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妥曰:乾上震下,天威下行,物皆絜齊,不敢虛妄也。
元享,利貞。
虞翻曰:遁上之初。此所謂四陽二陰,非大壯則遁來也。剛來交初,體乾,故“元亨”。三四失位,故“利貞”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虞翻曰:非正謂上也。四已之正,上動成坎,故“有眚”。變而逆乘,天命不右,故“不利有攸往”矣。
《彖》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
蜀才曰:此本遁卦。
案:剛自上降,為主于初,故“動而健,剛中而應”也。于是乎邪妄之道消,大通以正矣,無妄大亨,乃天道恒命也。
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享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虞翻曰:動,震也。健、大亨謂乾。剛中謂五,而應二。大亨以正,變四承五;乾為天,巽為命,故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無妄之往,何之矣。
虞翻曰:謂四已變,上動體屯,坎為泣血漣如,故“何之矣”。
天命不右,行矣哉。
虞翻曰:天,五也。巽為命。右,助也。四已變成坤,天道助順。上動,逆乘巽命。故“天命不右,行矣哉”。言不可行也。馬君云:天命不右行,非矣。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
《九家易》曰:天下雷行,陽氣普遍,無物不與,故曰“物與”也。物受之以生,無有災妄,故曰“物與無妄”也。
虞翻曰:與,謂舉。妄,亡也。謂雷以動之,震為反生,萬物出震,無妄者也,故曰“物與無妄”?!缎蜇浴吩唬簭蛣t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而京氏及俗儒,以為大旱之卦,萬物皆死,無所復望,失之遠矣。有無妄然后可畜,不死明矣。若物皆死,將何畜聚,以此疑也。
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虞翻曰:先王謂乾。乾盈為茂,艮為對時。體頤養象,萬物出震。故“以茂對時育萬物”。言物皆死,違此甚矣。
侯果曰:雷震天下,物不敢妄;威震驚洽,無物不與,故“先王以茂養萬物”,乃對時而育矣。時泰,則威之以無妄;時否,則利之以嘉遁。是對時而化育也。
虞翻曰:謂應四也。四失位,故命變之正。四變得位,承五應初,故“往吉”。在外稱往也。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虞翻曰:四變應初,夫妻體正,故“往得志”矣。
虞翻曰:有益耕象,無坤田,故“不耨”。震為禾稼,艮為手,禾在手中,故稱“獲”。田在初,一歲曰“菑”。在二、二歲曰“畬”。初爻非坤,故不菑而畬也。得位應五,利四變之益,則坤體成,有耒耨之利,故“利有攸往”。往應五也。
《象》曰:不耕獲,未富也。
虞翻曰:四動坤虛,故“未富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虞翻曰:上動體坎,故稱“災”也。四動之正,坤為牛,艮為鼻為止;巽為桑,為繩,系牛鼻而止桑下,故“或系之?!币?。乾為行人,坤為邑人,乾四據三,故“行人之得”。三系于四,故“邑人之災”?;蛘f:以四變剛牛應初,震坤為死喪,故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虞翻曰:動得正,故“可貞”。承五應初,故“無咎”也。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虞翻曰:動陰承陽,故“固有之也”。
虞翻曰:謂四已之正,上動體坎;坎為疾,故曰“無妄之疾”也。巽為木,艮為石,故稱“藥”。坎為多眚,藥不可試,故“勿藥有喜”。康子饋藥,丘未達,故不嘗,此之謂也。
《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侯果曰:位正居尊,為無妄貴主,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三四妄處,五乃憂疾,非乖攝,則藥不可試。若下皆不妄,則不治自愈,故曰“勿藥有喜”也。
虞翻曰:動而成坎,故“行有眚”。乘剛逆命,故“無攸利”。天命不右,行矣哉。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崔覲曰:居無妄之中,有妄者也。妄而應三,上下非正。窮而反妄,故為災也。
《序卦》曰:有無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崔覲曰:有誠實,則可以中心藏之,故言有無妄然后可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