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曰: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崔覲曰:二女同居,其志乖而難生,故曰“乖必有難”也。
虞翻曰:觀上反三也。坤,西南卦。五在坤中,坎為月,月生西南,故“利西南”。往得中,謂“西南得朋”也。
不利東北。
虞翻曰:謂三也。艮東北之卦。月消于艮,喪乙滅癸。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則東北喪朋矣。
利見大人。
虞翻曰:離為見,大人謂五。二得位應五。故“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貞吉。
虞翻曰:謂五當位正邦,故“貞吉”也。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虞翻曰:離見坎險。艮為止,觀乾為知,故“知矣哉”。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
荀爽曰:西南謂坤。乾動往居坤五,故“得中也”。
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荀爽曰:東北,艮也。艮在坎下。見險而止,故“其道窮也”。
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虞翻曰:大人謂五。二往應五,五多功,故“往有功也”。
當位貞吉,以正邦也。
荀爽曰:謂五當尊位。正居是,群陰順從,故能“正邦國”。
蹇之時用大矣哉。
虞翻曰:謂坎月生西南而終東北。震象出庚,兌象見丁,乾象盈甲,巽象退辛,艮象消丙,坤象窮乙,喪滅于癸,終則復始,以生萬物,故“用大矣”。
《象》曰:山上有水,蹇。
崔覲曰:山上至險,加之以水,蹇之象也。
君子以反身修德。
虞翻曰:君子謂觀。乾坤為身,觀上反三,故“反身”。陽在三,進德修業,故“以反身修德”??鬃釉唬旱轮恍?,是吾憂也。
虞翻曰:譽謂二,二多譽也。失位應陰,往歷坎險,故“往蹇”。變而得位,以陽承二,故來而譽矣。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時也。
虞翻曰:艮為時,謂變之正以待四也。
虞翻曰:觀乾為王;坤為臣,為躬;坎為蹇也。之應涉坤,二五俱坎,故“王臣蹇蹇”。觀上之三,折坤之體,臣道得正,故“匪躬之故”?!断蟆吩唬骸敖K無尤也”。
《象》曰:王臣蹇蹇,終無尤也。
侯果曰:處艮之二,上應于五。五在坎中,險而又險。志在匡弼,匪惜其躬。故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輔臣以此,終無尤也。
虞翻曰:應正歷險,故“往蹇”。反身據二,故“來反”也。
《象》曰:往蹇來反,內喜之也。
虞翻曰:內,謂二陰也。
虞翻曰:連,輦。蹇,難也。在兩坎間,進則無應,故“往蹇”。退初介三,故“來連”也。
《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荀爽曰:蹇難之世,不安其所。欲往之三,不得承陽。故曰“往蹇”也。來還承五,則與至尊相連,故曰“來連”也。處正承陽,故曰“當位實也”。
虞翻曰:當位正邦,故“大蹇”。睽兌為朋,故“朋來”也。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干寶曰:在險之中,而當王位,故曰:“大蹇”。此蓋以托文王為紂所囚也。承上據四應二,眾陰并至。此蓋以托四臣能以權智相救也。故曰“以中節也”。
虞翻曰:陰在險上,變失位,故“往蹇”。碩謂三,艮為碩,退來之三,故“來碩”。得位有應,故“吉”也。離為見,大人謂五,故“利見大人”矣。
《象》曰:往蹇來碩,志在內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侯果曰:處蹇之極,體猶在坎,水無所之,故曰“往蹇”。來而復位,下應于三,三德碩大,故曰“來碩”。三為內主,五為大人。若志在內,心附于五。則“利見大人”也。
案:三互體離,離為明目,五為大人,利見大人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