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①: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②。
①蠱(gǔ):卦名?!靶M”字本義為器皿中食物腐敗生蟲?!靶M”字在此有“事”、“惑”、“亂”之義,引申為過失。帛《易》作“箇”。
②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古代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士循環記日,甲前三日為辛日,壬日、癸日、而乙日、丙日、丁日為甲后三日。亦有說“先甲三日”指辛日,“后甲三日”指丁日者。
蠱:始即亨通順利,宜于涉越大河,(當以)甲前三日,甲后三日(為宜)。
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靶M,元亨”,而天下治也?!袄娲蟠ā?,往有事也?!跋燃兹?,后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⑧。
⑧此釋《蠱》卦卦名卦辭之義。蠱:訓為惑亂,事。伏曼容曰:“蠱,惑亂也。萬事從惑而起,故以蠱為事也?!保ā吨芤准狻芬渡袝ご髠鳌吩疲骸澳嗣迨芬詴宓壑M事。”《易傳》多訓蠱為事。如《彖》釋《蠱》:“‘利涉大川’,往有事也?!薄缎蜇浴罚骸靶M者,事也。”剛上而柔下:《蠱》卦一陽由下而上,故曰“剛上”。一柔由上而下,故曰“柔下”。巽而止:《蠱》卦下巽上艮,艮為止。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儒有爭議:有說先甲三日為辛、壬、癸日,后甲三日為乙、丙、丁日者;有說先甲三日為辛日,后甲三日為丁日。案《漢書·武帝紀》:“望見泰一,修天文襢,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明,易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奚跄钅隁q未咸登,飭躬齋戒,丁酉拜況于郊?!凹醇廊沼枚∨c辛。故以后者為是。天行:即天道。
蠱,陽剛居上位而陰柔居下位,遜順而知止,所以為蠱?!靶M,開始亨通”,而天下大治?!斑m宜涉越大河”,前往當有事發生?!凹浊叭眨ㄐ寥眨?,甲后三日(丁日)”。(月之盈虧,日之出沒)都是有終必有始,這是天道運行的規律。
①山一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山下有風,《蠱》卦之象。君子(效此)當振濟民眾而培養德性(以增其感召力)。
②此釋《蠱》卦卦爻之象。山下有風:《蠱》下巽上艮,艮為山,巽為風。振民育德:振濟民眾而培育道德,以增其感召力。
此正與《象》釋《蒙》卦“果行育德”之旨同。
振,救。
初六: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③。厲,終吉。
③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匡正父親過失,有這樣兒子,(父親)便沒有災禍。干,匡正、挽救???,古人對活著的父親或亡父皆稱“考”。帛《易》作“巧”,蓋以音近通假。
初六:匡正父親過失,有這樣兒子,(則父親)沒有災禍。雖有危厲,最終得吉。
“干父之蠱”,意承“考”也。
“匡正父之過失”,其意在順承“父”意。
干父之蠱:匡正父之過失。
干,匡正。
即《文言》釋《乾》所謂“貞固足以干事”之“干”。
意承考:初六其意在順其父。
初六為陰爻,故稱“承”。
考,古稱父為考。
九二:干母之蠱,不可貞④。
④干母之蠱,不可貞:匡正母親之失,不可固執守正。
九二:匡正母親之失,不可固執守正。
“干母之蠱”,得中道也。
“匡正母之過失”需得中道。
得中道:九二居《蠱》內卦之中,故曰得中道。
九三:干父之蠱,小有悔⑤,無大咎。
⑤小有悔:多少有些后悔。小,少。帛《易》也作“少”?;?,后悔。
九三:匡正父親之失,雖多少有些后悔,(但卻)無大過。
“干父之蠱”,“終無咎”也。
“匡正父之過失”,最終“無咎”。
終無咎:九三處下體之終,故曰終,九三得正位,故無咎。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⑥。
⑥裕父之蠱,往見吝:對待父親的失惑,需寬裕處之,前往仍出現羞辱。裕,寬裕。吝,羞辱。
六四:寬容父親之失,前往仍出現羞辱。
“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寬容父之過失”,往而未能正其過失。
裕:寬容。
往未得:六四為陰爻,故對父之蠱寬容,而未得其效。
六五:干父之蠱,用譽⑦。
⑦干父之蠱,用譽:以榮譽匡正父親過失。用,以。譽,榮譽。
六五:以榮譽匡正父親之失。
“干父用譽”,承以德也。
“用榮譽來匡正父之過失”,需以德承受。
干父用譽:經文原為:“干父之蠱用譽”,其意為:用榮譽匡正父之蠱事。
承以德:順承以德正之。六五為陰爻,故曰承。
六五居中。故曰德,此指中德。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⑧。
⑧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不為王侯做事,高尚自守其事。
上九:不為王侯做事,高尚自守其事。
“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不事王侯:不為王侯做事。
事,事奉。
志可則:上九陽剛居卦之上,故其清高之志,可以效法。
則,效法。
“不為王侯做事”,其清高志向可以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