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曰: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崔覲曰:蹇終則來,碩吉,利見大人,故言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
虞翻曰:臨初之四。坤,西南卦。初之四,得坤眾。故“利西南,往得眾也”。
無所往,其來復吉。
虞翻曰:謂四本從初之四,失位于外,而無所應,故“無所往”。宜來反初,復得正位,故“其來復吉”也。二往之五,四來之初,成屯,體復象,故稱“來復吉”矣。
有攸往,夙吉。
虞翻曰:謂二也。夙,早也。離為日,為甲。日出甲上,故早也。九二失正,早往之五,則吉。故“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
虞翻曰:險,坎。動,震。解,二月。雷以動之,雨以潤之,物咸孚甲,萬物生震。震出險上,故“免乎險”也。
解利西南,往得眾也。
荀爽曰:乾動之坤而得眾,西南眾之象也。
無所往,
荀爽曰:陰處尊位,陽無所往也。
其來復吉,乃得中也。
荀爽曰:來復居二,處中成險,故曰“復吉”也。
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荀爽曰:五位無君,二陽又卑,往居之者則吉。據五解難,故“有功也”。
天地解而雷雨作,
荀爽曰:謂乾坤交通,動而成解卦,坎下震上,故“雷雨作”也。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宅。
荀爽曰:解者,震世也。仲春之月,草木萌牙。雷以動之,雨以潤之,曰以烜之,故“甲宅”也。
解之時大矣哉。
王弼曰:無所而不釋也。難解之時,非治難時也。故不言用也。體盡于解之名,無有幽隱,故不曰義也。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虞翻曰:君子謂三。伏陽出,成大過??矠樽锶藙t大過象壞,故“以赦過”。二四失位,皆在坎獄中。三出體乾,兩坎不見。震喜兌說,罪人皆出,故以“宥罪”。謂三入則赦過,出則宥罪。公用射隼以解悖,是其義也。
虞翻曰:與四易位,體震得正,故“無咎”也。
《象》曰:剛柔之際,義無咎也。
虞翻曰:體屯初震,剛柔始交,故“無咎”也。
虞翻曰:二稱田。田,獵也。變之正,艮為狐??矠楣?。離為黃矢,矢貫狐體。二之五,歷三爻。故“田獲三狐,得黃矢。”之正得中,故“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虞翻曰:動得正,故得中道。
虞翻曰:負,倍也。二變時艮為背,謂三以四艮倍五也。五來寇三時,坤為車,三在坤上,故“負且乘”。小人而乘君子之器《象》曰:“亦可丑也”。
致寇至,貞吝。
虞翻曰:五之二成坎,坎為寇盜。上位慢五,下暴于二,慢藏悔盜,故“致寇至,貞吝”。《象》曰:“自我致戎,又誰咎也?!?/p>
《象》曰:負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虞翻曰:臨坤為丑也。坤為自我。以離兵伐三,故轉寇為戎。艮手招盜,故“誰咎也”。
虞翻曰:二動時艮為指。四變之坤為母,故“解而母”。臨兌為朋,坎為孚。四陽從初,故“朋至斯孚”矣。
《象》曰:解而母,未當位也。
王弼曰:失位不正,而比于三。故三得附之,為其拇也。三為之拇,則失初之應,故“解其拇”,然后“朋至斯孚”而信矣。
案:九四體震,震為足。三在足下,拇之象。
虞翻曰:君子謂二。之五得正成坎,坎為心。故“君子惟有解,吉”。小人謂五。陰為小人,君子升位,則小人退在二,故“有孚于小人”??矠殒谝病?/p>
《象》曰:君有解,小人退也。
虞翻曰:二陽上之五,五陰小人退之二也。
虞翻曰:上應在三。公,謂三伏陽也。離為隼。三失位,動出成乾,貫隼入大過,死象故“公用射隼于高庸之上,獲之,無不利”也。
案:二變時體艮。艮為山,為宮闕,三在山半,高塘之象也。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虞翻曰:坎為悖,三出成乾,而坎象壞,故“解悖也”。
《九家易》曰:隼,鷙鳥也。今捕食雀者,其性疾害,喻暴君也。陰盜陽位,萬事悖亂,今射去之,故曰“以解悖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