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第42卦-益卦?風雷益卦(震下巽上)-[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卷八》

[唐]李鼎祚|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42卦-益卦?風雷益卦(震下巽上)

《序卦》曰: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崔覲曰:損終則弗損益之,故言損而不已必益也。

(震下巽上)。益:利有攸往。

虞翻曰:否上之初也。損上益下,其道大光。二利往坎應五,故“利有攸往,中正有慶”也。

利涉大川。

虞翻曰:謂三失正。動成坎,體渙;坎為大川,故“利涉大川”。渙,舟楫象。木道乃行也。

鄭玄曰:陰陽之義,陽稱為君,陰稱為臣。今震一陽二陰,臣多于君矣。而四體巽,之不應初,是天子損其所有以下諸侯也。人君之道,以益下為德,故謂之益也。震為雷,巽為風。雷動風行,二者相成,猶人君出教令,臣奉行之,故“利有攸往”。坎為大川,故“利涉大川”矣。

《彖》曰:益,損上益下,

蜀才曰:此本否卦。

案:乾之上九下處坤初。坤之初六,上升乾四。損上益下者。

民說無疆。

虞翻曰:上之初。坤為無疆,震為喜笑;以貴下賤,大得民,故“說無疆”矣。

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虞翻曰:乾為大明,以乾照坤,故“其道大光”。或以上之三,離為大光矣。

利有攸往,中正有慶。

虞翻曰:中正謂五,而二應之,乾為慶也。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虞翻曰:謂三動成渙。渙,舟楫象。巽木得水,故“木道乃行”也。

益動而巽,日進無疆。

虞翻曰:震三動為離,離為日。巽為進,坤為疆。日與巽俱進,故曰“進無疆”也。

天施地生,其益無方。

虞翻曰:乾下之坤,震為出生,萬物出震,故“天施地生”。陽在坤初為無方,日進無疆,故“其益無方”也。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虞翻曰:上來益三,四時象正。艮為時,震為行,與損同義,故“與時偕行”也。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虞翻曰:君子,謂乾也。上之三,離為見。乾為善,坤為過。坤三進之乾四,故“見善則遷”。乾上之坤初,改坤之過。體復象,復以自知,故“有過則改”也。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

虞翻曰:大作謂耕播耒耨之利,蓋取諸此也。坤為用,乾為大,震為作,故“利用為大作”。體復初得正,朋來無咎,故“元吉,無咎”。震,二月卦,日中星鳥,敬授民時,故以耕播也。

《象》曰:元吉,無咎,下不厚事也。

侯果曰:大作,謂耕植也。處益之始,居震之初。震為稼穡,又為大作。益之大者,莫大耕植。故初九之利,“利為大作”。若能不厚勞于下民,不奪時于農畯,則“大吉,無咎”矣。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

虞翻曰:謂上從外來益初也,故“或益之”。二得正遠應,利三之正,已得承之。坤數十,損兌為朋;謂三變離為龜,故“十朋之龜”。坤為永,上之三得正,故“永貞吉”。

王用享于帝,吉。

虞翻曰:震稱帝。王謂五。否乾為王。體觀象。艮為宗廟。三變,折坤牛。體噬嗑食。故“王用享于帝”。得位,故“吉”。

干寶曰:圣王先成其民而后致力于神,故“王用享于帝”。在巽之宮,處震之象,是則蒼精之帝同始祖矣。

《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虞翻曰:乾上稱外,來益初也。

六三:益之用兇事,無咎。

虞翻曰:坤為事,三多兇。上來益三得正。故“益用兇事,無咎”。

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虞翻曰:公謂三,伏陽也。三動體坎,故“有孚”。震為中行,為告,位在中,故曰“中行”。三,公位。乾為圭,乾之三,故“告公用圭”。圭。桓圭也。

《九家易》曰:天子以尺二寸玄圭事天,以九寸事地也。上公執桓圭。九寸;諸侯執信圭。七寸;諸伯執躬圭,七寸;諸子執穀璧。五寸;諸男執蒲璧,五寸。五等諸侯,各執之以朝見天子也。

《象》曰:益用兇事,固有之矣。

虞翻曰:三上失正當變,是“固有之”。

干寶曰:固有如桓文之徒,罪近篡弒,功實濟世。六三失位,而體奸邪。處震之動,懷巽之權,是矯命之士。爭奪之臣,桓文之爻也。故曰“益之用兇事”。在益之家,而居坤中,能保社稷,愛撫人民,故曰“無咎”。既乃中行,近仁,故曰“有孚中行”。然后俯列盟會,仰致錫命,故曰“告公用圭”。

六四:中行,告公從,

虞翻曰:中行謂震位在中。震為行,為從,故曰“中行”。公謂三。三上失位。四利三之正,已得以為實,故曰“告公從”矣。

利用為依遷邦。

虞翻曰:坤為邦。遷,從也。三動坤從,故利用為依遷邦也。

《象》曰:告公從,以益志也。

虞翻曰:坎為志,三之上,有兩坎象,故“以益志也”。

崔覲曰:益其勤王之志也。居益之時,履當其位,與五近比,而四上公,得藩屏之寄,為依從之國,若周平王之東遷晉鄭,是從也。五為天子,益其忠志以敕之。故言“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矣。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

虞翻曰:謂三上也。震為問。三上易位,三五體坎,已成既濟??矠樾摹9省坝墟诨菪?,勿問,元吉”。故《象》:“勿問之矣?!?/p>

有孚惠我德。

虞翻曰:坤為我,乾為德,三之上體坎,為孚,故“惠我德”?!断蟆吩弧按蟮弥尽?。

《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菸业?,大得志也。

崔覲曰:居中履尊,當位有應。而損上之時,自一以損已為念。雖有孚于國,惠心及下,終不言以彰已功。故曰“有孚惠心,勿問”。問,猶言也。如是,則獲元吉,且為下所信而懷已德,故曰“有孚惠我德”。君雖不言,人惠其德,則我“大得志也”。

上九:莫益之,

虞翻曰:莫,無也。自非上無益初者,唯上當無應故“莫益之”矣。

或擊之,

虞翻曰:謂上不益初,則以剝滅乾。艮為手,故“或擊之”。

立心勿恒,兇。

虞翻曰:上體巽,為進退,故“勿恒”。動成坎心,以陰乘陽,故“立心勿恒,兇”矣。

《象》曰:莫益之,遍辭也。

虞翻曰:遍,周匝也。三體剛兇,故至上應乃益之矣。

或擊之,自外來也。

虞翻曰:外謂上。上來之三,故曰“自外來也”。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