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第27卦-頤卦?山雷頤卦(震下艮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六》

[南宋]都絜|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27卦-頤卦?山雷頤卦(震下艮上)

【周易上經】第27卦-頤卦?山雷頤卦(震下艮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六》

?【震下艮上】 頤: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朶頤,兇。

此頤之剝也,而爻辭云爾者,蓋龜有靈德,而不志于口體之養,言養其德于內者也。頤之動也,如木之朶而趍乎末,蓋養其形于外者也。德為本,形為末,本末兼備則善矣。末盛則本衰,而有剝喪之道,如是而致剝,是以其道得之,非不幸而及之也,此其所以兇。且君以民為本,上以下為基,下不厚則剝之所以起,剝不已則國之所以危。故剝以山附于地為象,而為人上者鑒之,則厚下以安宅。初九當一卦之始,在六位之下,蓋言其本也。得震動之性,而上應外卦,蓋言棄本而徇末也。故末盛本衰,有剝之義,而其辭如此。夫山附于地,則下不厚而致剝,為人上者鑒之,則能厚下以安宅。向使能養靈龜之德,而不累于朶頤口體之養,則本固末茂,而不至于剝矣。孟子謂樂正子曰:我不意子學古之道,而以餔餟。蓋舍靈龜而觀朶頤之謂也。然樂正子知而改其過,故終預善人、信人之目焉。初九不能養其本,而有剝之道,故為頤之剝,而與其本體異矣。

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兇。

此頤之損也,而爻辭云爾者,蓋六二之于六五也。以下養上,則反其正,而曰顛頤;不求而往,則違其常,而曰拂經。彼不待我以養,乃以道之不足而欲養之,則失其應矣。故曰:于丘頤,征兇。夫反其正,違其常,而以不足之道養人,是皆無益而有損也。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蓋在我有餘而可以為師,則因彼來學而應之可也。在我不足,又不待求而應,且施之于上,則顛且拂矣。其好為人師如此,則今之所未有者,不復裒多以求;昔之所嘗有者,且將隨應而竭。既不能溫故知新以自養,又不能成德逹材以養人,雖有善養人之志,而非多聞之益友也。祗所以為損,而與夫既以與人已愈多者異矣。故為頤之損,而與損之本體異焉。

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此頤之賁也。而爻辭云爾者,陽道常饒,隂道常乏,而上宜以善養人,致天下心悅而誠服,則自上而養下,以剛而養柔者,常然之分,自然之理也。今乃以下體之柔,震體之動,而致養乎上九之剛,則違養道之常矣。唯以柔應剛,剛柔相雜,有若賁飾之文者,故變體為賁。然以賁之卦爻推之,柔自上而下,以文下體之剛,則柔來而文剛;剛自下而上,以文上體之柔,則分剛上而文柔。以上文下,以剛文柔,亦常然之分也。今以柔而文剛,自下而文上,則亦違賁飾之常矣,故曰拂頤,貞兇。以違上下之常分,故勿用而無攸利者,至十年之久焉。然欲致養致飾于上者,其心豈有他哉?久則上必恕之,故勿用無攸利者,止于十年,而終于上下相應焉。此即致養而見致飾,皆不可違上下之常分,故為頤之賁,而與頤之本體異矣。

六四,顛頤,吉?;⒁曧耥瘢溆鹬?,無咎。

此頤之噬嗑也。而爻辭云爾者,蓋上下實而中虛者,頤之體也;初上實而中爻虛者,頤之卦也。中爻之間有九四以實之,則若頤中之有物而不可不噬,噬而後嗑,嗑而後可以為養矣。噬者除間之義,而嗑者合也。方頤六四之未變,則頤而已。變為噬嗑之九四,則頤中有物焉。物在頤中,必自上而下,故曰顛頤吉。其物雖終于下咽而必噬焉,有遇毒者,不可不擬而後動也,故曰虎視眈眈。方噬而未嗑,則未充其欲也,故曰其欲逐逐。至于噬而嗑,嗑而得其所養,然後無咎。初所以疑其有咎者,以變體有九四之間也;而終于無咎者,能噬嗑以除間而已。二卦兩爻皆四也,噬嗑之四變實以為虛,故為噬嗑之頤;頤之四變虛以為實,故為頤之噬嗑,而各與其本體異焉。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此頤之益也,而爻辭云爾者,孟子曰: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故道足以養人,而不待乎人之養者,人君之常也。道未足以養人,而有待于人之養,則拂其常矣。然致恭盡禮,而資人以求益,亦可以為所居之正,而足以得志焉,此變體之所以為益也。然益之道利涉大川,而頤之益則不可涉大川者,益之本體在已有餘,而損上益下,故推恩以利物,而足以濟難,所以言利涉大川。若夫頤之益,則在已不足,而順以從上,故資人以居正,而不足以濟難,此所以不可涉大川,而與夫益之九五所謂有孚惠心,勿問元吉者,亦有間矣。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此頤之復也。而爻辭云爾者,蓋揫歛萬物以向乎肅殺者,隂也;發生萬物以向乎長養者,陽也。一陽來復,則羣陽浸長,而百昌之生,萬寶之成,所以長養之功由此而出矣,故有由頤之辭。雖一陽方復,五隂猶盛,而朋來無咎,剛長乃終,故有厲吉之辭。陽之初生也,知險而潛,由此而進,則終出險而有濟矣,故有利涉大川之辭。然則所謂利涉大川者,其復之終乎?夫陽之復,猶君子之復也。蓋君子之復進也,羣賢亦由我以同升,而天下之所以利養者,皆由我以成。雖小人未盡消,而終于夬決之盛,至于純乾而後已,則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矣。天下之難,其有不濟者乎?上九以一陽居羣隂之上,以彼之常乏,資吾道之常饒,則莫不由我以養矣。彖之所謂養賢以及萬民者也。雖居高位而有厲,然主羣隂而有慶焉。其所以言利涉大川者,羣隂猶大川也,居其上則利涉之象也。然羣隂資一陽以為主,是猶萬物自一陽以潛萌,故是爻之義為頤之復,而與復之本體異焉。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