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坎①:有孚維心,亨,行有尚②。
①坎:卦名。有陷,險之義。因卦體內外二經卦皆坎,故“習坎”。習,重復?!傲暱病奔粗乜?。有重險之意。漢帛《易》作“習贛”,古“坎”“贛”二字相通。
②有孚維心,亨,行有尚:有城信系之于心,亨通順利,行動受到獎賞。孚,誠信。維,維系。尚,賞
重重坎險,(然而)有誠系于心,亨通,行必有賞。
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熬S心亨”,乃以剛中也?!靶杏猩小保泄σ病L祀U,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⑨
⑨此釋《坎》卦卦名與卦辭之義。重險:《坎》上下皆坎,坎為險,故有兩險相重之義。重,是釋“習”。水流而不盈:《坎》陽動于陰中故曰流,陽陷入二陰之中故“不盈”。不失其信,是釋卦辭“有孚”。維心亨:經文原文是“有孚維心亨”,其義為有誠系之于心,亨通。剛中:二五之陽居中。尚:賞。功:是釋“尚”。
習坎,有雙重危險。水流動而不盈溢,歷盡危險而不失誠信,“維系于心,亨通”,這是因有剛中之德?!靶袆佑歇勝p”,前往必有功效。天險,不可登越;地險,指山川丘陵。王公(觀象)設置險阻,來守衛自己的邦國??搽U時的功用太大啦!
④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此釋《坎》卦卦爻之象。水洊至:《坎》下坎上坎,坎為水,下坎水方至,上坎水再至,水流不息之象。
洊,一本作“臻”,又作“薦”,三者通。
洊,本指水荒,此訓為再、仍。
習重。
以常德行:恒守德行。
習教事:傳習政教之事。
水流再至而通,《習坎》之象。君子(效此)當以常守道德品行,傳習政教之事。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③,兇。
③入于坎窞:入坎險穴中。窞(dàn),小穴。
初六:重重坎險,入坎險穴中,兇。
“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習坎入坎:重重坎險而又進入坎險之中。
失道兇:初六陰柔居重險之下而失正,上無應援,故失其出險之道而有兇。
“重涉坎險而入于坎中”,失正道而有“兇”,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④。
④坎有險,求小得:坎中有險,(故)其求僅有小得。
九二:坎中有險(故)其求僅有小得。
“求小得”未出中也。
求小得:求僅有小得。
未出中:九二失位居兩陰之中,故未出險中。
“謀求僅有小得”,未出險中。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⑤。入于坎窞,勿用。
⑤來之坎,坎險且枕:來去皆坎,坎水險而且深.“之”,往、去。枕,沈、深。
六三:來去皆坎,坎險且深,入坎險穴中。(此爻占者)不可用。
“來之坎坎”,終無功也。
來之坎坎:來往皆坎險。
之,往。
終無功:六三處上下兩坎之間,不中不正,進退皆坎,故“終無功”。
“來往皆坎險”,最終只能徒勞無功。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⑥,終無咎。
⑥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行祭時)樽中酒簋(中黍稷),并副之以缶,(祭時)由窗口納勺于樽以取酒。樽(zūn),古代酒器。簋(guǐ),古代盛黍稷的竹器。貳,副。約,酌酒之勺。牖(yǒu),窗戶。
六四:(祭時)樽中酒并簋(中黍稷)又副之以缶,自窗口納勺(酌酒),終無災。
“樽酒簋貳”,剛柔際也。
樽酒簋貳:(得祭時)用一樽之酒,副之一簋之食。
樽,古代盛酒之器。
簋,古代盛黍稷的竹器。
貳,副。
剛柔際:六四之柔與九五之剛相比而交接。
際,接。
“(行祭時)一樽酒副之一簋之食”,乃(六四)柔與(九五)剛交接。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⑦,無咎。
⑦坎不盈,祗既平:坎陷未滿盈,(需)安定而險自平。祗,一說安;一說為小丘。
九五:坎陷未滿盈,(需)安定則險自平,無咎災。
“坎不盈”,中未大也。
坎不盈:坎水未盈滿。
中未光大:九五之剛居中,但陷于兩陰之中,故未能廣大而出險。
“坎水未滿盈”,處險難之中未能光大而出險。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⑧,兇。
⑧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用黑色繩索捆縛,又被置于監獄,三年不得出來。系,捆綁。徽纆(mò),古代捆綁罪人的黑色繩索。寘(zhì),置。叢棘,古代在獄外種的荊棘,據說有“九棘”,以防罪人逃跑,猶如現在的鐵絲網。三歲不得,在獄中囚三年。古代疑獄三年而后斷。
上六:用黑色繩索捆綁(罪人),置于監獄,(此人)被囚三年。有兇。
“上六”失道,“兇三歲”也。
上六失道:上六陰柔居坎之終而失去濟險之道。
歲:年。
“上光”失去濟險之道,“有三年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