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①:亨,君子有終②。
①謙:卦名。有謙讓、謙遜之義。
②君子有終:君子有好的結果。有終,有好的結果。
謙:享通。君子有好的結局。
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⑤
⑤此釋《謙》卦卦名卦辭之義。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謙》卦下艮上坤,艮為陽卦,得乾陽而生,而乾為天道,為大明。艮在下,故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坤為地,本在下而《謙》卦卻在上,故曰“地道卑而上行”?!跋聺迸c“卑”皆釋謙之義?!肮饷鳌?、“上行”皆釋“亨”之義。虧:損。盈:滿。變:傾壞。流:流注。由“天道虧盈而益謙”看,顯指月盈則食,故通讀上下文義,“謙”字在此用于天道,地道似以解作欠字,于義更勝。福:《釋文》引京氏作“富”。案《郊特性》:“富也者,福也?!薄对姟ふ把觥穫髟唬骸案?,福也。”《釋名》:“福,富也?!惫矢慌c福通假。又案上“益謙”與“流謙”對文,此當從京氏作“富”為勝。后漢劉修碑“鬼神富謙”即是其證。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王引之注:“尊讀撙節退讓之撙,尊之言損也,小也。光之言廣也,大也。尊而光者,小而大;卑而不可逾者,卑而高也?!庇终f:“天道下濟而光明,猶此言,尊而光也,地道卑而上行,猶此言,卑而不可逾也?!保ā督浟x述聞》)王氏之說極確,應從之。逾,高而不可越。
謙,“亨通”,天道下施(于地)故(萬物)光明,地道卑下而(萬物)向上生長,天道虧損盈滿而增益欠缺,地道變換盈滿而流注補益欠缺,鬼神禍害盈滿而致富于謙虛,人道厭惡盈滿而喜歡謙虛。謙道,尊讓而使自己變得光明高大,處卑下(而高)不可逾越。此為是君子(德性修養)的“終”極。
⑥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地中有山,《謙》卦之象。君子(效此)以裒取多而增益寡,稱量其物以平均施予。
⑦此釋《謙》卦卦爻之象。地中有山:《謙》卦下艮上坤,坤為地,艮為山,山本高居地上,而今居地下,故有《謙》象。
雷出地上而動。
裒多益寡:裒取其多,增益其寡。
裒,古本鄭、荀、董、蜀作“捊”,有取之義。
《字書》作“掊”,《廣雅》:“掊,減。
”稱物平施:稱量事物,以平均施予。
初六:謙謙君子③,用涉大川,吉。
③謙謙君子:謙而又謙的君子。謙謙,小心謹慎貌。
初六:君子謙而又謙,用以涉越大河,吉。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謙而又謙的君子”,處卑下之位而自養其德。
謙謙:謙而又謙,形容十分謙虛。
卑以自牧:《謙》初六處卑下而自養其德。
牧,養。
六二:鳴謙④,貞吉。
④鳴謙:有名而謙。鳴,名聲。
六二:有名而謙,占問吉利。
“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有名聲而謙虛、占問則吉”,處中有所得。
鳴謙:有聲名而謙虛。
中心得:六二居中,故曰中心。
六二以陰居陰故曰“得”。
得,即得正。
九三:勞謙⑤,君子有終,吉。
⑤勞謙:有功勞而能謙。勞,功勞。
九三:有功而謙,君子有好的結果,吉。
“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有功勞而謙虛的君子”,萬民服從。
勞謙:有功勞而能謙虛。
萬民服:九三之陽居《謙》下體之上,上下眾陰歸順,故曰“萬民服”。
陰為民,眾陰為萬民。
六四:無不利,撝謙⑥。
⑥撝謙:發揮其謙。撝(huī),本義為裂開。此指舉、發揮。
六四:無不順利,發揮其謙。
“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無所不利,發揮謙德”,不違背謙之法則。
撝謙:發揮其謙。
不違則:六四以陰柔得正而發揮謙德,不違背謙之法則。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⑦,無不利。
⑦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不與其鄰同富,宜用討伐(懲治)。
六五:不與鄰居同富,宜用討伐(懲治),無所不利。
“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適合出征討伐”,征伐不服。
征不服:六五以柔居尊,違背謙德,故曰征伐而不服從。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⑧。
⑧利用行師,征邑國:利于出兵征討邑國。征,征討、討罰。
上六:有名望而又謙虛,(這樣才)宜于出兵,討罰邑國。
“鳴謙”,志未得也。
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有名聲而謙虛”,其志未得實現??梢浴芭d師出兵”,“征伐邑國”。
志未得:上六居《謙》卦之上,為謙之終,故謙之志而未得。
征邑國:討罰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