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卦體卦德釋卦名卦辭,而極言之。剛九四也,剛應者,一陽而眾陰從之也。志行者,陽之志得行也。剛應志行豫也,內順外動,所以成其豫也,故名豫。人事合乎天理則順,背乎天理則逆,順以動則一念一事皆天理矣。天地如之者,言天地亦不過如我之順動也。天地且不之違,而況于人之建侯行師乎。此其所以利也。建侯行師雖大事,較之天地則小矣。天地以順動者,順其自然之氣;聖人以順動者,順其當然之理。不過者,不差過也,如夏至晝六十刻夜四十刻,冬至晝四十刻夜六十刻之類是也。不忒者,不愆忒也,如夏則暑,冬則寒之類是也。刑罰不合乎理,惟乘一己喜怒之私,故民不服。若順動合乎天理之公,縱施刑罰,亦天刑也,故民服。時義者,豫中事理之時宜也,即順動也,此極言而贊之也。六十四卦時而已矣,事若淺而有深意,曰時義大矣哉,欲人思之也。非美事有時或用之,曰時用大矣哉,欲人則之也。大事大變曰時大矣哉,欲人謹之也。
上一章節
[北宋]程頤-第16卦?豫卦?彖傳詳解
下一章節
[南宋]朱熹-第16卦?豫卦?彖傳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