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曰:陰消姤二也。艮為山,巽為入,乾為遠,遠山入藏,故“遁”,以陰消陽,子弒其父,小人道長,避之乃通,故遁而通。則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小利貞。
虞翻曰:小,陰,謂二。得位浸長,以柔變剛,故“小利貞”。
鄭玄曰:遁,逃去之名也。艮為門闕。乾有健德。互體有巽,巽為進退。君子出門,行有進退,逃去之象。二五得位而有應,是用正道得禮見召聘。始仕他國,當尚謙謙。小其和順之道,居小官,干小事其進以漸,則遠妨忌之害,昔陳敬仲奔齊辭卿是也。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
侯果曰:此本乾卦。陰長剛殞,君子遁避,遁則通也。
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虞翻曰:剛謂五而應二,艮為時,故“與時行”矣。
小利貞,浸而長也。
荀爽曰:陰稱小,浸而長,則將消陽,故“利正”。居二與五相應也。
遁之時義大矣哉。
陸績曰:謂陽氣退,陰氣將害,隨時遁避,其義大矣。
宋衷曰:太公遁殷,四皓遁秦之時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
崔覲曰:天喻君子,山比小人。小人浸長,若山之侵天。君子遁避,若天之遠山,故言“天下有山遁也”。
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虞翻曰:君子謂乾。乾為遠,為嚴。小人謂陰。坤為惡,為小人。故“以遠小人,不惡而嚴”也。
侯果曰:群小浸盛,剛德殞削,故君子避之。高尚林野,但矜嚴于外,亦不憎惡于內,所謂吾家耄遜于荒也。
陸績曰:陰氣已至于二,而初在其后,故曰“遁尾”也。避難當在前,而在后,故“厲”。往則與災難會,故“勿用有攸往”。
《象》曰:遁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虞翻曰:艮為尾也。初失位,動而得正,故“遁尾厲”。之應成坎為災,在艮宜靜,若不往于四,則無災矣。
虞翻曰:艮為手,稱執;否坤為黃牛;艮為皮。四變之初,則坎水濡皮。離日乾之。故“執之用黃牛之革”。莫,無也。勝,能。說,解也。乾為堅剛,巽為繩,艮為手,持革縛三在坎中,故“莫之勝說”也。
《象》曰:執用黃牛,固志也。
侯果曰:六二離爻,離為黃牛。體艮履正,上應貴主。志在輔時,不隨物遁。獨守中直,堅如革束。執此之志,莫之勝說。殷之父師,當此爻矣。
虞翻曰:厲,危也。巽為四變,時九三體坎,坎為疾。故“有疾厲”。遁陰剝陽,三消成坤,與上易位。坤為臣,兌為妾上來之三,據坤應兌,故“畜臣妾吉”也。
《象》曰:系遁之厲,有疾憊也。
王肅曰:三上系于二而獲遁,故曰系遁。病此系執而獲危懼,故曰“有疾憊也”。此于六二,畜臣妾之象。足以畜其臣妾,不可施為大事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虞翻曰:三動入坤,坤為事,故“不可大事也”。
荀爽曰:大事謂與五同任天下之政。潛遁之世,但可居家畜養臣妾,不可治國之大事。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虞翻曰:否乾為好,為君子;陰稱小人。動之初,故“君子吉”。陰在四多懼,故“小人否”。得位承五,故無兇咎矣。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侯果曰:不處其位,而遁于外,好遁者也。然有應在初,情未能棄。君子剛斷,故能舍之。小人系戀,必不能矣。故“君子吉,小人兇”矣。
虞翻曰:乾為嘉,剛當位應二,故“貞吉”。謂三已變,上來之三,成坎象,故曰“以正志也”。
《象》曰:嘉遁貞吉,以正志也。
侯果曰:時否德剛,雖遁中正,嘉遁者也。故曰“貞吉”。遁而得正,則群小應命,所謂紐以紊之。剛正群小之志,則殷之高宗當此爻矣。
虞翻曰:乾盈為肥。二不及上,故“肥遁無不利”?!断蟆吩唬骸盁o所疑也。”
《象》曰:肥遁無不利,無所疑也。
侯果曰:最處外極,無應于內。心無疑戀,超世高舉。果行育德,安時無悶,遁之肥也。故曰“肥遁無不利”,則潁濱巢許當此爻矣。
《序卦》曰: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
韓康伯曰:遁,君子以遠小人。遁而后通,何可終耶。陽盛陰消,君子道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