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陳士元撰《易象鉤解》全文在線閱讀明PDF在線下載

[明]陳士元撰《易象鉤解》全文在線閱讀明PDF在線下載

分類:易經注解 | 作者:創始人 | 收藏:0 | 評論:0 | 人氣:0

點校底版:文淵閣四庫全書

書籍摘要:點校信息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浚簳簾o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1冊?經部25?易類 [明]陳士元撰《易象鉤解》介紹 〖易象鉤解〗四卷。明陳士元撰。士元...

x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分享從這里開始,精彩與您同在
圖書目錄111

書刊介紹

點校信息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浚簳簾o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1冊?經部25?易類

[明]陳士元撰《易象鉤解》介紹

〖易象鉤解〗四卷。明陳士元撰。士元字心叔,湖北應城人。喜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官至灤州知州。著有《易象江解》、《論語類考》、《孟子雜記》等。此書專門闡述經文取象之義。士元認為《易》以卜筮為用,卜筮以象為宗。先儒解《易》,論義理不論禍福,害怕因言卜筮而使《易》理變行俗淺,故對《彖辭》、《爻辭》大加發明,而對取象之由則略而不論。后世傳注者則更往往把”互體”、”五行”、”納甲”、”飛伏”之類歸人虛玄之列,而宋代大儒朱熹、張□都說不可偏廢。對此士元曾著《易象江解》二卷以闡述之,又作此書為之補充?!便^”,曲也,轉取也,本無所見、引物而旁通之意?!端膸烊珪偰俊氛J為此書大旨深有合于作《易》之本旨,所論雖有穿鑿處。而犁然有當者為多,遠勝于虛談名理、茺蔑古義者。指出此書《履卦》注以京氏之說主象、并引以為明象之證,頗失其真;以京氏《易》當太卜所藏,也殊為無據。有《四庫全書》本、《守山閣叢書》本、道光十三年(1833)刻《歸云別集》本、《湖北先生遺書》本。《四庫全書》據兩淮馬裕家藏本著錄,《四庫全書總目》謂每卷標目之下皆題《歸去別集》卷數,自五十八至六十-,蓋當時編入全集。又謂《明史藝文志》載士元《易象鉤解》四卷、《易象匯解》二卷,則《匯解》亦發明象學者,以未見其書,故不著錄焉。今據《中國叢書綜錄》著錄,《歸云別集》有明萬歷中刊本,收入士元著作十二種,道光刻本即據此本,《四庫全書》本或據《歸云別集》零本著錄。

[明]陳士元介紹

嘉靖十三年(1534年),受學業于余胤緒。嘉靖十六年(1537年)成鄉舉,編成《缶鳴集》。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編成《金陵集》。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進士;二十四年(1545年)任灤州知州。陳士元在灤州任期,為當地建文筆峰,造祭器,修倉廩,并編《灤州志》、《海濱集》。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辭去官職,回歸故里。所著之書已刊行者有《易象鉤解》、《五經異文》、《論語類考》、《孟子雜記》、《荒史》等26種,計252卷;未刊行者有《新宋史》、《新元史》百余卷,《史纂》10卷;散佚不傳者約400余卷。另編、注有《古今韻分注撮要》五卷、《韻苑考遺》四卷、《古俗字略》七卷、《俚言解》二卷、《裔語音義》四卷、《五經異文》十一卷、《論語類考》二十卷、《孟子雜記》四卷、《孟子雜記》、《荒史》、《古俗字略》、《夢林元解》、《名疑》、《姓匯》、《姓觿》等著述。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陳士元去世,享年82歲,葬在應城西北20里的孫家山。

相關推薦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