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小亨。旅貞吉。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故次豐之后明旅也。豐以尚大。旅以小亨。貞豈有大小哉。在大則大。在小則小。耍不失其貞而已。不失其貞。則無往而不吉矣。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在外故名為旅。處旅莫尚于柔。用柔莫貴于得中。得中則能順剛。而天下無難處之境矣。止故能隨寓而安。麗明故能見機而作。此旅之貞。即乾之貞。即坤之貞。即大易之貞也。從來大圣大賢。自天子至于庶人。無不全以乾坤大易之貞而處旅。無不即于旅時而具見乾坤大易之貞者。詎可以造次而忽其時義之大哉。佛法釋者。下三土無非旅泊千三土中作大佛事。故時義大。若以寂光法身視之。仍名小亨。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山如亭舍。火如過客。君子之省方巡狩也。法離之明。法艮之慎。故刑可用而獄不可留。蓋設使留獄不決。則不惟失離之明。亦且失艮之慎矣。觀心釋者。念起即覺。覺即推破。不墮掉悔也。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陰柔在下。不中不正。旅而瑣瑣者也?,崿崻q云屑屑。由無高明遠大之志。所以自取其災。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仆貞。象曰。得童仆貞。終無尤也。
當旅之時。各以在上相近之爻為次為處為巢。而陰宜依陽。陽宜附陰。今六二陰柔中正。順乎九三之剛。故為即次。以陰居陰。而在艮體。為懷其資。下有瑣瑣之初六……而無二心于我。為得童仆貞。夫即次懷資猶屬外緣。得童仆貞則由內德。有德如是??芍^旅貞吉矣。終無尤。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仆。貞厲。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三以四為其次。而以陽遇陽。又屬離體。故焚其次而亦可傷矣。又復過剛不中。處此旅時。猶不知所以善與其下。致使童仆離心遠去。此豈人之罪也哉。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象曰。旅于處。未得位也。得其資斧。心未快也。
君子行役。志元不在資斧。九四近附六五。聊可處矣。以陽居陰。陰為資斧。猶云資糧。可以致用。故名資斧。然五方在旅。不能即大用我以行其志。故雖獲于處。而猶未得位也。既未得位。故雖得其資斧。而于行道之心仍未快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象曰。終以譽命。上逮也。
此正所謂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者也。虛心以招天下之賢以濟吾旅。如射雉者。雖或亡其一矢。終必得雉。故人譽之。天命之矣。蓋以人合天。天必祐之。名為上逮。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后號啕。喪牛于易。兇。象曰。以旅在上。其義焚也。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
處旅莫尚于柔。今以剛不中正。而在離極。更無覆護之者。如鳥焚其巢矣。先則以處高為樂故笑。后則以焚巢無歸故號啕。離本有牝牛之德。乃以任剛傲慢。不覺喪之。兇何如哉。然巢之焚。由其以旅在上。乃是高亢加人。故義能招之。豈可歸咎于命數。牛之喪。由其不知內省。驕矜自是。故禍生于所忽。而終莫之聞。豈可怨尤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