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第61卦-中孚?風澤中孚(兌下巽上)-[明]釋智旭撰《周易禪解?卷七》

[明]釋智旭|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61卦-中孚?風澤中孚(兌下巽上)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四時有節。故萬物信之。而各獲生成。數度德行有節。故天下信之。而成其感應。孚者。感應契合之謂。中者。感應契合之源也。由中而感。故由中而應。如豚魚之拜風。彼豈有安排布置思議測度也哉。中孚而能若豚魚拜風。則吉矣。然欲致此道。則利涉大川。而又利貞。蓋不涉川。不足以盡天下之至變。不利貞。不足以操天下之至恒。不涉川。則不能以境煉心而致用。不利貞。則不能以理融事而立本也。

彖曰。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合全卦而觀之。二柔在內。則虛心善順。毫無暴戾之私。分上下而觀之。兩剛得中。則篤實真誠。毫無情欲之雜。兌悅則感人以和。巽順則入人必洽。故邦不祈化而自化也。信及豚魚。猶言信若豚魚。蓋人心巧智多而機械熟。失無心之感應。不及豚魚之拜風者多矣。故必信若豚魚。而后可稱中孚也。巽為木。為舟。浮于澤上。內虛而木堅。故能無物不載。無遠不達。人之柔在內如虛舟。剛得中如堅木。斯可歷萬變而無敗也。夫中孚即天下之至貞。惟利貞乃成中孚。此豈勉強造作所成。乃應乎天然之性德耳。試觀颶風將作。豚魚躍波。魚何心于感風。風何心于應魚。蓋其機則至虛。其理則至實矣。吾人現在一念心性亦復如是。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不在未來。覓之了不可得??芍^至虛。天非此無以為覆。地非此無以為載。日月非此無以為明。鬼神非此無以為靈。萬物非此無以生育。圣賢非此無以為道。體物而不可遺??芍^至實。夫十方三世之情執本虛。而心體真實。決不可謂之虛。天地萬物之理體本實。而相同幻夢。決不可謂之實是故柔與剛非二物。內與中非二處也。知乎此者。方可名貞。方可涉川。方信及豚魚而吉矣。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澤感而風應。風施而澤受。隨感隨應。隨施隨受。此中孚之至也。君子知民之為惡也。蓋有出于不得已者焉。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故于獄則議之。功疑惟重。罪疑惟輕也。于死則緩之。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也。如此。則殺一人而天下服。雖死不怨殺者矣。

周易禪解卷七:中孚初九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謶趾跗渌宦?。皆是向一念未生前下手。即本體即功夫。即功夫即本體。故能遁世不見知而不悔。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所謂闇然而日章者也。才起一念。則名為他。則志變而不燕矣。小人而無忌憚。行險徼(行亍+幸)。皆從此一念構出??刹挥葜诔跻苍?。中孚以天地萬物為公。若專應六四。便名有他。

周易禪解卷七:中孚九二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吾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剛得中而居二陰之下。此正闇然日章者也。鶴鳴子和。感應并出于天然。豈有安排勉強。故曰中心愿也。子無專指。但取同德相孚之人。

周易禪解卷七:中孚六三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象曰?;蚬幕蛄T。位不當也。

若以卦體合觀。則三與四皆所謂柔在內者也。今以諸爻各論。則六三陰不中正。為兌之主。本應上九而彼方登天獨鳴。不來相顧。近得六四。敵體同類。故有時欣其所得。則或鼓。有時怨其所應。則或罷。有時遙憶上九。則或泣。有時且娛六四。則或歌。皆由無德。不能當位故也。

周易禪解卷七:中孚六四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柔而得正。陰德之盛者也。故如月幾望焉。六三妄欲得我為匹。我必亡其匹。絕其類。乃上合于天地萬物為公之中孚而無咎也。

周易禪解卷七:中孚九五

九五:有孚攣如。無咎。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陽剛中正。居于尊位。德位相稱。天下信之。攣如而不可移奪者也。然亦止盡中孚之道而已。豈有加哉。故但曰無咎。亦猶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之旨歟。

周易禪解卷七:中孚上九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剛不中正。居巽之上。卦之終。自信其好名好高情見。而不知柔內得中之道者也。如雄雞舍其牝而登鳴于屋。已為不祥。況欲登天。天不可登。人必以為怪而殺之矣。何可長也。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