,故曰明夷也。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