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經】第8卦-比卦?水地比卦(坤下坎上)-[元]熊良輔撰《周易本義集成?卷一》

[元]熊良輔| 易經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08卦-比卦?水地比卦(坤下坎上)

【周易上經】第8卦-比卦?水地比卦(坤下坎上)-(元)熊良輔撰《周易本義集成?卷一》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

比,親輔也。九五以陽剛居上之中,而得其正,上下五隂,比而從之,以一人而撫萬邦,以四海而仰一人之象。故筮者得之,則當為人所親輔。然必再筮以自審,有元善長、永貞固之德,然後可以當衆之歸而無咎。其未比而有所不安者,亦將皆來歸之。若又遲而後至,則此交已固,彼來已晚,而得兇矣。若欲比人,則亦以是而反觀之爾。

集疏:

○程子曰:比,吉道也。人相親比,自為吉道,然必推原占決其可比者。比之筮,謂占決卜度,非謂以蓍龜也。所比得元永貞,則無咎。上之比下,必有此三者。下之從上,必求此三者,則無咎也。

○楊氏曰:一陽在上,衆隂在下,而順從之,比之吉也。而上六獨居其上而乘之,無順從之義,後夫者也,能無兇乎?

○郭氏曰:一陽之卦,得位者師、比而已。得君位者為比,得臣位者為師。

○徐氏曰:後夫兇,如萬國朝禹而防風後至,天下歸漢而田橫不來,如隗囂、公孫述之徒,終何如哉?自取兇者也。

○新安胡氏曰:六十四卦,惟蒙、比以筮言。蒙貴初而比貴原者,蓋發蒙當致其初筮之專誠,顯比當致其原筮之謹審。又二為蒙主而當下卦,故曰初。五為比主而當上卦,故曰原。所以不同也。

○泉峰龔氏曰:周禮三卜有玉兆、瓦兆、原兆,亦隂陽不分而再卜。原者,再也。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

比之初貴乎有信,則可以無咎矣。若其充實,則又有他吉也。

集疏:

○程子曰:比道以相信為本,中心不信而親人,人誰與之?故比之始必有孚,乃無咎也。孚,信之在中。缶,質素之器。誠實充於中,若物盈缶,則終來有他吉矣。

○朱氏曰:他吉,謂比五。子夏曰:非應稱他。

○泉峰龔氏曰:比以九五為主,諸爻之比,皆比五也。初去五獨遠,而近比於二,二中正,故比之而無咎。若至於誠意充積,則雖遠於五而非應,亦將終得比之也,故曰終來有他吉。或曰:初比之無咎,何以知其比二也?曰:二之自內,三之匪人,四之外比,上之無首,皆有所指。初獨無所指,而近於二,故知其比二也。至有他吉,則進比於五矣。

遙溪先生曰:有孚比之,比乎人也。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為人所比也。初比之始,有孚信,則能比於人而無咎。有孚信而充實,終得他人與之比而吉也。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柔順中正,上應九五,自內比外,而得其貞吉之道也。占者如是,則貞而吉矣。

集疏:

○李氏曰:二與四皆比於五,二應五,在卦之內,故言比之自內。四承五,在卦之外,故言外比之。外內雖異,而得其所比,其義一也,故皆言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

隂柔不中正,承乘應皆隂所比,皆非其人之象,其占大兇,不言可知。

集疏:

《語録》問:否之匪人?曰:初應四,四是外比於賢,為得其人。二應五,五為顯比之君,亦為比得其人。惟六三應上,上為比之無首,為比之匪人也。

○泉峰龔氏曰:三以隂居陽而不中,是自處已不得其正矣。而承乘應又皆隂所比,復非其人焉,欲無兇,得乎?

六四:外比之,貞吉。

以柔居柔,外比九五,為得其貞吉之道也。占者如是,則貞而吉矣。

集疏:

○京口先生曰:二與四皆比五,二自內卦而之外,四自外卦而之外。

○易氏曰:易以上卦為外,下卦為內,而二體亦各有內外。四與五同體,而言外比者,亦所以比五也。

○泉峰龔氏曰:二四皆以隂居隂,是自處已得其正,而承應於五,所比復皆其人,故皆言貞吉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一陽居尊,剛健中正,卦之羣隂皆來比,已顯其比而無私,如天子不合圍,開一面之網,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故為用三驅,失前禽,而邑人不誡之象。蓋雖私屬,亦喻上意,不相警備,以求必得也。凡此皆吉之道,占者如是則吉也。

集疏:

○郭氏曰:九五有大公至正之道,以比天下,天下自從而比之,是以逆則舍之,順則取之。卦言不寧方來,後夫兇,或來或後,聖人皆不強之也,邑人又何誡焉?是則顯比之吉,天下之至公也。

○《語録》曰:田獵之禮,置旃以為門,刈草以為長圍。田獵者自門驅而入,禽獸向我出者皆免,惟驅而入者皆獲,故以前禽比去者不追,獲者比來則取之,大意如此。

○新安胡氏曰:五隂爻皆稱比之,比乎五也。九五獨稱顯比,為衆隂所比也。用三驅而取順,喻下四隂也。失前禽而舍逆,喻上一隂也。蓋四隂承於下,其心順我者,則取之。上六乘於上,其心逆我者,則舍之。雖有所失,比道之光也。

上六:比之無首,兇。

隂柔居上,無以比下,兇之道也。故為無首之象,而其占則兇也。

集疏:

○新安胡氏曰:以六爻觀之,自九五一爻稱顯比外,餘五爻皆稱比之。初比之無咎,二、四比之貞吉,皆以其比五也。三比之匪人,上比之無首,是皆不比五也。如是則上六無首兇,正與彖辭後夫兇相應。

○泉峰龔氏曰:上六以隂柔居上,旣無以比於人而為首,又不能比人而以之為首,故為無首之象。彖辭後夫兇,正指上而言也。夫五以陽剛中正,為衆隂之主者也。今衆皆比五,而上獨後之,是為後夫。衆皆承五,而上獨乘之,是為無首。首即夫也,後夫則無首矣。

總論:

愚謂:天下之比,固有不能盡如命者。易發皆比之義,而有不比者存,卦辭已可見矣。爻辭則初、二、四得其所比者也。三則不比五,而比非其人。上則欲比人,而不早圖無首,言無始也。始不早圖也,故至於後夫兇,後則不及事矣。夫易每卦各盡一事之義,五為顯比之主,而有比不比者焉,有比之後者焉,一聽之而已。此聖人至公大正之心也與?

×關閉
微信二維碼
91在线导航