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第12卦-否卦?天地否卦(坤下乾上)-[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卷四》

[唐]李鼎祚|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12卦-否卦?天地否卦(坤下乾上)

虞翻曰:陰消乾,又反泰也。謂三。比坤滅乾,以臣弒其君子弒其父,故曰“匪人”。陰來滅陽,君子道消,故“不利君子貞”。陰信陽詘,故“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與比三同義也。

《彖》曰:否匪人,不利君子貞。

崔覲曰:否,不通也。于不通之時,小人道長,故云“匪人”。君子道消,故“不利君子貞”也。

大往小來,

蜀才曰:此本乾卦。大往,陽往而消。小來,陰來而息也。

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

何妥曰:此明天道否也。

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

何妥曰:此明人事否也。泰中言志同,否中云無邦者,言人志不同,必致離散,而亂邦國。崔覲曰:君臣乖阻,取亂之道,故言“無邦”。

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

崔覲曰:陰、柔,謂坤。陽、剛,謂乾也。

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崔覲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之義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

宋衷曰:天地不交,猶君臣不接。天氣上升,而不下降;地氣沈下,又不上升。二氣特隔,故云“否”也。

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虞翻曰:君子謂乾,坤為營,乾為祿,難謂坤為弒君故以“儉德辟難”。巽為入伏,乾為遠,艮為山,體遁象,謂辟難遠遁入山,故“不可營以祿”。營,或作榮。儉,或作險。

孔潁達曰:言君子于此否時,以節儉為德,辟其危難,不可榮華其身,以居祿位。若據諸侯公卿而言,是辟時群小之難,不可重受官爵也。若據王者言之,謂節儉為德,辟陰陽厄運之難,不可自重榮貴而驕逸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荀爽曰:拔茅茹,取其相連,匯者,類也。合體同包,調坤三爻同類相連,欲在下也。貞者,正也。謂正居其所則“吉”也。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九家易》曰:陰志在下,欲承君也。

案:初六,巽爻。巽為草木,陽爻為木,陰爻為草。初六陰爻,草茅之象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荀爽曰:二與四同功,為四所包,故曰“包承”也。小人,二也。謂一爻獨居,間象相承,得系于陽,故“吉”也。大人,謂五。乾坤分體,天地否隔,故曰“大人否”也。二五相應,否義得通,故曰“否,亨”矣。

《象》曰:大人否享,不亂群也。

虞翻曰:否,不也”物三稱群,謂坤三陰亂弒君,大人不從,故“不亂群”也。

六三:包羞?!断蟆吩唬喊撸徊划斠?。

荀爽曰:卦性為否,其義否隔。今以不正,與陽相承,為四所包,違義失正,而可羞者,以“位不當”故也。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九家易》曰:巽為命。謂受五之命,以據三陰,故“無咎”。無命而據,則有咎也。疇者,類也。謂四應初據三,與二同功,故陰類皆離祉也。離,附。祉,福也。陰皆附之,故曰有福。謂下三陰離,受五四之福也。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荀爽曰:謂志行于群陰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九家易》曰:否者消卦,陰欲消陽。故五處和居正,以否絕之。乾坤異體,升降殊隔,卑不犯尊,故“大人吉”也。

其亡其亡,

荀爽曰:陰欲消陽,由四及五,故曰“其亡其亡”。謂坤性順從,不能消乾使亡。

系于包桑。

荀爽曰:包者,乾坤相包也。桑者,上玄下黃,以象乾坤也。乾職在上,坤體在下,雖欲消乾,系其本體,不能亡也。

京房曰:桑有衣食人之功,圣人亦有天覆地載之德,故以喻。

陸績曰:包,本也。言其堅固不亡,如以巽繩系也。

案:其亡其亡,近死之嗟也。其與幾同。幾者,近也。九五居否之時,下包六二。二互坤艮,艮山坤地,地上即田也。五互巽木,田上有木,莫過于桑。如曰“其亡其亡,系于苞?!?。言五二包系,根深蒂固,若山之堅,如地之厚者也。雖遭危亂,物莫能害矣。

鄭玄曰:猶紂囚文王于羑里之獄,四臣獻珍異之物,而終免于難,系于包桑之謂。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崔覲曰:得位居中也。

上九:傾否,先否后喜。

侯果曰:傾為覆也。否窮則傾矣。傾猶否,故“先否”也。傾畢則通,故“后喜”也。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虞翻曰:否終必傾,盈不可久,故“先否”。下反于初,成益,體震,民說無疆,故“后喜”。以陰剝陽,故不可久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崔覲曰:否終則傾,故同于人。通而利涉矣。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