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第49卦-革卦?澤火革卦(離下兌上)-[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卷十》

[唐]李鼎祚|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49卦-革卦?澤火革卦(離下兌上)

《序卦》曰:井道不可不革也,故受之以革。

韓康伯曰:井久則濁穢,宜革易其故也。

(離下兌上)。革:

鄭玄曰: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猶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謂之革也。

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虞翻曰:遁上之初,與蒙旁通?;谕觯^四也。四失正,動得位,故“悔亡”。離為日,孚謂坎。四動體離,五在坎中,故“已日乃孚”。以成既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故“元亨利貞,悔亡”矣。與《乾?彖》同義也。

《彖》曰:革,水火相息,

虞翻曰:息,長也。離為火,兌為水?!断怠吩唬簼欀燥L雨。風,巽。雨。兌也。四革之正,坎見,故獨于此稱水也。

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虞翻曰:二女,離兌。體同人象。蒙艮為居,故“二女同居”。四變體兩坎象,二女有志。離火志上,兌水志下。故“其志不相得”。坎為志也。

已曰乃孚,革而信之。

干寶曰:天命已至之日也。乃孚,大信著也。武王陳兵孟津之上,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國,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未可也。還歸。二年,紂殺比干,囚箕子,爾乃伐之。所謂“已日乃孚,革而信”也。

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

虞翻曰:文明謂離。說,兌也。大亨謂乾。四動成既濟定,故“大亨以正,革而當位,故悔乃亡”也。

天地革而四時成。

虞翻曰:謂五位成。乾為天。蒙坤為地,震春。兌秋。四之正,坎冬離夏,則四時具坤,革而成乾,故“天地革而四時成”也。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虞翻曰:湯武謂乾,乾為圣人。天謂五,人謂三。四動,順五應三,故“順天應人”。巽為命也。

革之時大矣哉。

干寶曰:革天地,成四時;誅二叔,除民害;天下定,武功成,故“大矣哉”也。

《象》曰:澤中有火,革。

崔覲曰:火就燥,澤資濕,二物不相得,終宜易之,故曰“澤中有火,革”也。

君子以治歷明時。

虞翻曰:君子,遁乾也。歷象謂日月星辰也。離為明,坎為月。離為日,蒙艮為星。四動成坎離,日月得正,天地革而四時成。故“君子以治歷明時”也。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干寶曰:鞏,固也。離為牝牛。離爻本坤,黃牛之象也。在革之初,而無應據,未可以動,故曰“鞏用黃牛之革”。此喻文王雖有圣德,天下歸周,三分有二,而服事殷,其義也。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虞翻曰:得位無應,動而必兇,故“不可以有為也”。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荀爽曰:日以喻君也。謂五已居位為君。二乃革意去三應五。故曰“已日乃革之”。上行應五,去卑事尊,故曰“征吉,無咎也”。

《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崔覲曰:得位以正,居中有應。則是湯武行善,桀紂行惡,各終其日,然后革之,故曰“已日乃革之,行此有嘉”。

虞翻曰:嘉謂五,乾為嘉。四動承五,故“行有嘉”矣。

九三,征兇,貞厲。

荀爽曰:三應于上,欲往應之,為陰所乘故曰“征兇”。若正居三,而據二陰,則五來危之,故曰“貞厲”也。

革言三就,有孚。

翟元曰:言三就上,二陽乾得共有信,據于二陰,故曰“革言三就,有孚”。于二矣。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崔覲曰:雖得位以正,而未可頓革,故以言就之。夫安者有其危也。故受命之君,雖誅元惡,未改其命者。以即行改命,習俗不安,故曰“征兇”。猶以正自危,故曰“貞厲”。是以武王克紂,不即行周命,乃反商政,一就也。釋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閭,二就也。散鹿臺之財,發巨橋之粟,大賚于四海,三就也。故曰“革言三就”。

虞翻曰:四動成既濟定,故“又何之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虞翻曰:革而當,其悔乃亡。孕謂五也。巽為命。四動五坎改巽,故“改命吉”。四乾為君,進退無恒,在離焚棄,體大過死,傳以比桀紂。湯武革命,順天應人,故“改命吉”也。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虞翻曰:四動成坎,故“信志也”。

干寶曰:爻入上象,喻紂之郊也。以逆取而四海順之。動兇器而前歌后舞。故曰“悔亡”也。中流而白魚入舟,天命信矣,故曰“有孚”。甲子夜陳,雨甚,至水德賓服之祥也。故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虞翻曰:乾為大人,謂五也。蒙坤為虎變。傳論湯武以坤臣為君占,視也。離為占。四未之正,五未在坎,故“未占有孚”也。

馬融曰:大人虎變,虎變威德折沖萬里,望風而信。以喻舜干羽,而有苗自服;周公修文德,越裳獻雉,故曰“未占有孚”矣。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柄也。

宋衷曰:陽稱大,五以陽居中,故曰“大人”。兌為白虎,九者變爻,故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虞翻曰:乾為大明,四動成離,故“其文炳也”。

上六:君子豹變,

虞翻曰:蒙艮為君子,為豹。從乾而更。故“君子豹變”也。

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虞翻曰:陰稱小人也。面謂四。革為離,以順承五。故“小人革面”。乘陽失正,故“征兇”。得位,故“居貞吉”。蒙艮為居也。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陸績曰:兌之陽爻稱虎,陰爻稱豹。豹,虎類而小者也。君子小于大人。故曰“豹變其文蔚也”。

虞翻曰:蔚,蔇也。兌小。故“其文蔚也”。

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虞翻曰:乾,君,謂五也。四變順五,故“順以從君也”。干寶曰:君子、大賢,次圣之人。謂若太公周召之徒也。豹,虎之屬。蔚,炳之次也。君圣臣賢,殷之頑民,皆改志從化,故曰“小人革面”。天下既定,必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卒之士,使為諸侯,故曰“征兇,居貞吉”。得正有應,君子之象也。

案:兌為口,乾為首,今口在首上,面之象也。乾為大人,虎變也。兌為小人,革面也。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