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曰:艮三之二。亨謂二。震剛柔接,故“亨”。蒙亨,以通行時中也。
干寶曰:蒙者,離宮陰也。世在四。八月之時,降陽布德,薺麥并生,而息來在寅,故“蒙”。于世為八月,于消息為正月卦也。正月之時,陽氣上達,故屯為物之始生,蒙為物之稚也。施之于人,則童蒙也。敬得其運,雖蒙必亨,故曰“蒙亨”。此蓋以寄成王之遭周公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虞翻曰:童蒙謂五,艮為童蒙。我謂二也。震為動起,嫌求之五,故曰“匪我求童蒙”。五陰求陽,故“童蒙求我,志應也”。艮為求,二體師象,坎為經。謂禮有來學,無往教。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崔覲曰:初筮,謂六五求決于九二。二則告之。再三瀆,謂三應于上。四隔于三,與二為瀆,故二“不告”也。瀆,古黷字也。
利貞。
虞翻曰:二五失位,利變之正,故“利貞”。蒙以養正,圣功也。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侯果曰:艮為山,坎為險,是山下有險。險被山止,止則未通,蒙昧之象也。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荀爽曰:此本艮卦也。案:二進居三,三降居二。剛柔得中,故能通。發蒙時,令得進中矣。故曰“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匪我求童蒙,
陸績曰:六五陰爻,在蒙暗。蒙又體艮,少男,故曰“童蒙”。
童蒙求我,志應也。
荀爽曰:二與五志相應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
崔覲曰:以二剛中,能發于蒙也。
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
荀爽曰:再三,謂三與四也。皆乘陽,不敬,故曰“瀆”。瀆不能尊陽,蒙氣不除,故曰“瀆蒙也”。
蒙以養正,圣功也。
虞翻曰:體頤,故養。五多功。圣謂二,二志應五,變得正而亡其蒙,故“圣功也”。
干寶曰:武王之崩,年九十三矣。而成王八歲,言天后成王之年,將以養公正之道,而成三圣之功。
《象》曰:山下出泉,蒙。
虞翻曰:艮為山,震為出,坎象流出,故“山下出泉”。
君子以果行育德。
虞翻曰:君子謂二。艮為果,震為行。育,養也。二至上有頤養象,故“以果行育德”也。
虞翻曰:發蒙之正,初為蒙始,而失其位。發蒙之正以成兌,兌為刑人,坤為用,故曰“利用刑人”矣。坎為穿木,震足艮手,互與坎連,故稱“桎梏”。初發成兌,兌為說,坎象毀壞,故曰“用說桎梏”。之應歷險,故“以往吝”。吝,小疵也。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虞翻曰:坎為法,初發之正,故“正法也”。
干寶曰:初六戊寅,平明之時,天光始照,故曰“發蒙”。此成王始覺周公至誠之象也??矠榉?,寅為貞廉,以貞用刑,故“利用刑人”矣。此成王將正四國之象也。說,解也。正四國之罪。宜釋周公之黨,故曰“用說桎梏”。既感金滕之文,追恨昭德之晚,故曰“以往吝”。初二失位,吝之由也。
虞翻曰:坤為包。應五據初,初與三四同體,包養四陰,故“包蒙,吉”。震剛為夫,伏巽為婦,二以剛接柔,故“納婦,吉”。二稱家。震,長子,主器者。納婦成初。故有“子克家”也。
虞翻曰:謂三誡上也。金夫謂二。初發成兌,故三稱“女”。兌為見。陽稱金。震為夫。三逆乘二陽,所行不順,為二所淫。上來之三,陟陰。故曰“勿用娶女,見金夫”矣。坤身稱躬,三為二所乘,兌澤動下,不得之應,故“不有躬”。失位多兇,故“無攸利”也。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順也。
虞翻曰:失位乘剛,故“行不順也”。
王弼曰:陽稱實也。獨遠于陽,處兩陰之中,暗莫之發,故曰“困蒙”也。困于蒙昧,不能比賢以發其志,亦鄙矣,故曰“吝”。
虞翻曰:艮為童蒙,處貴承上,有應于二,動而成巽,故“吉”也。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荀爽曰:順于上,巽于二,有似成王任用周召也。
虞翻曰:體艮為手,故“擊”。謂五巳變,上動成坎,稱寇。而逆乘陽,故“不利為寇”矣。御,止也。此寇謂二。坎為寇,巽為高,艮為山,登山備下,順有師象,故“利御寇”也。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順也。
虞翻曰:自上御下,故“順”也。
《序卦》曰: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干寶曰:需,坤之游魂也。云升在天,而雨未降,翱翔東西,須之象也。王事未至,飲宴之日也。夫坤者,地也;婦人之職也;百谷果蓏之所生,禽獸魚鱉之所托也;而在游魂變化之家,即烹爨腥實以為和味者也。故曰“需者,飲食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